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见律师会议记录
律师以法律为业,凭专业立身,但律师业亦为服务业,与人交往的技能亦是不可或缺,非诉律师尤其如此。对于诉讼律师而言,主战场虽为庭审,但自了解案情、评估案件开始,诉讼律师就已经开始和客户打交道。展现良好职业形象,合理把握客户期待,是律师需要掌握的能力。张爱玲曾经说过,“人性”是最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与人交往自然是门学问,提成制律所内执业律师需要直面客户,公司制律所内和客户打交道向来是高年级律师乃至合伙人层面主要考虑的问题,但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对于初入门的菜鸟律师而言,如何在高年级律师与客户会见时做好辅助工作,以及如何在高年级律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与客户进行恰当的交流,均是需要有意自我培养和掌握的技能。
一、以人为师:快速成长的不二法门
从法学院毕业后,距离成为执业律师还有一年的实习期,实习期间很多实习律师称自己的带教律师为“师父”,实际上不仅是带教律师,对于还未完全适应角色转变的律师而言,律所的合伙人和高年级律师都是我们的师父,除了专业问题外,待人接物方面也可向他们虚心请教。具体而言,在客户来访时,如果是办案团队的成员之一,低年级律师往往陪同会见,这时候便可以抓住时机,在实践中向他们学习。
一般客户来访均会提前告知,作为低年级律师,需要先将所有已掌握的案件材料装成卷,此处推荐活页方式,方便后续补充材料,如果客户之前没有主动提供材料,则最好让客户事先提供,从而提前了解案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能提前撰写一份案件大事记,梳理案情脉络,一方面可以节省高年级律师阅卷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某些案件准备时间或者诉讼周期过长的,案件大事记可以快速让办案团队的所有人及时回顾案情,避免因对案情生疏而导致与客户交流不畅。
客户来访时,低年级律师需要提前向行政人员确保会议室空缺可用,也要嘱咐行政人员提前准备好茶水。作为律师,会面时也要身着正式的西装,而非休闲职业装。同时也要提前十分钟将案件材料放在会议室内等待客户,切忌迟到。客户进来时也需要起身相迎,若事先已经知道客户姓名,则可以直接称呼“X总,你好”,时间允许的前提下,也可事先对客户进行背景调查。如果是再审或二审的案子,则可以将原审判决额外打印一份,与案件大事记放在一起供合伙人随时翻阅。自然,客户来访也要请业务秘书或自己做好会议记录,留存备查。细致的准备工作会给客户一个良好的印象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