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 编辑部:mis@moe.edu.cn 信息技术l阜 辩勰 《数据结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冰 钟锋 (浙江外国语学院科学技术学院,浙江310012) 摘要:针对当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 知识体系结构与教学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然后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活动设计和课程技术实现三个方面 对《数据结构》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将新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应用到实际 教学中去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据结构;网络课程;在线程序评测;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08—0051—04 一、引言 试一纸试卷。批改后给出一个总评成绩。学习者只知道 信息与通信技术O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自己是否通过了考试,而对于课程哪些知识点掌握较 Technology1的飞速发展在全球引发了教育信息化热潮 好.哪些知识点需要进一步掌握却知之甚少。课程缺乏 和教与学的革命,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更 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对学习者下一步学习的指导与反 是早已进入了电脑多媒体时代。Ⅲ然而,纵观全国《数据 馈。 结构》课程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如 《数据结构》课程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迫切需 下的问题: 要我们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在对现有《数据结构》 1.教学目标陈旧,学习效率低下 课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使学习者在受教育 传统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掌 过程中能够有效学习”这一核心教学目标。设计、实现了 握。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注重学习效率,但学习效率的 《数据结构》网络教学平台,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教学实 高低主要依赖学习者自身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如今的 践中。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教师通过大量使用ICT技术(如 二、课程定位与分析 网络、投影仪等),开设网络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 《数据结构》是大学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 但大多数课程还只是纸质教案的数字化,教学的本质并 程,主要讲述按照一定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待处理数据 没有改变。少数课程提出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目标与理 元素的表示及相关操作,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存 念。但受制于技术与工具而很难达到目标。 储结构和运算,广泛应用在Web信息处理、人工智能、 2.重理论.轻实践 数据库、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课程最大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现有 特点是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且对实践环节具有 的《数据结构》课程中,随处可见一些为了说明某一较难 较高要求,强调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自 理解的理论问题而进行的巧妙构思,却鲜见将理论运用 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有新意的实验安排。理论脱离了 我们以清华大学《数据结构(C语言版)》教材为 实际,让学习者容易感到枯燥无味,难以学以致用。这也 例,[31其知识结构体系是一个由数据逻辑结构、物理结 是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习者对该门课程感到害怕,有抵 构、运算等基本理论学习,到抽象数据类型和算法分析 触情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的提升.再到选择合适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逐步 3.重教学。轻考核 提高的过程,如图1所示。全书共12章,我们将其必修 现有《数据结构》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仍是期末考 部分划分为10个一级知识点,45个二级知识点;选修部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资助(编号:SCG71),受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2011年度课题资助(编 号:JB048)。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5 1 信息 算法 .Il一 算法 ..I,● ●L _ r● ●L 实蓐阿矗(应用)( 抽簟与分析‘升华) 图1《数据结构》课程知识体系结构 分划分为2个1级知识点.15个二级知识点。 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数据结构基础知识,即要让学生 能够充分理解待处理数据逻辑结构的特点.能够根据不 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进 行存储,并能针对具体应用灵活使用各类运算来解决问 题。常见逻辑结构有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结构和文件 结构。常见的物理存储结构有顺序方法、链接方法、索引 方法、散列方法。建立在数据结构之上的有效运算是问 题求解的核心,主要有排序、查找、索引、遍历等。教学的 难点是学习者容易将数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数据 的运算孤立起来看待,不能够融会贯通去解决实际的问 题。 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1.网络课程设计理念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 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 现形式,它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 针 对现有《数据结构》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数据结构》 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构建 理论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我们 在课程的设计中遵循重复、强化原则来加强和巩固知 识的记忆.并通过反馈所获得的学习信息来完善网络 课程的优化建设,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51而认 知建构理论则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中模拟现实的学 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强和巩固知识的学习,从而降低 学习的难度.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提起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嘲 《数据结构》网络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目标是使学习 者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掌握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并具 备一定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 后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加 强了“有效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将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 52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 《中国教育信息化 煽辑部:mis@moe.edu.cn 和高效率的学习放在了同等地位。教学的目标不单是使 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本身。更加强调为不同学习者提供适 合其自身需要的个性化学习轨迹。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 有的ICT技术对《数据结构》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成绩 评估和实现手段上做出革新,来适应新的教学目标。 2.网络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我们将《数据结构》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设 计为集体备课、互动学习与考核评估三个阶段.如图 2所示。 (1)集体备课阶段 在这一阶段,《数据结构》课程教研组教师利用网络 教学平台建立、完成一套统一的课程课件、讲义、学习资 料与作业。课程网站的建设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每学年 开始前。教研组都会举行一次教学研讨.根据上一学年 对学习者考核、评估结果统计分析得出的反馈,对新学 年教学内容和计划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以便更适合学习 者学习的需求,提高其学习效率。 <_/ 数据结构 课程协作式教事> ’L i课程介绍 资源共享l j 教学大纲 集 …预筛 蕴一 ’。协_ 蓄谋~L … 摹j在虿 ___ l教学课件.彳;教学讲义’r一 习荔 ;: 业与实联段鉴 喜日拾{咀蔷 吲! ! I 酪'目 越 ! ,瞻{里碑圈! ● ‘ ≯ 三::二: 警 堡奎:::二 誊,t■ H ■1 一—一触I 互 莩 习 提交课后作业 l一/ lx 瞿 I /索同 矾协 \ I 、……— ● II- 考 在线 业批 在线程序自动评测 在线程序自动评测; 核 一…~一T一…… I I 徭 l互评与统计} 鉴 从— :喜t}耻用| _h b — ……’反馈 i… …~u 、 …… l 图2《数据结构》网络教学活动设计 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十分强 调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学习者容易将数 据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和数据的运算孤立起来看待, 不能够融会贯通去解决实际的难点。我们在备课中将课 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实 践课程。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课程的知识点,要求学习者 能够掌握每种数据结构的基本特点、常用操作及算法的 分析:实验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将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转 《中国教育信息化 鳊辑部:mis@moe.edu.cn 换为可执行的代码程序,要求学习者能够独立编写小规 模的程序代码:实践课程讲授如何运用数据结构理论及 选择合适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写较大规模的程序来解决一个实际 的工程问题。通过这三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从易 到难,从理论到实践,最终达到对数据结构知识的灵活 运用。 (2)互动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者和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理 论、实验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首先采 用目标驱动方法。每一个章节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会根 据该章节的知识点准备若干模拟工程应用的案例,学习 者按小组为单位(2—3人),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案例,要 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整个学习活动中,每周小组举行 2次交流,师生交流1周一次,并做详细交流记录。通过 小组讨论和师生交流,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工程应用代 码.并在本章节学习完成之前提交程序代码和解决方案 文档。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章节学习伊始就确定学习 目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合《数据结构》这种既有理 论深度又强调工程实践的课程.通过在学习中去完成任 务来实现学习者知识的构建,提高学习效率。 理论课程学习与实验课程学习是相辅相成的,理论 课程主要强调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实验课程主要强调 将知识点用对应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在章节学习中,以 个人为单位,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师生互动讨论1周各 一次;学习者互动讨论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讨论模块随时 进行。章节知识学习完毕后,学习者各自独立完成并提 交理论知识作业与实验课程程序代码。 对学习者提交的课后作业与实践作品,不需要教师 批改,系统可进行自动评判并给出所得分数。实验与实 践课的程序代码,教学平台首先进行雷同代码相似度检 测,然后再提交判题服务器进行在线自动评测。lTl (3)考核评估阶段 学习者最后考评结果由期末考试成绩、理论课作业 成绩、实验课作业成绩、实践作品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 生成,所占比例分别为35%、15%、15%、25%、10%。平时 成绩由教师根据小组自由讨论和师生讨论记录及表现 来打分,其余成绩均由系统自动检测生成。期末考试试 卷由网络教学平台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自动组卷.题 目多样,避免重复,学习者做完试卷在线提交,自动评测 系统会检测程序代码及理论试题结果 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考试成绩不再是衡量学习目 标是否达成的唯一标准,而是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参 傅 谈壤 考。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与掌握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 个迭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每学期期末,系统会对考 核测评成绩给出统计。为每位学习者提供一份学习的建 议与反馈。学习者考评反馈结果反映了学习者在上一个 学习周期中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也给出了他在下一 个学习周期应该重点加强的地方。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 考与依据。同时,系统也会为教师提供一份学习者成绩 分析,指出哪些知识点学习者掌握较好,哪些知识点需 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便教师在下一个教学周期中更好 地为学习者服务。 3_网络课程技术实现 目前高校中常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Blackboard [81、Moodle[9]、Sakai[ ol等,它们可以帮助教师管理教学资 源,组织开展聊天、讨论、Wiki等多种交互活动,拥有着 强大的作业、测验功能,许多课程通过这些网络教学平 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数据结构》课程属于程序 算法类课程,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作业批改与考核评 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学习者提交程序的运行结果来 判断其是否正确,上述网络教学平台并不具备程序自动 评测功能 为此,我们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HUST OJ开源在线 程序测试平台开发了《数据结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如 图3。在线程序测试是一种采用黑盒测试原理进行计算 机程序正确性判断的自动化程序,具有比赛公平性好、 评测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各类计算机程序与算法设计比赛和教学中。《数据结构》 教学平台基于校园局域网,共有三台服务器。判题服务 器主要负责对在线提交程序的自动运行与判断,数据库 服务器主要负责存储用户、资料、试题、统计等数据信 息,Web服务器主要负责运行扩充开发的管理员平台、 教师平台和学生平台系统。管理员平台系统主要实现对 系统用户的管理、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发布。教师平台系 统主要实现教学资源、题库管理,组织校内数据结构实 ] ’ 望 备 答学练i 疑习_J 十中 学 图3《数据结构》网络教学平台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53 信息技术与 实践疑蠹.台 验、实训与期末考核评估。学生平台系统实现在线学习、 讨论、练习与考试。 三、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数据结构》网络课程自2010年下半年面向计算机 专业本科学生开始尝试实践,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教学 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对学习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 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1.学习效果调查 2010级和2011级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在通过网 络课程学习后参加期末考试,首次通过率分别达到了 75.5%和79-3%,比2010年之前的每年平均69.3%的通 过率有了较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课程使用 的效果。 2.使用满意度调查 在课程满意度调查上,90%的学生对当前《数据结 构》课程的学习和授课模式满意,相对比2010级之前的 67%满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满意点为学习效率的 提高和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增强。学习者基本上告别了以 往害怕、厌恶《数据结构》课程的心理。 对于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满意度,100%的学生认 为期末考试后给出的反馈结果对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是其今后学习的基础和依据。95%的学生认为章节知识 点的划分、课后习题和实践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学 习《数据结构》课程,但同时依然有近30%的学生认为即 使使用了当前的网络课程,《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依然 有很大或者存在困难,主要难点还是在实践即程序的实 现上。 对网络教学平台的意见主要反映为对较为难以理 解的理论知识,仅仅通过现有网络课程的内容还不够. 希望能够提供视频讲解,可以反复观看,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还希望能针对学习者每次的作业也能给出反馈, 指出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作业的点评。 四、结束语 通过《数据结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近2年的使用, 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新教 学理念与方法都非常肯定。我们将取得的有益经验总结 如下: 1.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提升有效提高了教学 质量 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中,我们更加注意教师教学效 率和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授课内容的安排、授课 过程和考核评估中都体现了对教育质量的关注,获得了 54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8 《中国教育信息化 鳊辑部:mis@moe.edu.cn 学习者极大的拥护。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备课使教学资源制定和教学 活动更加规范 教授该课程的授课团队基于平台采用了统一的讲 义、PPrr讲稿、实验内容及标准答案,有效减轻了教师的 上课压力,也提高了教学资源的质量。 3.考核评估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的 学习兴趣 在每次考核之后,学习者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 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学习。新的考 核反馈机制不但获得了学习者的认可,而且进一步明确 了学习者后续学习的目标与动力。 通过实践教学,也暴露出了网络课程平台的一些缺 点与不足:如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在线视频教学 资料需要大量丰富;日常实验课程与教学实训的诚信机 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考核及反馈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 完善,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改进上述缺点与不足,改 善《数据结构》网络教学平台质量,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 方向。 参考文献: [1]许l ̄13ECTA在英国ICT教育中的作用及启,-e-DI.电 化教育研究,2010(7):57 ̄63. 【2]张铭,耿国华,陈卫卫等.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 学-#.,g5r案U].中国大学教学,2011(3):56 ̄60. 【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1997. 『4]+gsg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 思考[DB/OL].http://www.edu.cn/20090305.shtm1. [5]赵长林.解读行为主义教育思想【M1.广州:/-东教 育出版社,2007. [6]孟伟.交互心灵的构建——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 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Software and text similarity tester.HomePage. 【EB/OL].http://www.dickgrune.com/Programs/similari— W_tester/. [8]About BlackBorad[DB/OL].http://、v1ww.black— board.com/About—Bb/Overview.aspx. [9]About Moodle[DB/OL].http://docs.moodle.org/ 23/en/About Moodle. 【10]Bylaws of the Sakai Foundatm IDB/OL1.http:// Ⅵ,、^7w.sakaiproject.org. (编辑:鲁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