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

2022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2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

政 治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②第一次在科学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这说明( ) ①实践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宇宙探索活动将改变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④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右侧漫画《“跟”》主要讽刺了( )

A.脱离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现象 C.不能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现象

B.只看到前进性而忽视曲折性的现象 D.不注重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的现象

4.中老铁路纵贯中国云南西部与老挝北部山区,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水系众多,地域风情独特。中老铁路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下一个个难关,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就,一条与山川同美的新的钢铁丝路正造福沿线人民。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启示我们( )

1 / 7

A.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C.成功的实践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源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 D.在事物发展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5.淀粉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我国科学家通过耦合化学催化和生

物催化模块体系,实现了“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方式,成功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实验室里“种”淀粉

①表明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②意味科技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使得人类实践的发展不受主客体条件的④说明科技创新将推动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 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随着北京市“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广大市民对斑马线上的文明有了更多体悟和践行,学会换位思考,多些同理之心,争做文明礼让的推动者、斑马线的守护者,让道路上的每一次邂逅都成为一次有温度的记忆。这一行动( )

①体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表明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是建立在正确价值判断的基础上④是由交通参与方的统一关系推动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以来,党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作出逐步调整完善生育、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我国实施三孩生育及配套支持措施。优化生育的哲学依据在于( ) ①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初级阶级 ③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字一句勾勒年度热点,三言两语浓缩时代精神。觉醒年代、双减、元宇宙、强国有我……人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意识能够创造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东西 ③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④社会意识的变化是可以超越社会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万紫千红总是春”“日出江花红胜火”……这些诗句中对“红”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对光、对火的崇拜与向往。从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悬挂的红灯笼到红红的春联,无不展现着红色祥瑞喜庆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对红色的情感表达( )

A.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2 / 7

B.立足当代现实,是客体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 C.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具有客观性,意味着颜色是于人的意识之外的

11.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很多工业遗产“变身”创意园区、景观公园、博物馆,成为火爆一时的“网红”打卡地。那些被岁月侵蚀的斑驳“锈带”,如今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多彩“秀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

①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对文化遗产的彻底否定与重建 ②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多赢 ③唤醒工业遗存,提升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彰显城市特色 ④将自在事物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实现时代记忆与城市发展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3年来,一名“顺其自然”的匿名人士累计捐款1363万元,帮助无数贫困学子渡过了难关。虽然我们不知道“顺其自然”姓甚名谁、身在何处,但这份“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美德,“助人所需、急人之难”的善心,温暖着一个又一个冬季;更多人也在被“顺其自然”感召着,顺其自然地成为“顺其自然”。这说明( ) ①参与慈善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②传统文化是财富,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 ③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④中华传统美德历久弥新,汇聚向善向上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奥运激情。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 )

①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表明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⑧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说明丰富文化传播形式,才能实现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云官迅音》是86版《西游记》的片头曲,是作曲家许镜清将民族管弦乐器与交响乐、电声音乐和人物哼唱融合而成的作品,他开创了在电视剧中将西方电子音乐和中国传统民乐结合的先河。这段旋律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作品也受到了广泛赞誉。这一开创性举措说明( )

A.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B.借鉴与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3 / 7

C.要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 D.要固守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现中国特色与风格

15.太空授课,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实力支撑的科普活动,堪称举重若轻。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完成了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太空转身、水球光学、水中泡腾片……一个个奇妙的实验,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之光。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 ) ①体现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启迪科学智慧 ②引导青少年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调动青少年学习兴趣,直接提升社会成员的科研能力 ④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6题,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来,“元宇宙”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近30年前,科幻小说《雪崩》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有人认为“元宇宙”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有人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

我们离“元宇宙”的世界有多远?有业内人士指出,“元宇宙”产业还远远达不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也将遇到大量社会伦理、法治等难题,不确定风险极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关于“元宇宙”的讨论,有人充满乐观与向往,也有不少怀疑和担忧的声音。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人们对“元宇宙”产生不同看法和态度的原因。(8分)

(2)你认为“元宇宙”产业的前景如何?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其理由。(6分) 17.(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任选一个观点,从文化角度对其评析。 1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引发观影热潮,观众好评如潮,实现了票房与口碑齐飞。网友们纷纷分享观后感。

4 / 7

 透过银幕,我们在雪与火的极端环境中,在血与火的残酷鏖战中,看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不屈、无畏无私的血性和精神,也真切地懂得他们何以是“最可爱的人”。  忠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就是刻在中国人血液和基因里的共同情感和行为方式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当年用“钢少气多”战胜了敌人的“钢多气少”,展现了人民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 战争场面是实打实的震撼,身临其境之感,每一处细节都扣人心弦,看哭了好几次。战争场面拍得真的是太棒了,场面宏大气势很足,人物群像也展示得很深刻,中段炸通信台那段很激烈,心都被扣着…… 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说明《长津湖》何以成为“爆款”? 19.(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草木不存,红壤遍露,山岭一片赤色。“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如何将治理水土流失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长汀必须直面解决的难题。

长汀人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形成了“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长汀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模式。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长汀县实现人与青山两不负的启示。 20.(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材料一 一百年前,中国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党的精神之源。

材料二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总在广西考察时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一真挚话语,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1)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完成不同历史任务,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请写出其中两种精神的名称(除伟大建党精神外)。(2分)

(2)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解。(9分) 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被网友称为“北京明白”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岗位,其实是一个团队,目前共9名成员,而且都是90后。对他们来说,“北京明白”是一种精神,“只要在岗,就保持120%的精神,不能有任何差错’’;“北京明白”是一种责任,“确保航天员能随时随地联系到地面,他们在呼唤祖国的时候,永远都有人回应他们”;“北京明白”是一种信念,“这是你祖国的代表,祖国的方向,在给你一声声呼唤,告诉你状态正常”;“北京明白”也是一种传承,每一句背后,有千千万万航天人默默地工作,有一代代航天人不懈的坚守。 阅读上述材料,以“伟大与平凡”为话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短文。

5 / 7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观点鲜明;知识运用准确、贴切;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

6 / 7

2022北京东城高二(上)期末政治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5DBCCB

6-10CABBA

11-15CDAC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本部分共6题,共55分。

16. (l)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不同;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6分)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人们对“元宇宙”产生不同看法和态度。(2分) (2)可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联系、发展、矛盾等观点回答。 等级水平 水平4(5-6) 等级描述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全面展开分析;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分析,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观点不明确;分析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水平3(3-4分) 水平2(1-2分) 水平1(0分) 示例: “元宇宙”产业的前景广阔。“元宇宙”作为新兴事物,通过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满足用户的需求,“元宇宙”产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