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 2O104第1 O期 === ————一教学研究 浅谈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郭秀清 (河北省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066600) “教育”的先进关乎国民生计、民族的盛衰。特殊教育作为 文章的整体分析。可想而知,由于学生词句的基础没打好,分析课 教育的分支,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语文教学是搞 文时就出现了学生一问三不知,启而不发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花 好特校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目前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力大,效益差,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的状况出现。 令人堪忧。在教学体制、教材、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 (四)教学中过于强调聋生学习语文的困难,不觅出路 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 教师往往过于强调聋生学习语文的困难,认为他们没有能力 出一些建议,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来阅读课外书。因此,学生在校学了几年,只读课文不求甚解。 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由此导致语文教学面只能越来越窄,最后变得只学不会用。这种 聋校的语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语文教学 现象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加而更加突显,我接触到一些较高年级学 是提高聋校整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普校语文是工具学科,在 生,他们学完“三昧书屋”以后,老师布置作业模仿本课按方位 特殊学校更能显现语文的重要性。首先,聋人要交往单凭一些手 写一下本班教室的景物。其结果五花八门、笑话百出,老师没有 势语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掌握语言文字是聋人适应社会进行 总结教学失败之处、没有教学后的反思与策略,有的只是无奈。 交际的需要,是取得社会平等地位和权利的重要条件。其次,语 三、聋校语文教学的思考 文是学好各门知识的工具,在耳聋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认 根据残疾人课程实施方案和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全 识的提高,以及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和形成方面,语文素养有着 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创造条件。根据这一要 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聋生顺利步入社会的有利保证,最终让聋 求,为弥补聋生生理缺陷,予以聋生多种感官相辅相成的语文教 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 学,更应重视提高聋生的素质、多种器官的开发。那么,目前, 二、聋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聋生的素质怎样呢?简单地说,学会照葫芦画瓢,“会学”还没 聋校语文学科在聋校课程安排中占的课时最多,教师花的精 有解决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没有解决好。因此,聋校语文 力最大,但效率不高,学生读写能力始终得不到根本提高。我在从 教学改革有必要进一步深化。 教的这些年中很有体会,聋生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很低,命题作 (一)拓宽教学内容,抓准教学时机 文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自拟题目,甚至简单的短语也说得颠三倒四, 教学要在聋生尽可能接受的范围内,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 如“我吃饭”他们却说成“我饭吃”,我班有名同学想表达“放假 范围,拓宽教学内容和聋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抓住课堂阵地,致 姐姐做火车回家”这句话,他却说成:“姐姐回家放假火车” 从 力发展语言。 字面上能看出他想表达的意思,从侧面也能看出聋生语言对纯熟词 课堂教学是聋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 语的简单堆积。聋校语文这种现状已经成为普遍,其原因是: 的语言手段,必须以口语为主导,凭借课本,合理运用手指语、 (一)教学模式老套,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差 手势语和板书等辅助语言手段,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说到老套教学模式就是:“讲(老师)、听(学生)、练、 (2)增加实践机会,巩固积累语言 作业”几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给聋生发言的机会较少,且随时 耳聋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他们不能通过听 影响聋生的发言。当学生的回答没按老师的思路出发时,老师总 觉随时随地聆听语言、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 是打断他们的发言,而要求他们“说完整”“说通顺”等等。 1.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感受语言的氛围。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 学生就像老师手中的风筝,老师不敢松手,惟恐学生迷失方向。 张贴名人名句、课文中的佳句,使学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语言的 这时的学生只是个单纯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则放在了其次。再者 存在。 聋校语文教学忽视聋生的特殊性,不顾聋生的语文能力和理解水 2.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景,逐步发展聋 平,缺乏教育针对性,课堂上总是两三个同学的课堂,因为他们 生的语言。学生的日常用语丰富了,听(看)话的能力也就提高 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教学中“因材施教”体现不够,没有针对 了。 个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3.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人交流,切实地让学生掌握语言,真正 (二)语文教材老化脱节、教学方法缺少新意 为以后的发展奠基。 现行的聋校全国统编语文教材,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和 (二)以现代科技为载体、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提升聋校语 日常活动实际,教材跨度也较大,既包含小学内容,又包含中学内 文教育教学质量。 容,杂乱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学生生疏的一些词语时有出现。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网络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 在教学方法上将聋校语文教学普通化,脱离聋生实际,盲目 性:1.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切实提高课 提高要求,用普通教育的要求和普通教育的方法来要求聋校的课 堂教学效率,给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以视觉刺激补偿听觉缺 堂教学,具体表现在聋低年级字词的教学上。大多教师采用普校 陷,改变以往枯燥的“老师一张嘴”“眼前一板尺”的局面。 集中识字做法,结果事倍功半,实效都不高。到高年级教师用手 2.有利于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帮助聋 势读课文、讲解段意就意味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注入式”的 生克服语言障碍。3.有利于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氛围,帮助聋生形 教学,学生主动性往往得不到发挥。 成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4.有利于 (三)教学思路狭窄、轻视教学环节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聋生的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教学的重视降低,侧重点偏离了新课改 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形 的方向,所以,教学思路就会相对的闭塞、狭窄,不注重教学环 成,注重教学的连续性教材的内在联系以及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 节,只重视教学结果。例如,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对语言教学 的基础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气氛,重视综合 中的基础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而把时间过多地用在分析课文上, 能力的培养,克服单纯采用从字到词、从词到旬、从句到段的教 这远不能满足学生运用语言的要求。因此,在中高年级,教师必须 学方式。语文能力的形成,只有从整体入手,才能显现出应有的 先从词句下手,帮助学生弄清生词和句子的意思,积累词语,听写 效力,让聋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句子、句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分析。教师要让学生在此基 目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对聋校的语文教学有了 础上对文章深层内涵进行把握,进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 较新的认识,充分考虑到了聋生的特殊性,结合聋生实际,课堂 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分析,也要注重让学生深刻地理 教学扎实,聋生的语言得到补偿,读写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 解文章、理解生词、理解句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而完成对 有所提高。相信特殊教育这枝奇葩必会绚丽多彩。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