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填土前应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哄沟,防
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 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
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 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
设备等,通过实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 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入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 5、 施工方法及技术方案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方案 1、 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捂成团,落地开花
为宜。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参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各种压实机具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含水量和压实变数有关,回填表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应按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 2、 大面积回填宜用机械碾压,在碾压之前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碾压4~5遍,
使表面平实,避免碾轮下陷;采用振动平碾压爆破石渣或碎石类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3、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是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振动碾不超过2km/h;羊足碾不超过
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碾压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将将基础后管道压坏或使其移位。
4、 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时,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
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边坡、柱、基础处填方,压路机与之距离不应小于0.5m.每碾压一层完后,应用人工或机械(推土机)将表面拉毛,以利接合。 5、 用羊足碾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填土区的两侧逐渐压向中间.每次碾压应有15~25cm重
叠,同时应随时清除粘着于羊足之间的土料。为提高上部土层密实,羊足碾压过后,宜再辅以拖式平碾或压路机压平。
6、 用铲运机及运土工具进行压实,其移动均需均匀分布于填筑层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压. 7、 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已经填好的
土层如遭水浸,应把稀泥产除后方能进行上层回填;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8、 雨期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从运土、铺
填到压实各道工序连续进行。雨前应压实已填土层,并形成一定坡式,以利排水。施工中应检查、疏通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或是基土遭到破会。现场道路应根据需要加铺防滑材料,保持运输道路畅通。 9、 冬期填方,要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排降积水,挖出冰块和淤泥。对室内基坑(槽)
和管沟及室外管沟底至顶0.5m范围内的回填土,不得采用冻土块或受冻得肥粘土作土料.对一般沟槽部位的回填,冻土块的含量不得超过回填总体积的15%,且冻土块的粒径应小于15cm并应均匀分布。填方宜连续进行,逐层压实,以免地基土或以填土的受冻。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平均气温在—5度以下时,填方每层土厚度应比常温减少20%~25%,逐层夯实;冬天填方高度应增加1。5%~3.0%的预留下陷量。 三、成品保护
1、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2、基础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3、基坑(槽)回填应分层对称进行,防止一侧回填造成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基础变形或倾倒。
4、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挤坏基础.
5、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坡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坑(槽)浸泡地基。
四、安全措施
1、基坑(槽)和管道回填前,应检查基坑(槽)有无坍塌现象,下基坑(槽)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2、在填土夯实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边坡土的变化,对基坑(槽)、沟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险时,应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基坑(槽)边上不得堆放重物.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