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 民
来源:《大陆桥视野·经济瞭望》 2012年第4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常委、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陆民
为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关于“项目促进月”的安排部署,对已洽谈的项目跟踪推进,向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上门推介,并就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进一步落实,2012年2月19日—3月8日,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到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海南省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TCL集团、联想集团(深圳)科技产业园、得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市、张家港沙钢集团、辽宁省葫芦岛宏运集团进行了考察,并拜见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就霍尔果斯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在这次考察推介活动中我们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信心。此次活动是一次实质性项目合作洽谈,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有效促成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的落实。同时,通过考察,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他们对于开拓内地市场、投资西部地区的愿望和热情在不断高涨,这都为推进霍尔果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我们进一步增添了特区加快发展的信心。
二是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在考察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发达地区当地政府和企业理念新颖、政策灵活、追求质量、注重人才。西安国际港务区地处内陆,以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积极开展与沿海国际港口、沿边口岸的合作,启动短短几年就在一片田野中建起了中部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沙钢集团靠45万元自筹资金起家,坚持科技创新,树立精品意识,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之林。TCL集团坚持人才高地战略,打破引进国外技术与人才的常规路线,自我组建技术团队,自我设计技术路线图,成为光电产业发展巨头。这些事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加快特区发展,坚持“环境立区、开放活区、质量兴区、人才强区、民生安区”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努力推动特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进一步延伸了触角。在项目洽谈对接考察期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海马、宏远、TCL集团的沟通与联系,有力推动了霍尔果斯的宣传推介,让我们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等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内地企业,极大地提高了霍尔果斯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通过此次赴内地开展项目对接和政策落实工作,我们深受启发,深感当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一是高效率利用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针对霍尔果斯口岸的有关政策的研究,用好用足国家优惠政策,努力将政策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同时,我们要主动上门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就特区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外贸、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出台实施细则,力争政策尽早到位、尽快发挥效用。
二是高层次开展招商。我们要牢固树立“选”商引资的理念,将企业产业方向、投资强度等方面作为选择企业的重要条件,选最优良的资本、最具发展实力和潜力的企业,参与霍尔果斯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对成熟的项目进行跟踪落实,确保项目落地,并建立项目清退机制,对没有很好履行合同,存在逾期开工、慢建久拖、圈而不建的企业坚决予以清退。
三是高质量促进通关。我们要在加强和改善通关环境上下工夫,加快大通关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铁路口岸、南部联检厅等关键性工程项目进度。加强港区联动,推进公铁联运,全力提升物流运输水平。创新通关模式,打造电子通关口岸,全面提升通关效率。
四是高标准吸纳人才。我们要认真研究制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放宽条件限制,简化引入程序和手续,为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各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霍尔果斯成为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集聚区。
五是高水平优化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理念,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在权限范围内,政策能放宽的一定要放宽,审批事项能取消的要取消,能合并的要合并,审批时限能缩短的要缩短,坚决杜绝部门利益、眼前利益。全面落实责任追究措施,建立软环境建设投诉举报和处理机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