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是否符合逻辑等。
快速辨析语病的常见标志
一、否定词
如果语句中有否定词出现,要注意以下问题: 1.“拒绝”类动词
禁止、忘、终止、否认、否定、推翻、排除、免去、取消、禁令、忽视、忌讳、忌、放弃、难以、拒绝、避免、缺乏等。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义,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就会造成语病。
例: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应把此句中的“不”去掉)
2.多重否定
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句中的“无时无刻”意为“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4.反问句
反问句的特点是运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肯定或否定意思,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注意不要误用双重否定。
例: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否定词“否认”和“没有”应去掉一个)
二、并列词或短语
如果句中出现并列词或短语,要注意是否有以下错误: 1.短语自身顺序是否有错
例: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此句短语顺序有错,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如果存在不能并列 例:大厅里陈列着无数件实物,文件和烈士的遗物。(句中实物与文件和遗物间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
3.并列短语的语法性质是否相同
例: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作法。(句中亲切是形容词,而智慧和民主是名词,所以不能并列)
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 例: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句中“关怀、教诲和期望”同“深刻和殷切”不能完全搭配)
5 .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短语或标点符号,如“和”“与”“及”“同”“跟”等词或顿号时,我们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排列的顺
例: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与主语“艺术魅力”搭配的谓语动词包括“和”字前后的“倾倒”“征服”。“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是正确的说法,但说“艺术魅力倾倒了人们”就属于搭配不当了。) 三、两面词
句子中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好不好”“成败”“优劣”等词时,要注意后面有无正确地对应承接照应的两面词,不能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例: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能否”两面对“欠缺”一面,前后不对应。)
四、关联词
1.位置
当复句的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当复句的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位于主语之前。
例: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由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
2.搭配
关联词的使用必须配套。
例: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只有”和“就”不搭配,应改为“才”) 3.逻辑关系
注意关联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1:这个村不但向国家交了大量的粮食,而且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了。(不但——而且——引导的复句关系是递进关系,因此两个分句要换位)
4.关联词意义与句义不符
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戒除等、靠、要的惰性,从而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搞好基础建设,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从而”表示因果关系,此处应用表示递进关系的“进而”)
五、数量词
做病句题时,凡是看到句子中出现数量词,就要想想数量词有没有用错。数量词的使用要注意:
1.倍数不能减少
例: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数,说“缩短了10倍”不当,应为“缩短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2.概数不能连用
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
(1)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如,三四个,五六个。
语文小张化试卷•共2页•第1页
(2)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如,成百,上千,近一万。
(3)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以上三种用法我们在运用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例:那里有两三个左右的人。(应把“左右”去掉。) 3. 提高了、提高到;增加了、增加到的区别 “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4. 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例:这间屋子最多可容纳100人左右。( “最多”后不能再跟不确指数字,因此应把“左右”去掉。 ) 5 .词序
例: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许多”的位置不当,应放到“学校”的后面。) 6.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有歧义病。
例:教委主任找了三个学校的领导,一起研究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六、介词
在介词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主客颠倒、介词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造成歧义。 例1: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主
七、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也不与动作动词搭配
例:几十棵花卉,一千多册书籍,牵着马匹,信件一写完,跳着舞蹈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八、被动句,把字句
这两种句式的否定词应放在被和把字之前。 例:我们把老虎没打死。(应把否定词“没”放到把之前)
九、代词
出现代词会出现指代不明和产生歧义的语病。 例: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解析:“这”指代不明)
十、多定与多状
正常的多项定语排列次序(按照距中心词由远及近):属(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数(称代或数量短语),动(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名词或名词短语)。
可以记一个典型的例句: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正常的多项状语排列次序:目的(状语)+原因(状语)+时间(状语)+处所(状语)+范围(状语)+情态(状语)+对象(状语)。
也可以记一个典型例句: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十一、句中出现判断词“是”看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
语淹没。可去掉“经过”,或去掉“才使”,让“他”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例: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 例2: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对一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是非常熟悉的。 四根龙抱柱。(解析:一座是”与“四个大字”搭配不当。)
(主客体颠倒,“长征老干部”是主体,“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客体。改法一:“一十二、赘余词 位出生入死的长征老干部对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千辛万苦是非常熟悉的”。改法二:保持1.这其中、这其间 2.付诸于、见诸于3.出自于、来自于4.差距悬殊、悬殊很大5.涉原句结构不变,在主体“长征老干部”后加“来说”二字。) 及到6.又再度7.过分溺爱8.可以堪称9.极少罕见10.互相厮打11.凯旋而归12.提
例3:根据法庭对黑哨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法制办出具的书面材料看,他是在未被采取强出质疑13.报刊杂志14.我的愚见15.卫冕桂冠16.多年的夙愿17.付梓印刷18.如果制措施时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的。( “根据”不能和“看”搭配,应把“根据”改为“从”。) 一旦19.原始初衷20.不幸的噩运21.用过的垃圾22.优秀的美德23.一旦有一天24.无
当介词成对出现时,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毛病。所以要特别注意由介词和它后面的宾语数莘莘学子39.无故平添 40.正方兴未艾 41.大多以……为主 43.过高的奢望 44.多组成的介宾短语是否完整。这类介词常见的有:在……上(下)、从……中、从……出发、余的废话 45.喜爱和青睐 46.浑身遍体鳞伤 47.百姓生灵涂炭 48.被人贻笑大方49.无以……为中心、以……为代价、以……为主、当……时、由……组成等。
例4:学校自从调整了作息时间后,许多学生由于开始不习惯,上课经常迟到。(该句首句结构混乱,“自从”应移到“学校”前,使首句做状语成分。)
例5: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上。(首句的“在”“上”多余,应去掉。)
例6: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介词残缺,在“车票”后加“和”)
数莘莘学子 50.特别穷凶极恶
语文小张化试卷•共2页•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