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

来源:意榕旅游网
希波战争

一、 原因

1、

古希腊

古希腊,由于地形的,许多城邦被山脉分隔着,中间只有极少量的陆上交通,所以每一个城邦小国都以“天下”自居。城墙内是朋友,而在城墙外就到处是敌人。因此在希腊本部、爱琴海的海岸和各岛屿上,一共兴起了几百个城市国家。其中雅典、斯巴达这两个城邦发展较为迅速和强大。

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多,希腊人开始向沿海地区移民和殖民,同时,由于本邦粮食生产有限,夺取敌人的庄稼就成了经常性的作战目标。因此,各城邦国家经常发生战争。在斯巴达,男人们都不在家居住,只在营房里准备打仗。每年一次,把男孩们残酷地加以鞭挞,以考验他们忍受痛楚的能力。女孩们必须受严格的体育训练,希望她们能把较强的体力遗传给她们的儿女,以便将来守卫城堡。

2、 波斯

波斯是古代西亚一个奴隶制国家,它是通过征服而发展起来的大帝国。到大流士统治时期(前522—前486年),波斯已成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的主要成分是骑兵和弓箭手,有若干个拥有1万人的师团。

公元前6年,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乘机进攻位于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其首个目标为依阿尼亚地区的各个希腊城邦,依阿尼亚地区的经济甚为发达,其政治亦为较先进的民主制。波斯国王便向依阿尼亚地区各希腊城邦提出要其改民主制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以找借口向其宣战。

公元前513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

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与利益。

公元前500年,依阿尼亚诸城邦无法接受,于是便以米利都为首,进行抵抗波斯的运

动。米利都因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达求援,但斯巴达却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维厄两城邦出兵援救。两城邦虽然派出大批士兵及军舰援救,但在坚持数年后,仍然不敌波斯大军,在公元前494年,波斯完全征服了依阿尼亚区,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一道举兵的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在这一时期中,依阿尼亚的许多优秀人物逃到希腊的其他地方,将直迄当时局限在依阿尼亚的文明转播到希腊世界的其他地方。

二、 结果

前478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波斯,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从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一说前477年),雅典联合一批希腊城邦组成海上同盟,夺取色雷斯沿岸地区、爱琴海上许多岛屿和战略要地拜占庭。

公元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重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权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地位。希波战争宣告结束。

三、 影响

希腊人在战争中的胜利首先归因于战争对他们而言所具有的正义性,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巨大爱国热情,促使各邦内部和各邦之间紧密团结;同时也由于希腊重装步兵和军舰技术上的优势以及将领的正确指挥。希腊人维护了国家的,并为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战争进程和结局对雅典城邦制度的发展和雅典的对外扩张影响尤深,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和奴隶制的发展。希波战争所造成的希腊政治格局,对于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军事学术在希波战争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希腊在战略上正确确定战争每个阶段的决定性地段和主要突击方向,根据战局和力量对比决定战争方法,以及在战争中首创方阵这一著名战斗队形,对西欧军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