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下列哪一种情形属于人民检察院进行民事检察监督的范围?( )
A.陪审员丁某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过程中接受当事人礼金1000元 B.证人马某接受当事人礼金2000元并提出了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C.法官周某就某仲裁案件向仲裁员提供了对该案件当事人红星公司有利的咨询意见,红星公司以咨询费名义付给周法官6000元
D.法官陈某长期为某公司免费做法律顾问
2.某省甲市检察院根据某当事人的申诉,发现甲市中级法院做出的二审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在此情况下,甲市检察院应如何处理? ( )
A.只能告知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 B.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抗诉 C.向一审法院提出抗诉
D.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提出抗诉
3.郑某诉刘某离婚一案,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郑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当事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判决离婚。二审法院采取以下何种做法是正确的?( )
A.直接改判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另案解决 B.直接改判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一并解决
C.在当事人自愿的情况下,通过调解解决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D.只对离婚事项做出判决,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发回重审
4.陈国忠在安定庄有五间瓦房,陈国忠的儿子陈良在外地工作。1998年陈国忠去世,陈国忠的五间瓦房由其侄子陈治一家暂住。1999年陈治未经陈良同意,将房子卖给了同村的胡双龙。陈良听说后立即将陈治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判决陈治将卖房所得款项全部返还陈良,陈治不服提起上诉。在上诉审理过程中,陈治提出反诉,要求陈良返还其对房屋的修缮金。问: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陈治的反诉?( )
A.应当将反诉与本诉一并审理、判决 B.直接将案件发回重审
C.可以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D.可以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陈治另行起诉
5.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进行哪方面的监督?( )
A.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B.既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也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C.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D.只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6.有关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正确的是:( ) A.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是指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支配
B.我国处分原则是建立在“私法自治”基础上的诉讼原则,当事人完全可以自由处分
C.当事人处分应该受人民法院依法监督 D.不同当事人的处分权是完全相同的
7.任何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都能获得国民待遇,是基于:( )
A.对等原则 B.同等原则
C.国家主权原则 D.最惠国待遇原则 8.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指的是:( )。 A.当事人诉讼权利相同 B.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 C.当事人诉讼义务相同
D.诉讼权利的对等性和同一性
9.中国公民甲在A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其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受到限制,中国法院于是也对该国公民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权利加以限制,这体现了( )。
A.同等原则 B.对等原则 C.相对原则 D.平等原则
10.根据检察监督原则,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据法定的事实和理由实行监督的方式是:( )。 A.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B.向法院提出质询
C.由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D.由人民检察院改判
11.某市法院为了提高法院的案件受理总数,从而降低二审改判率,让法院干警主动下乡动员乡镇企业起诉债务人,这种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 )
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B.自愿、合法调解原则 C.辩论原则 D.处分原则
12.二公司因购销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均同意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达成协议,并制作了调解书,但在送达前,一方翻悔。此时,人民法院应:( )
A.不予理睬
B.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C.及时判决 D.重新进行调解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做出的以下裁判提出抗诉( ) A.一审生效判决 B.二审判决
C.驳回起诉的生效裁定 D.不予受理的生效裁定
2.下列哪些选项正确地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辩论原则?( )
A.辩论权的行使,不仅仅在法庭辩论阶段,而且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B.未经法庭辩论和质证的证据,通常情况下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 C.当事人可以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就案件的程序问题进行辩论
D.当事人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也属辩论的一种形式
3.在民事诉讼中,下列哪些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 ) A.公示催告程序 B.发回重审后的诉讼程序 C.由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引起的再审程序 D.执行程序 4.对下列哪些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民事调解书?( ) A.被告拖欠原告贷款10万元,双方达成协议,被告在一个月内付清,原告不要求被告支付拖欠期间的贷款利息
B.赔偿案件中的被告人在国外,与原告达成赔偿协议,同意在2个月内赔偿
C.赡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被告愿意每月向原告支付赡养费200元,原告申请撤诉
D.收养案件中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维持收养关系
5.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对此,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 )
A.人民法院只能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解 B.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但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人民法院可以制作调解书结案
C.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D.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自愿认可,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该事实可作为最终裁判的依据。
6.甲与乙离婚纠纷一案,经M市N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同意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并签收了人民法院送达的调解书。在此情况下,该调解书对双方当事人有何约束力?( )
A.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解除
B.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反悔而再到法院就离婚问题起诉 C.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就离婚问题申请再审 D.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上诉
7.下列哪些程序中可以适用辩论原则?( ) A.第二审程序 B.审判监督程序 C.督促程序 D.选民资格案件
8.下列哪些体现了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 ) A.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撤回诉讼
B.被告在一审中败诉,却没有依法提出上诉
C.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被告不执行判决,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D.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生效民事判决提起再审
9.下列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 ) A.法律赋予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可以是对等的,不必完全相同 B.对某外国给予最惠国待遇,是对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践踏
C.法院只强调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而没有措施保障,这样违背平等原则 D.法院对国有企业与个人之间的经济纠纷,给国有资产更多的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种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平等原则。
10.检察监督的内容包括:( )
A.对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和审判结果实施监督 B.对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实行监督 C.对审判人员在民事诉讼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 D.对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
11.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适用主体包括:( )。 A.法院 B.当事人 C.其他诉讼参与人 D.案外人员 12.某区人民法院为了减少诉讼,把本辖区各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员召集到一起,进行普法教育,并对他们工作的错误予以纠正。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人民调解员李某对小青年王某和张某离婚一事调解后,告知他们不能到法院起诉,法院对其行为予以纠正。
B.法院告知,经本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均由本法院管辖。 C.法院告知人民调解员如何进行法律宣传。 D.法院告知人民调委员会,不能调解刑事纠纷。 13.以下属于民事诉讼特有的原则有( ) A.适用法律平等原则 B.处分原则 C.检察监督原则 D.法院调解原则 三、不定向选择题
1.以下关于辩论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B.既可以对程序问题进行辩论也可以对实体问题进行辩论 C.当事人可以相互辩论也可以与审判人员辩论 D.只适用于审判程序
2.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处分权的主体包括:( )。
A.法院 B.当事人 C.证人 D.鉴定人 3.下列对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调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民事执行中不能进行调解 B.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处分自己的民事诉讼权利,也可以处分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
C.当事人提交书面的答辩状并不是辩论的形式
D.对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完全一致,但却是相对应的。
4.某甲和某乙因为房屋买卖合同发生民事纠纷,后诉至法院,下列哪些诉讼行为是行使辩论权的体现?( )
A.某甲聘请律师丙作为其代理人参加法庭调查 B.某乙提交书面答辩状
C.某乙和某甲在法庭上展开激烈争论 D.丙代表某甲请求陪审员丁回避
5.甲乙二厂因购销合同纠纷诉至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均同意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达成协议,并制作了调解书,但在送达前,一方反悔,此时,人民法院应( )。
A.不予理睬
B.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C.及时判决 D.重新进行调解
6.甲男和乙女是夫妻,家住安徽归池县城,生有一子丙。在丙半岁的时候,甲因犯盗窃罪入狱服刑3年,故丙被送到乙的母亲丁处帮忙抚养。丁原住在安徽竹甾县,在丙1岁时丁携丙回其老家湖南营榴县桐郴乡的农村居住。现甲已刑满出狱,想到三年未见到儿子丙,急切要将丙接到自己的家抚养。丁认为甲曾经犯罪服刑,品行不端,可能影响小孩的成长,因此拒绝了甲的要求。甲为此起诉要求对丙的抚养权,请求法院判令丁交回丙。乙向审判人员表示,反对其母丁继续抚养小孩丙,想自己抚养孩子,但是碍于情面,不愿与其母丁对簿公堂。
(1)乙在本案中( )
A.不参加诉讼,因她不想与其母对簿公堂。
B.如果她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为原告。
C.如果她既不愿意参加诉讼,又不放弃实体权利,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为原告。
D.应当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2)从诉的种类来看,本案原告的诉讼请求是( ) A.给付之诉 B.确认之诉 C.变更之诉 D.形成之诉
(3)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在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先进行调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尽可能地进行,并且只能由合议庭主持。
B.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C.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一经做出,即具法律效力。
D.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臵送达。当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签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签收。
(4)此案在第一审判决中,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令丁将丙交由丙之父母甲乙进行抚养,丁不服,提出上诉,在第二审程序中,丁反诉原告,要求他们给付这3年抚养丙的费用,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
A.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就丁提出的反诉进行调解 B.调解不成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审理,进行判决 C.调解不成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告知丁另行起诉
D.调解不成的,第二审人民法院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此进行审理
四、案例分析题
甲系某大学三年级女生。2003年5月5日,甲到国际知名连锁店乙超市购物,付款结账后取回自带的手袋,正要走出超市大门时,被超市保安阻拦。保安怀疑甲携带了未结账的商品,欲将甲带到超市值班经理办公室处理。甲予以否认,争执过程中引来众多顾客围观。后在经理办公室,甲应值班经理要求出示了所买商品及结账单据。值班经理将甲自带的手袋打开检查,并叫来女工作人员对甲进行了全身搜查,均未查出未结账的商品,遂将甲放走。事后,甲在超市被搜身的消息在本校乃至其他高校传开,甲成了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给甲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出现失眠、头晕等症状,无法继续学业,医生建议其做心理治疗。甲认为乙超市侵害了自己的人格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乙超市赔偿精神损害10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乙超市不能提出没有强令甲脱去内衣进行搜查的证据,故对脱衣搜查的事实予以认定;认为乙超市的搜查行为侵犯了甲的人格权,且侵权情节恶劣,后果较为严重,同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判决被告赔偿精神损害11万元。乙超市不服,提出上诉。
问题:本案一审判决违反了民事诉讼的什么基本原则? 附: 论述题
1.近年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常常设法邀请一些领域内知名法律专家或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法律意见,以此支持本方的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判决。对此有人指出,专家法律意见深入案件的审理是一种新形式的腐败,是在诉讼法中的延伸,会影响法官的司法独立。但也有人认为专家法律意见只是一种说理上的观点,它是否被采纳,取决于法官,不能成为主导断案的唯一依据,因此专家意见并不会干扰法官独立审判,它可能成为对法官断案有益的帮助。请你谈谈对专家意见书的认识。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和社会知识阐释你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提示:(1)专家意见书的性质?(2)专家意见书的影响?(3)专家意见书与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关系问题?
诉讼过程中,由当事人一方邀请法律专家或者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情出具的专家意见书,虽然可能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重大的。因此,应当减少专家意见书在诉讼中的应用。对此,可以从专家意见书的性质、影响及其与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专家意见书既不是书证和人证,亦非鉴定结论,它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中的一种,也就是说它不能作为证据在诉讼中使用,不具有任何证据效力而只是一种学理解释。
专家意见书的确有自身的影响。首先,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其之所以热衷于专家意见书,是因为其对自身诉讼利益的追求和一定程度上对司法的不信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方式来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局面。其次,从法官的角度来看,专家意见书对法官自身素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它既是一个“诱惑”,也是一个潜在危险,对其采纳与否,往往可能直接影响到裁判的结果。
关于司法独立的含义,学界见解不一,但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至少应包括司法权、法院的独立及法官的独立。具体来说,就是司法权在行使过程中完全自主、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系统的外来力量干扰。在诉讼过程中,司法主体应是中立裁判者,不应受到外来力量的干扰。在专家意见书出现后,一方面专家意见书是经过学术权威的论证;另一方面,学术权威本身又具有广阔的人际关系网或是直接担任领导职务,这也是专家意见书得以盛行的原因之一,其结果最终是直接影响案件的判决,进而侵害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以司法独立为先决条件,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为目标。正是由于专家意见书在诉讼中的巨大作用,所以为当事人执著追求。专家意见书作为一方当事人聘请专家进行论证的结果,不管权威性和正确性如何,都无法回避单方性。而对于社会地位、财力一般的当事人,则鲜有获得专家意见书的能力,因此必然凸现社会的阶层差距与矛盾,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相违背。
总之,专家意见书在本质上是一种学理解释,但其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却构成重大挑战,容易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在诉讼中减少专家意见书的应用。
2.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与合法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支持起诉原则
(7)人民调解原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