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这个参考是我查了些书,东拼西凑得来的,大家在填写时一定要多动动脑筋,不要机械照搬,会出笑话的!如果发现那里不对,请及时纠正,不要错上加错!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希望这点东西能让大家在工作中变得轻松些。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填表参考:
出生孕周:正常为≥37周,<42周;早产儿<37周;过期产儿≥42周 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为 ≥2.5kg ≤4kg;低体重儿<2.5kg;巨大儿>4kg
出生身长平均约为:50cm 呼吸频率:30-40次/分
新生儿的脉搏波动范围较大,通常在120-140次/分 前囟大小约为1-2cm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填表参考:
体重、身长请参考《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分析 出牙数(颗):乳牙4-10个月开始萌出,12个月还没有出牙可视为异常,乳牙共20颗,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为:月龄-4到6,例如:一岁儿12个月-4到6为:6到8颗。
血红蛋白值(g/L)根据WHO的资料,血红蛋白的低限值在6个月到
6岁者为110 g/L,6到14岁为120 g/L。
户外活动时间:满月就可以在户外活动了,开始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延长到1-1.5小时,天气太冷、太热、患病儿等应该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补充到2岁;
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就应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也是补充到2岁;
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进行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一般不用加服钙,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和钙剂;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儿储存充足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填表参考:
各项指标请参考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填表参考
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填表参考: 体重:注意这里的单位是g
身长:这里打错了,3岁及以上应该为身高
疫苗免疫程序
疫 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麻疹疫苗)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 乙脑(减毒) 流脑A 流脑A+C 甲肝(减毒) 接 种 对 象 月(年)龄 0、1、6月龄 出生时 2、3、4月龄, 4周岁 3、4、5月龄, 18~24月龄 6周岁 8月龄 接种剂次 3 1 4 4 1 1 接 种 部 位 上臂三角肌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上臂三角肌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上臂外侧三角肌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 /剂次 酵母苗5μg/0.5ml, 肌内CHO苗10μg/1ml、20注射 μg/1ml 皮内0.1ml 注射 口服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1粒 0.5ml 0.5ml 0.5ml 备 注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 18~24月龄 1 0.5ml 8月龄,2周岁 6~18月龄 3周岁,6周岁 18月龄 2 2 2 1 0.5ml 30μg/0.5ml 100μg/0.5ml 1ml 第1、2剂次间隔3个月 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 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 出血热疫16~60周岁 苗(双价) 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 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 8月龄(2剂次), 2周岁,6周岁 18月龄, 24~30月龄 3 1ml 炭疽疫苗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滴) 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成人第1剂0.5ml, 第2剂1.0ml 皮下7~13岁剂量减半,必注射 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0.5ml 0.5ml 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 甲肝灭活疫苗 4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上臂三角肌附着处 第1、2剂次间隔7~10天 2剂次间隔≥6个月
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表参考:
血压(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并发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目标值为<130 /80mmHg
体重(KG): 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该调整到的目标。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应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体质指数(BMI):我国正常BMI<24, BMI>24为超重,BMI>26为轻度肥胖,BMI>28为中度肥胖,BMI>30为重度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质指数应该达到或接近24。BMI不适用于:妊娠、发育期及肌肉发达者 日吸烟量(支):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者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多少多少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多少多少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者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一两相当于葡萄酒四两,啤酒一瓶,果酒四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横线上方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方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主食(克/天):根据血糖、有无并发症、活动量而不同。体重正常、无并发症、从事重体力活动的300克/天;肥胖伴轻度并发症的200-250克/天。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该调整到的目标。
此次随访分类:(1)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
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常用降糖药的选择:
体重正常,经饮食、运动不能控制的:
格列本脲(优降糖)2、5mg/片,每日1-2次,饭前半小时服,可以逐渐加量,最大不要超过15mg/日,起效后减量至2、5mg-5mg/日,本药容易引起低血糖,老年人及心肝肾脑功能不好者慎用,但性价比较高,应用仍广泛;
格列吡嗪(美吡达)5mg/片,5-20mg分两到三次饭前服,也可以逐渐加量,每次增加剂量为2、5-5mg,最大不要超过30mg/日,作用温和,较适用于老年人;
体重超标,经饮食、运动不能控制的:
二甲双胍500-1500mg/日,分两到三次吃饭的时候同时服,最大不要超过2000mg/日。
转诊: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表参考:
高血压的分级 1级 2级 3级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压值mmHg 140-159或90-99 160-179或100-109 ≥ 180或110 ≥ 140和<90 体重和心率: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该调整到的目标。
体重(KG)应该努力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体质指数应该努力控制在24以下
日吸烟量(支):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者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多少多少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多少多少支。
日饮酒量:斜线前填写目前饮酒量,不饮酒者填0,饮酒者写出每天
的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斜线后填写饮酒者下次随访目标饮酒量相当于白酒**两。白酒一两相当于葡萄酒四两,啤酒一瓶,果酒四两。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横线上方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方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摄盐情况(克/天):应该<6克/天。斜线前填写目前摄盐量,斜线后填写下次随访目标摄盐量。
此次随访分类: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以下标准为控制满意:至少降至正常高值140/90 mmHg;收缩期高血压的收缩压应<150mmHg。 常用降压药的选择:
氢氯噻嗪:一般一次12.5mg,一天两次,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它还能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物的疗效,它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钾血症和影响血脂、血糖和血尿酸代谢,因此推荐小剂量,痛风患者禁用。
倍他乐克:一般一次12.5-25 mg,一天两次,适用于各种不同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和四肢发冷。禁忌:急性心衰竭、哮喘、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
尼福达:起效快,作用强,一般一次10-20mg,一天一到两次,不良反应有:心率增快、面色潮红、头痛、下肢水肿。
卡托普利:一般一次12.5-25mg,一天两到三次,起效缓慢,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盐摄入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衰、心梗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超过3mg/dl患者慎用。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降压要缓慢、平稳,可选择尼福达、卡托普利或氢氯噻嗪,单药小剂量开始,再缓慢增加剂量或联用。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宜选用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和尼福达。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宜用卡托普利或氢氯噻嗪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要积极降压,宜用卡托普利或尼福达和小剂量氢氯噻嗪是较合理选择。卡托普利能有效减轻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转诊: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正常人的视力是:用小数记录法为:1.0-1.5;用五分记录法为:5.0-5.2;两者的对应关系为:1.0=5.0,1.2=5.1,1.5=5.2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2011年为界是1946年及以前生人,以2010年为界是1945年及以前生人。
5岁及以内儿童正常视力为: 1岁 0.1 ;2岁 0.4-0.5 ;3岁 0.6-0.7 ;4岁 0.8 ;从5岁时视力发育基本完善,应达到1.0。
2-12岁儿童的血压为:收缩压mmHg=年龄×2+80;舒张压mmHg =收缩压的2/3
正常儿童每分钟呼吸与心率次数:
年龄 呼吸(次/分) 新生儿 40-45 <1岁 30-40 2-3岁 25-30 4-7岁 20-25 8-14岁
18-20
2-12岁儿童身长/高 =岁数×7+75cm 1-12岁儿童体重(Kg) =岁数×2+80
心跳(次/分)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