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伴性遗传》说课教案

《伴性遗传》说课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ZHONGXUE JIAOXUE CANKAO 教学经结 。 一一 ll 伴性遗传 说课教琳 案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530022) 刘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第二 课时的内容。主要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 方式和遗传规律。其内容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 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既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同时 也为《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能够说出伴性遗传的方式及规律。 ③能写出遗传图解及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色盲系谱图、遗传图解的书写、真实 数据的验证及分析,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和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性别决定原理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培养优秀的科学品质,初步形成科学的优生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伴性遗传的方式及遗传规律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 学难。 突破方法: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方式规 律为主线展开的,通过典型系谱图的分析、遗传图解的 书写、真实数据的再验证等环节突破重点和难点。 4.学情分析 (1)有利方面:①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看,学 生对伴性遗传病都有一定的好奇心。 ②学生对基因分离定律及性别决定等遗传知识已 经有一些了解和掌握。 (2)存在问题:①与前面两大遗传规律相比,学生的 关注度有所下降。 突破方法:生动导人、层层设疑。 ②学生书写含性染色体的基因型和遗传图解不规范。 突破方法:即时强调,用实例纠错。 ③学生对系谱图中的遗传方式的推导感到困难。 突破方法:示范步骤,掌握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 理特征,我注重设计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 机,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2)启发式教学,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实践探究,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通过探究活动和 同学间紧密合作去交流和体验知识;通过师生互动层层 解疑和深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1.开心导入,盲图体验 教材中道尔顿色盲的发现早已为学生所熟知,所以 在教学中学生的兴奋度不高。本节教学采用世界杯赛 的经典笑话:在一次德国对意大利的球赛中,比赛开始 不久裁判便叫停,观众都觉得奇怪,原来是裁判分不清 两队的队服。在学生开心之余教师自然引出课题。 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进一步激发 学习兴趣。 2.温故知新,探究实践 温故:了解男性与女性的性染色体的构成不同,并 认识X和Y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此环节的设计 为学习伴性遗传内容奠定了基础。 探究:在此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一个红绿色盲的典 型图谱,在引导学生分析该图谱时采用了如下教学策 略: I Ⅱ Ⅲ Ⅳ 1, 1 (1)根据此图解推测患病类型。 ①红绿色盲是由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②色盲与性别有无关联?由此可推测色盲基因位 于哪种染色体上? ③强调伴性遗传基因型的书写。 (2)验证推论。学生做出推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推论,分别写出I 、I。、Ⅱ 、Ⅱ。、Ⅲ Ⅲ 。以及Ⅲ Ⅲ Ⅳ Ⅳ 的基因型,看与实际表现型是否相矛盾? (3)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89 E—ma :zxjxck k@ 63・com 学教学参考 教学经纬 确认总结:红绿色盲是由染色体上的性基因控制的 一}囝T■x Y } 种遗传病。 上述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推测一验证一总 jl 圈’r_ 豳T● l} I结”这一类似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对红 绿色盲患病类型的理解和掌握。 3.师生互动,婚配推算 (1)确认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6种。 X X X X X X XBY 1 2 3 X Y 4 5 6 (2)在黑板上示范写出一种婚配类型的遗传图解: X X × X Y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大组各写出其中一种, 找三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然后师生共同纠错,并进行 各基因型、表现型百分比的计算。 X X ×X Y:X X ×X Y:X X ×X Y 4.理论推导,数据检验 接下来仍出示红绿色盲的典型图谱,让学生讨论: Ⅲ 中的色盲基因的来源,总结出色盲遗传的规律,并进 一步得出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的特点。 进行验证。前面的总结都是基于图谱或表格的分 析而得出的,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呢?接下来提供了 真实调查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验证。 出示广东广雅三所中学的调查数据: 2oo4届 20o5届 学校 表现型 男 -k- 男 女 正常 150 142 304 3l8 甲中学 色盲 4 0 5 1 正常 212 202 354 304 乙中学 色盲 6 l 8 1 正常 89 l04 】18 1O3 丙中学 色盲 2 0 2 O ①从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②对其中一些色盲男生家族的遗传病史进行调查, 许多色盲男孩的父母都正常,而外祖父往往是色盲患 者。又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真实数据可以说明理论的推导与实际是 相符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 进一步提出问题:(1)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7 ,则女性发病率 为多少 5.规律总结,运用拓展 出示下列遗传图解,让学生总结出内在遗传规律: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90 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olo.4总第47期 J } - { 内在遗传规律可应用于解题。 借鉴色盲的推导方法分析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的遗传特点。 自然界还有哪些其他伴性遗传现象呢?让学生阅 读课本第4O页最后一自然段后回答。 6.学有所用,回归实践 提出问题:有一对新婚夫妇,女方是血友病患者,如 果你是医生,当他们就如何优生向你进行遗传咨询时, 你建议他们最好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此环节的设计目 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优生观念。 7.小结知识,反馈考点 由于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有学生在黑板上写遗传图 解的内容,所以不宜写主板书,此时边写板书边小结既 对全部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又突出了重难点。 板书设计: 对于练习宜少而精,题型应多样且难点突出,及时 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8.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我精心设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以下系谱图, 并提出如下问题。 I 一甲病男性 II ◎乙病女性 III i 8 9 某家族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属于什么染色体 上的什么遗传病?若既有伴性遗传又有常染色体遗传, 则基因型如何书写?患病概率将如何计算呢? 设计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对本节内容的进一步深 化,并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 (责任编辑廖银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