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系列(五)——针灸与经络辨证之施治

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系列(五)——针灸与经络辨证之施治

来源:意榕旅游网
编辑:张丽敏E—mail:zlmsqys@126.com 岐黄讲堂 胡大夫谈针灸疗法的经络辨证系列(五) ——针灸与经络辨证之施治 胡昱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上几期和同道们一起讨论了经络辨 证和经络诊察,那么按照经络诊察的内 容,我们又该怎样施治呢?本期就经络 辨证施治问题进行讨论,笔者认为主要 分成三步:确定治疗方法、定经定穴、 f揣穴)施治。 定经定穴。医者在行针施治前应该明确 自己的选穴。而不是扎了若干针后,怕 效果不够再补上几针。这往往是事先的 辨证及诊察和分析工作没有做足。笔者 王居易主任讲,针刺前穴位一定要 按、摸。他认为,“经络存在于缝隙中, 穴位也是在骨肉筋脉皮节处。”高树中教 授在《一针疗法》中也反复强调,针刺 有效的前提是揣穴,“按已刺”,按压后 患者病痛改善后再行针刺。笔者在临床 在刚入临床的时候,曾有过这样的状 态,针刺几穴后,往往不自信又补上若 干针。随着不断学习和实践,了解经络 也使用此法,以理论来讲,笔者倾向于 穴位的特异性理论。高树中教授也提 到,“穴位不能量,越量越不准”“每个 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逐步做到针前心中有数。 “国医大师”贺普仁,原北京中医医 院针灸科主任,1965年出版了《“一针 一在经络诊察中,医生在辨明阴阳 证,或寒热证,或病经、病络,或虚实 人的经络和穴位其位置都有差别”,就像 世界上50亿人口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 是一个道理。笔者认为穴位的标准定位 证后,要确定治疗方法。“经主气,络主 血”,病在络,可以采用刺血的方法;有 虚寒,可以考虑加灸法。 得”针灸临证秘法》,针对当时很多医 师的“群针”治病,贺老潜心研究“少 针”治病。书中记载:“只有对病人的病 情洞察清楚,有的放矢地精挑一两个关 是给医者一个“索骥”的大致方向,而 施针的具体位置,需要在每例个体中仔 细揣度。《灵枢・经水篇》,“黄帝日:夫 经脉之小大……可为量度乎?岐伯答 日: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 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消瘦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刺血疗法配合 针刺疗法在治疗某类疾病时能起到效如 桴鼓的作用,笔者往往用刺血拔罐法, 或者直接刺络放血。施治的病种可以考 虑急性阳证,如发热大椎刺血,带状疱 键穴位下针,方可手到擒来,马上缓解 病人的痛苦。怎么才能精准,这是大学 问。…‘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 多。一个针灸医生在临床实践治病时也 要善于谋,也就是说,要彻底全面地了 解病情,精选少量的穴位,即可消除病 疹局部刺血,麦粒肿耳尖或者肩胛部放 血,还用于治疗痤疮、银屑病等。刺血 疗法一般和针刺疗法一同使用。 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 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 而为之真也。” 那么揣度后,哪里才是最终的位置 呢?高教授认为是“三寸所”,在三寸左 右找反应点——按之有疼痛、酸楚、快 感等感觉。笔者在临床往往在穴位附近 寻找疼痛、酸楚、快感,或者有无异常 的结节等,常能取得佳效。 邪,使机体恢复健康。反之,如果医生 不是认真负责地进行辨证论治,盲目地 在这里,作个比喻会更形象。医生 好比总指挥官,治疗如同战场作战。之 瞎扎一气,不仅与病无益,反而会损伤 病人的元气,影响病的治疗。”贺老的 “一前我们的诊断与经络诊察如同侦察兵进 行战地和敌情考察。首先确定治疗方法 就像兵种的选择,根据战地特征(患者的 自身体质、目前经络状态和正邪状态)和 敌方的情况(病邪的性质)来确定是选择陆 军、空军还是海军,是一种还是几种, 针一得”法,不仅是重点讲某一穴治 疗某一病,更是贺老多年的临床探索最 后沉淀的临证精华。我们临床医生应用 时不能偷取捷径,不加任何辨证与诊 察。笔者曾听某位老师讲过,“医者定患 者定”,大概就是此意。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胥荣东医 生提出,对教材中“阿是穴”传统解法 的质疑,他提到阿是穴不是既无具体名 称,又无固定位置的经外点,阿是穴的 以及如何协调各兵种。接下来定经定 穴,就是在各兵种中确定哪个师团(何 经)、哪几员大将来统领的问题。再下来 揣穴施治 范围也大于压痛点;其是根据特殊的 取穴方法,即用“阿是之法”所取的 一就是和选中将领商讨作战问题(揣穴),做 到心中有数。 经过诊察,确定治疗方法和定经定 穴,到了最后施治的关键了。笔者还要 类腧穴,阿是穴是机体疾病状况下 出现的包括经穴和奇穴在内的特殊反 提到“揣穴”,也就是在针刺前按压与循 定经定穴 摸。这一点是很多针灸临床老师提到的 针灸取效的关键。 应点,以按之“即得便快”为主要特 根据初步辨证和经络诊察的结果, 征,有时亦表现为“痛处”。在这些部 2014 ̄15期(第30卷总第597期)中国社皿蕾竹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