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与生产经营紧密相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方面。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的成本,还有助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这些不足和欠缺已经影响到我国工程管理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来看,这些不足和欠缺主要包括:
1、各行业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
各行业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①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是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不同行业间信息化应用水平不平衡等等;②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先进的企业施工现场都已经安装了摄像监视系统以监视工地现场安全和消防等,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却缺乏资金支持难以安装。
2、工程管理中的技术含量不高,推动了工程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的引进到工程管理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当前信息技术、声频、视频等技术的发展将加快工程管理的革新,从而促进起其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新方法的应用如博弈论、系统论等将进一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建立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难以全面确立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管理理论和经验。建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是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其实施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来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外建筑行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理论都比较先进,因此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另外,还必须吸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 并对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综合和整体。总之, 要想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
三、把好施工材料关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四、推行\"定目标、树板样、抓质量、增效益\"的方法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体系文件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级编制。编制专门的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管理文件发布后,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商按照管理文件的要求,针对各自的施工任务编制相应的作业文件,如质量计划书、现场检查表等。
2、执行全过程质量管理
在工程的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三个阶段的都进行质量控制,安排落实专职人员到每一个质量管理岗位,严格按照制定的项目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流程来执行。在每一个阶段,根据阶段的实际情况,按照此阶段质量管理的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负责。
3、设置质量控制点
根据工程需要,重点对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进行设置质量管理点,通过设置质量控制点来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各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包括施工测量管理点、机械挖土质量管理点、钢筋绑扎质量管理点、木模安装与拆除质量管理点、砖砌筑质量管理点、混凝土质量管理点、楼地面质量管理点等关键部位的设置。
4、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完善工序控制
做好工序交接施工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工序组成,而每道工序都是上述五大因素,即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对上述五要素的控制和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之上,必须建立质量控制点,根据工程特点,找出对工序施工质量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依靠完善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完成工序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于工序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环节,要预先分析各方面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做出相关预防措施,以便进行预控,同时,由于各道工序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好工序交接,完善交接程序,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五、强化项目成本核算, 推进质量成本的管理
在施工生产的基础上使企业的整体质量效益落实。在成本核算的方面,应注意的环节:第一,对各项工程进行分析预测。综合各种价格信息,全面细致地分析每个分项工程的备类成本,制定出比价采购的技术节约措施和管理措施,尽力作出接近实际的估计。第二,在预测效益目标、成本分析的基础上,与项目管理班子签订以效益为中心的项目金额预算,划分核算职能,建立包括质量成本、机械、材料、人工等核算台帐,实行的项目成本核算以专业业务核算为基础。
六、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的安全,更是现场项目部的第一个管理目标。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重点部位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文件形式下发如《做好建筑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施工运行期间现场安全管理》等通知,对现场施工安全监督做出明确规定和提出具体要求。就如何搞好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地保护、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做出总体安排和部署。按照\"一区一预案,一幢一预案,一室一预案\"的要求,确定一级预案,二级预案,三级预案及各类子预案,建立和完善了应急求援预案体系,并特别注重与相关上下游的衔接,系统内相关资源的利用,加强协同作战的能力。通过宣传、培训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施工现场。
七、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它是一個系统工程,同工程建设的各方面紧密相关,建筑工程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的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确保质量控制、安全管理、进度控制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得以认真落实,才可以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