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加强领导,健全体制
(一)建立健全机制,落实工作实效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校建立了校长负总责的德育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处室、有关人员的责任。为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营造全员育人氛围,学校进一步健全了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对工作不积极、不负责、不落实,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树立榜样作用,注重激情引领
1.教师是学生身边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的确立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自身的举止言行教育引导学生。学校也为提高教师政治素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2.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激情引领。首先,德育工作队伍必需要有激情。选拔和鼓励德才兼优、业务过硬、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团干部和班主任。其次,重视青少年的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注重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再次,积极支持团组织开展健康有益、富有激情的活动。
二、加强阵地建设,注重环境教育
我校着眼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远发展,坚持以阵地建设为重点,以环境育人为
着力点。
(一)利用好学校周边的教育阵地。每年清明节,学校都带领学生前往杨靖宇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学校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每年重阳节、春节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慰问孤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懂得孝顺长辈、礼让他人、艰苦朴素、自强自立等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美德。学校还结合世界环保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尽己所能,为净化社会环境出一份力。
(二)发挥好学校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1. 课堂主要阵地。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的。我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针对学校实际,科学调整德育工作思路,不断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寓教于乐,提高实效。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渗透于各学科之中。
2. 校园宣传阵地。营造和谐环境,注重人文主义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使人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让环境陶冶人的性情,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内在的感化。为此,我校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洁净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轻松而高雅的环境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走进校门,一切井然有序,室内贴着外国旗、名人名画、名人名言、“八荣八耻”,布置精巧,再加上学生自行创作的美术作品,装点其间,更是增添了校园的活力。
三、落实道德实践,注重活动教育
我校以“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以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落实“实践的德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重视合力教育,加强德育效果
和谐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下,我校努力把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进行了紧密结合,形成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出现了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营造了健康、宽松的思想道德教育大环境,创造了和谐促发展的喜人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