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其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优美动听,歌曲具有分节歌的特点。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土人情,呈现出一幅幅浓郁的江南水乡画卷。歌曲为五声宫调试,起、承、转、合的结构,四乐句落音分别为“1 5 3 1 ”,旋律趋于下行。乐句、乐节的句逗处,常用“呀”、“末”等语气衬字,再加上吴侬软语的方言因素,词曲结合紧密,听起来亲切柔和、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能够带有江南韵味的演唱歌曲《无锡景》,加深对江南民歌的喜爱; 2、通过聆听、感受、演唱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3、能够准确地演唱衬词、装饰音,用优美抒情、细腻婉转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唱《无锡景》,了解江南小调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1、装饰音、衬词的学唱; 2、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的学唱; 3、能够用细腻婉转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工具:多媒体、电子琴等。 一、导入:
师:“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江南天杰地灵,风景秀丽,每每想到那里,就如同画中游一般,今天我们就走进美丽的江苏古城无锡,在吴侬软语中感受江南小调之美! 二、感受歌曲 1、初听
师:下面请听歌曲,a、仔细听歌词,感受歌曲当中描写了那些美丽景色?b、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生回答
师总结: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其旋律曲折婉转、优美动听,像《茉莉花》一样都属于江南小调。
2、再次聆听
这首歌曲之所以如此动听,不仅运用了独具风格的方言、衬词,还多用装饰音,下面我们再来听更歌曲,感受歌曲当中都用了哪些衬词?哪些地方运用了装饰音? 生回答
师总结:衬词的运用使歌曲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同时对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情绪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处使用装饰音,将江南小调独有的婉转细腻体现得淋漓尽致。并讲解上波音和前倚音。
3、下面老师为大家唱乐谱,你来听一听,歌曲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一共分了几个乐句? 生回答
师总结:这首歌曲是由1、2、3、5、6组成的,没有4和7,是民族五声调式,分了四个乐句,三段歌词,是一首一段体分节歌。(ppt) 三、歌曲学唱与难点解决
1、初唱乐谱,下面我们一起唱乐谱,第一遍演唱的时候,不加装饰音。 难点及要求:
A、用轻声高位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用假声说话的方式,找到轻声高位的感觉,并对气息作出要求;
B、歌曲中有两个切分音,两边短中间长,两边轻中间重; C、注意附点节奏。
(师生一起唱,唱之前强调学生坐姿,演唱状态。在第一遍跟琴唱时,老师注意聆听学生的节奏、音准,及时停下来纠错)
2、再唱乐谱,同学们的视唱能力很棒,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加上装饰音演唱乐谱。
难点解决:唱之前讲解、示范演唱上波音记号与前倚音,学生模仿唱。 a、 上波音:用课件展示或板书,标识出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 b、
前倚音:前倚音的频繁使用,使歌曲旋律变得更加婉转动听。
3、跟范唱唱第一段歌词
下面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跟着范唱一起唱第一段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
4、跟琴演唱全曲,注意方言和衬词的演唱。
师: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别具特色,在演唱时不仅要注意衬词,而且有很多地方运用无锡方言演唱,下面我们来看这几个地方的歌词(ppt出示)。 5、跟伴奏演唱歌曲
同学们唱得不错,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生成、处理)。下面我们跟伴奏再次完整演唱歌曲,记住刚才我强调的几个地方。 四、表现与拓展
1、看视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与江南小调的细腻婉转相比,我们演唱的略显粗狂明亮。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江苏方言版的《无锡景》,去静心感受吴侬软语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播放蔡虹虹演唱的《无锡景》)
2、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刚刚歌者软糯的歌声,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白墙青瓦、烟波袅袅的江南水乡,下面我们模仿着用这种细腻婉转的声音去表现这首歌曲吧!
五、小结与升华
这首歌曲生动的展示了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表达了无锡城的美与作为无锡人的自豪感,属于江南小调。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经历时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等特点。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流行于沂蒙老区的歌曲———《沂蒙山小调》,去感受它带来的不一样的听觉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