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年 第6期 91 论著/周围血管病柱 肝血管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苏 宇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对介入治疗在肝血管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2 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即: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固有动脉造 影,之后在肿瘤供血靶动脉送入导管超选择,并给予患者明胶海绵+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方式为静脉灌注,最 后实施动脉检塞治疗,手术之后的1—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肿瘤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并发症。 结果 在4O例患者当中,实施介入治疗的为5O人次,患者肿瘤一般的做1次,患者肿瘤较大的实施2次介 入治疗,其中实施2次栓塞治疗的有11例患者,占27.5%。对患者在第一次手术之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并做 CT检查,其中19例显效,肝血管肿瘤缩小>50%,显著减轻了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中断了肿瘤血供,缩小了瘤体。 17例有效,肿瘤缩小在25%rX上,显著减轻了上腹部不适。有4例无效,肿瘤缩小在25% ̄X下。达到了90%的总有 效率。结论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的介入治疗方式能够起到显著效 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血管肿瘤;介入治疗;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剂 作为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肿瘤多 以海绵状血管瘤存在于临床上,开始之初患者的不 适症状不明显,当血管瘤>5cm时,患者会出现腹部 包块、胃肠道症状(食后胀饱、恶心、食欲不振以及嗳 气等)、压迫症状、肝血管瘤破裂出血以及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外 科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创伤,并且会出现 许多并发症。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运用介入栓塞治疗我院收治的40例肝血管 肿瘤患者,疗效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5001xl为明胶海绵颗粒直径。 1.3治疗方式 对患者实施局麻,通过Seldinger技术对患者进 行穿刺以及插管,穿刺和插管成功之后实施肝动脉 造影,诊断明确之后实施微导管抑或实施肝动脉导 管(超选择性),导管头端要和病变处尽量接近,之后 通过导管把5ml的利多卡因缓慢注入进来,在适量 碘佛醇当中溶入8—16mg的平阳霉素,并把超液态 碘化油加入进来(比例为1:3),把混悬乳剂制作成之 后,通过电视的监视缓慢注入到导管中(以脉冲方 式),要从患者肿瘤的大小、碘油的反流情况、病变区 1资料与方法 域碘油的分布情况和阻力大小出发来确定栓塞剂的 用量,等到栓塞完全溶人之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实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人4O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 施动脉主干栓塞(相应近端),把导管拔出直到下一 2009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 次实施肝动脉造影来把栓塞程度进行确定。对肝功 者。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l8例,年龄在42到 能复查的时间是在栓塞之后的5—7天,如果患者出 4周之后再对患者做一次 64岁之间,平均为(51.7±3.6)岁。其中30例为单发 现异常要做好护肝工作,并实施超声检查,以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观 病灶,1O例为多发病灶;3个病灶为最多,4—13cm为 复查,肿块的直径。手术之前均对40例患者实施影像学检 察。完毕之后对40例患者进行1—24个月左右的随 随访当中对患者继续做影像学检查。 查,主要包括MRI、经腹部彩超以及CT等,并与患 访,1.4评判标准 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来实施诊断。 患者的肝血管肿瘤缩小了50%及50%以上,明 1.2仪器和材料 说明显效;患者的肝血管肿瘤缩小幅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t本东芝8000C), 显减轻了症状, 50%之间,显著减轻了部分症状,说明 导管和微导管运用TERUMO5F—Yashiro抑或RH, 度在25% ̄U10—30ml为超液态碘化油,PYM为8—16rag,300— 有效;患者的肝血管肿瘤较治疗前没有出现太大变 化,甚至症状加重,没有改善临床症状,说明无效。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年 第6期 2结果 在40例患者当中,实施介入治疗的为50人次, 肿瘤一般的做1次,患者肿瘤较大的实施2次介入 治疗,其中实施2次栓塞治疗的有11例患者,对患 者在第一次手术之后进行1-6个月的随访,并做CT 检查,其中l9例显效,肝血管肿瘤缩小>5O%,显著 减轻了疼痛以及上腹部不适,中断了肿瘤血供,缩小 了瘤体。17例有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上,显著减轻 管瘤本身的主要成分,导致没有充分栓塞和没有完 全变性血管硬化,与此同时,另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复 查时间不短所致。 另外,在临床实践当中,要运用特殊方式来处理 遇到的以下几种情况,以此使肝血管肿瘤的介入治 疗的效果更为显著:(1)如果肝血管瘤出现了双重供 血情况,只进行DSA检查(腹腔动脉)很容易出现漏 诊;血管瘤在实施腹腔动脉造影时没有显影,要考虑 是不是有其他的血管供血,这时要通过肠系膜上动 了上腹部不适。有4例无效,肿瘤缩小在25%以下。 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 3讨论 肝血管肿瘤在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 见,早期患者感觉不到任何不适,随着血管瘤的增 大,当增大到5cm或者以上时,患者会出现腹部包 块、胃肠道症状(食后饱胀、右上腹隐痛、嗳气、食欲 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巨 大海绵窦状血管瘤导致血小板减少)、压迫症状以及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等,病死率在75%左右[21。以往临 床上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难以彻底切除肿瘤,并且会产 生许多并发症,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肝巨大海绵 状血管瘤上,动脉栓塞+超液化碘油+明胶海绵微粒 (适量)+平阳霉素混合剂的介入治疗方式开始广泛 应用于临床当中,此方式能够显著缩小肿瘤,使血管 湖彻底消失[31。与此同时,此介入治疗方式能够有效 中断肿瘤血供,最大幅度缩小瘤体,操作简便,无需 开刀,有着较低的费用,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手术 之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低。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对 40例患者实施明胶海绵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 混合乳剂的介入治疗方式之后,19例显效,17例有 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0%。这是因为介入治疗中的 碘油能够在肿瘤血管当中长时间积聚,栓塞作用比 较持久,碘油可当作药物载体缓慢释放肿瘤当中的 药物,以此使药物的作用得到增强。平阳霉素的抗肿 瘤活性较强,不会损害患者的造血以及免疫功能,其 主要是通过自身对血管内皮细胞(高度增值的血管 瘤当中的)进行抑制来治疗血管瘤。通过导管在肝血 管瘤当中注入明胶海绵+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剂, 能够中断供血动脉,从而缩小病灶。实施一次介入栓 塞对巨大血管瘤进行治疗,血管瘤内壁不会完全破 坏,反而中断了供血动脉,容易复发,这时要运用第 二次介入栓塞治疗 。本研究中有4例治疗无效,瘤 体收缩变小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纤维是血 脉对其他供血动脉进行探寻。(2)如果血管肿瘤特别 巨大,为了防止过度栓塞,栓塞的时候要讲究速率以 及分批次,防止有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情况出现而导 致严重并发症,如肝内胆管损伤和急性胆囊炎等[51。 (3)若通过造影发现脉瘘(较大动静)时,可以通过注 射器(2m1)在瘘口中把明胶海绵条逐个注入,这样可 以防止有栓塞剂反流到静脉当中而引发栓塞的情况 出现。为了提高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要从 血湖管的大小(通过血管造影显示)出发来对碘油用 量进行正确估计,栓塞当中要缓慢推注碘剂,如果有 反流情况要及时停止栓塞;要依照靶血管直径的大 小(通过血管造影显示)把明胶海绵的用量掌控好, 注意不要把正常肝组织栓塞住嘲;如果肝血管肿瘤 较为巨大并且左右叶多发,可进行多次栓塞,如果没 有起到效果可实施第二次手术把肿瘤切除;手术之 后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肝功能进行保 护以及尽早实施对症处理。本研究为了预防胃肠道 反应,在手术之前给予所有患者5一羟色胺受体拮抗 剂,而在手术当中实施栓塞之前给予了患者利多卡 因,并把栓塞的程度严格掌控好,患者在手术之后没 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 总而言之,在治疗肝血管肿瘤上,明胶海绵动脉 栓塞+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的介入治疗方式能 够起到显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 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光.肿瘤介入治疗进展与研究方向lJ1.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2012,18(06):2555—2558. [2]李洪波,张学功,牟玉华,等.肝血管瘤血流动力学特征与个性化介 入治疗的临床研究I Jl-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 1,10(08):944—946. [3] 胡文军,翟健坤,曹彭钢.微导管在肝脏良性实体肿瘤介入治疗 中的临床应用[J1.罕少疾病杂志,2012,12(01):17—19. [4]刘志华,吴瑞,徐国华.放射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疗效 评价[JJ.中国当代医药,2012,11(07):89—90. [5]应勇,王小农,何晓,等.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改变和临床 疗效研究叨.江西医药,2013,16(07):634—636. [6]努尔买买提・努尔克热木,买买提吾买尔・巴克.观察经导管栓塞 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疗效fJ1.中国伤残医学,2013,20(09): 】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