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有一个春秋过去了。我从大一的新生到大二——大一新生的学
姐,眨眼就蜕变而成。又一个暑假,好长的放假。离开朋友,离开同学回了家,在家里蛮闲的。于是我决定找点事做做。同时,为了响应学校社会实践的号召,为了明天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实用型人才,而不只有个“普通”大学生的称号,我离开家,去打工了。
我做的暑期工是在泉州惠安恒丰的塑板厂的业务员,或称推销员。这份工作是通过朋友介绍的,在这,我要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给了我这样锻炼自我的机会。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的有锻炼自我,同时也是学校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形势复杂多变的状况,我需要变得更强。需完善自我,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增长韧性„„(另外,还能赚点零花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一举多得,于是我接下了这份工。
2010年7月18日,这天我离开了家去了泉州。做了一个多月,零花钱有赚了些,才更加理解了那句花钱容易赚钱难啊!但工作的感受更多,更多„„
虽说做的是业务员,但不准确,其实我的真正身份是杂工。
来到工厂,认识了很多人,大多数是工友,也有我们的公司的主管。之后慢慢就变成了朋友,一起经历过“苦难”的朋友。
在这打工期间,共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时间约半个月,在进入工厂的前半个月,大家都在工厂。我被分配到办公室做杂工。可能因为是女孩子,会比男孩子细心些,我得到一份轻松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里帮忙整理文件,偶尔帮忙打字,做表格,打印„„这些工作。但,即使是女孩子,有时我也是要做很苦很累的活,比如拖地,拔草,搬砖头„„虽然很苦,但还是苦中有乐,我们都很认真的去做。因为这也是锻炼的一部分,以后工作了还有更加苦和累的活。现在就当是提前吃苦,提前锻炼,怀着这种心情,我们干得也不错,还有被老板和主管表扬是最开心的。 收获还是多的,比如整理文件、打字这些小杂事让我学会了细心,还有分类管理是提高效率的方法。还有拖很多的地板,幸好有男生帮忙提水,不然我们两个要是还要提水,相信我们撑不了多久。男生还帮我们把地上那些砖头清理掉,让我们好拖地,他们真城细心,认识他们并一起工作是件很快乐的事。看到大家都做得满头大汗,喝水着急的样子,想到我们互帮互助,我们心里都很欣慰。即使我每天只干一会儿,但是我的手还是长茧了,险些起泡泡。工厂里有两个阿姨做小工,其中一个已经有50多岁了,做事很勤快,做的事有时还都是很累的,真是惠安女的好榜样啊,好佩服她!对比一下,我真有点惭愧。
那些天,家里都有下雨,泉州怎么也不下呢?我最怕太阳了,即使呆在厂内,没出门还是热得受不了。由于环境所致,我也考虑过去其他地方做,但同伴们都叫我坚持下去。我又考虑了下,怎么可以被这点小事吓倒呢,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了,坚持到底,相信自己可以做的很好。这也算是我心里成长的一次经历吧!
那段时间要求熟悉产品,不久后工厂就开始生产了,好日子也到头了,因为接下去会更苦更累。于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生产产品。因为工厂人手不够,老板无奈之下只能把我们给安排到三班倒了,那段时间我们真够累的。更糟糕的是,厂的切割机器坏掉了,技术工修了好久也没有修好,我们要人工割板,很辛苦。
在同一个厂里工作,同时人手又不够,没班时,我们都会用各自的休息时间去帮助他人。有师傅,徒弟,师伯,舍友等等人帮忙,有时还有替班,真的感受到了那种共患难的快乐。但是,既然决定坚持了,我就要坚持到底,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个笑者才是胜利者。很高兴最后我都没有逃避,我做到了。从一开始大家就互帮互助。在大家同心协力下,事情变得简单了。真正理解“团结就是力量”。举个例子:割板的时候,有人量。如果这时候送板的人帮忙摁一下尺,好固定,那效果还有效率都会比一个人来得好很多。我从送板,量板,割板到用透明胶打包,最后用塑胶袋装好打包,都有尝试。其中,用透明胶和塑料打包技术掌握得蛮好,不知道啥原因,心里美滋滋的。
最后,生产人员在团队精神的鼓舞下,大袋包装这个最终生产流程开心地完成也体现了“人多力量大”的作用。进入最终阶段。
第三个阶段,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真正体现价值的一步正式向前迈进。我的业务员生活,开始了。
第一天,小组长六点敲门叫起床,还未来得及吃饭,就要出发了。没办法,只好拿着馒头油条上车出发,去做事了。
坐了好久的车,到了泉州中心站。接下来就要去做业务了,靠自己了,(我们有分小组)。但是,我们这个曾经号称八仙的人,过了海了,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们茫然了。该怎么办呢?在这高科技时代,求助于114(号码百事通)问路.看地图„„终于有点头目,就正式开始了。
正好那天太阳风暴,太阳老大个的。晒得我手脚发热得痛,好难受。 来到交叉路口,一边打电话给老板请求上级指示,一边研究路线图。看了老半天,我们可认真了。为了不走冤枉路,我们积极分析了讨论了路程,可是,由于老板的指示出错了些,我们还选错方向。老板让我们去工厂走走,做做推销。结果我们到了工厂,跟保安商量着,有的让进,但是也有的不让进。安踏、特步这些工厂,保卫同志们很认真负责。我觉得保安都能这么负责,这样的厂肯定很有制度,虽没能进的去,但也让我产生了佩服感。工厂不行,我们只好改变最初的策略,就到工地去。继续出发,我们打摩的朝反方向的工地去了。我们把自己当成真正的业务员,也学会了很多的细节,如报销车费要等。
来个小插曲:记得午后两点多,那时候太阳巨热。没出发前,我师傅说我不会像舍友那么会吃苦。我不服输,为了给自己鼓劲加油,我哼起了小曲。把《水手》的歌词因地改了下:太阳下这点热算什么。(原词: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两个外省的听了,反问道:那你还撑伞?!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笑了,现在想想,其实也蛮有趣的。也许是当时的环境吧,当时的情况大家被太阳晒,加上路途遥远,每个人都像笑笑,缓解下疲劳。
工地是个危险的地方,总担心着什么时候会不会有块砖头或是什么人从上面掉下来,就算没砸到自己,也挺让人害怕的。为此,导致我迟迟不敢迈进那个充满汗水还有水泥的地方,还有那可怕的机器声。不敢进不敢进„„要不是有同伴,我绝对不敢进。还好有他们的陪伴,我才壮大胆子去完成推销任务。
第一天做事情难免有磕磕碰碰,我们当天到了晚上七点才到泉州中心站集合。由于一些原因,加上我们的组长手机没电了,到了晚上九点才回到厂。饿死人了,经历了一天,放松下来时马上感到饿了。我们的晚餐还未能即使享受。厂里只有剩凉胡萝卜,还有茄子。幸好回来时买了盒小咸饭,不然,难以想象。那种库里带乐的日子好难忘„„
晚上,挣扎地吃完饭后终于可以休息了。检查下今天的收获:手起泡了。脚钻心得疼。还有,晒黑了。那晚,没有聊天,趴在床上,死死地睡去了。因为第二天还有活儿要干。
之后去了石狮,晋江,南安,惠安等地的许多工业区,见到了很多人。其中有包工头,工地的老板等。真的是“人不可貌相”,那些老板,不了解的会把他们当成农民。因为那黑黑壮壮的,衣服朴素,完全没有那百万亦或那有钱人的样子,至少跟我想象的不一样。他们有的很热情还给我们泡茶,但也有的直接拒绝的。总之,各不相同。最终,我与同伴们完成了任务,还喜滋滋地拿到工钱。之后回到家,准备开学。
说说最大的感受,那就是,要好好培养能力,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都需要。也要和同事和谐相处,那样的工作环境会让人工作愉快,而且更有效率。我们都需要努力培养并尽可能地完善自己,为了困难的时候有能力面对,还有帮助他人。做个女强人为何不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