一.天干地支次序表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二.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1.已知公历年份,求对应干支
公元后的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先用大于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数减去所求年份(的绝对值),然后再减去2;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此方法的根据是公元4年为甲子年(没有公元0年)。
计算例1: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计算其干支。 解:(184-3)/10=18……1,故天干为甲; (184-3)/12=15……1,故地支为子。
因此,公元184年为甲子年,所以黄巾起义时在官府门前都贴有“甲子”字条,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计算例2: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计算其干支。
解:60*10-551-2=47,47/10=4……7,47/12=3……11。 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
2.已知干支,求对应年份次序
由于天干地支每60年一循环,所以不能直接根据干支计算对应的年份数值。但是可以根据干支计算出对应于60年中的第几年,从而进一步推算。
设x为天干对应的次序,甲-癸依次为1-10;y为地支对应的次序,子-亥依次为1-12.那么对应次序z的计算公式为:
z = 6x - 5y, 如果为负,可再加60。
其计算根据是同余方程:z≡x (mod 10),z≡y (mod 12),x≡y (mod 2),解得z≡36x+25y (mod 60),进一步化简即得。
三.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
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四.天干地支记时
1.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0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01时—0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03时—0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05时—0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07时—0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0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2.具体时间换算
古时 今时 子时 23:00~1:00 丑时 1:00~3:00 寅时 3:00~5:00 卯时 5:00~7:00
辰时 7:00~9:00 巳时 9:00~11:00 午时 11:00~13:00 未时 13:00~15:00 申时 15:00~17:00 酉时 17:00~19:00 戌时 19:00~21:00 亥时 21:00~23:00
五.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序 :干支五行属相
1甲子金鼠 2乙丑金牛 3丙寅火虎 4丁卯火兔 5戊辰木龙 6已巳木蛇
7庚午土马 8辛未土羊 9壬申金猴 10癸酉金鸡 11甲戌火狗 12乙亥火猪
13丙子水鼠 14丁丑水牛 15戊寅土虎 16已卯土兔 17庚辰金龙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马 20癸未木羊 21甲申水猴 22乙酉水鸡 23丙戌土狗 24丁亥土猪
25戊子火鼠 26己丑火牛 27庚寅木虎 28辛卯木兔 29壬辰水龙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马 32乙未金羊 33丙申火猴 34丁酉火鸡 35戊戌木狗 36已亥木猪
37庚子土鼠 38辛丑土牛 39壬寅金虎 40癸卯金兔 41甲辰火龙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马 44丁未水羊 45戊申土猴 46已酉土鸡 47庚戌金狗 48辛亥金猪
49壬子木鼠 50癸丑木牛 51甲寅水虎 52乙卯水兔 53丙辰土龙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马 56已未火羊 57庚申木猴 58辛酉木鸡 59壬戌水狗 60癸亥水猪
月、日、时的干支
在我们现代,想判断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什么容易事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阳历来记住自己的生日,你知道天干地支吗?生年的天干地支最好找到自己的生辰八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月的干支 类推.....
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子,依次月的天干记忆比较简单,只要在你年干的基础上记住几句歌诀便可以了:
甲己之年丙做首;乙庚之年卯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 还有戊癸何方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意思就是说,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
按干支推算即可。有表如下:
年 份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巳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日的干支
日的干支,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找日干支的方法最多,但都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有机会我会同大家分享下!当然最简单的就是查万年历了!
时的干支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天干地支与八字
在我们现代,想判断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什么容易事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使用阳历来记住自己的生日,你知道天干地支和五行的关系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天干地支与五行八字:
上面我们讲解了什么叫天干地支,其实天干地支不仅仅是应用于传统历法,我们每个人的八字其实也是由天干地支组成。八字的构成基本元素有: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和十二个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组成。世间万物有阴阳之分,八字也不例外,但是这里的阴阳并不是
说“天”就是阳,“地”就是阴,而是比这个分得更细,对天干而言:分为阳干、阴干;对地支而言:分为阳支和阴支。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阳干 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 乙 丁 己 辛 癸 阳支 寅 辰 午 申 戌 子 阴支 卯 巳 未 酉 亥 丑
说到八字,肯定也跟五行脱不了关系。古人不仅把八字的基本元素划分为阴阳,还把八字的基本元素划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
天干地支与五行对应查询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