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吴有昌
货币银行学 吴有昌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三、操作目标(也称近期目标)
操作目标的选择同样要符合可测性、可控性、及相关性三个标准。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主要有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准备金及基础货币等。
1、短期货币市场利率
经常被选作操作目标的短期利率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这个利率是整个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来调整同业拆借利率。 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利率对经济产生作用存有时滞,同时因为是顺商业周期的,容易形成货币供应的周期性膨胀和紧缩。
2、银行准备金
1)从准备金的需求看,总准备金可以划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超额准备金减去贴现贷款即为自由准备金。
2)从准备金供给看,总准备金分为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银行准备金无论从可控性和相关性都符合要求,因此它 可以作为操作目标。 3、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作为操作目标,它的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都没有问题,尤其是可控性甚至比银行准备金还要强。由于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的总和,所以不受公众存款、取款等因素影响,因此可控性更强。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请参看教材651页的图21.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三类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 2)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3)公开市场操作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
准备金制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准备金制度建立的目的和用,二是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1、准备金制度的三个目的:
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2)通过建立法定准备金制度,使中央银行多出一种控制货币供给的手段。 3)通过各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集中来达到特定的政策目的。 2、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
2)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
3)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及缴存基期的确定等。
3、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优缺点:
优点: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 缺点: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另外一个缺点就是法定准备金率不宜频繁调整。 二、贴现贷款和贴现率
1、使用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两种方法: 1)规定贴现贷款的条件。 2)规定贴现率。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2、贴现贷款的三种形式:
1)调节性贷款 2)季节性贷款 3)延伸性贷款 三、公开市场操作
1、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1)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整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 2)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主动性”。
3)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从而避免法定准备金政策的震动效应。 4)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可逆性”。此外,公开市场业务执行起来也比较灵活。 四、选择性政策工具及 其他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直接信用控制。 5、间接信用控制。
间接信用控制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道义规劝、窗口指导等。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主要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总需求影响的过程和途径 一、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的途径: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试图解释这一过程,研究有哪些途径并将它们逐条寻找出来。 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作用于实际经济的过程是非常多的,是不可能研究透彻的,所以他们不去研究这个传导机制的过程。 总需求的构成:
总需求主要有四部分构成:1)消费;2)投资;3)政府购买 4)净出口
因为总需求构成中的前三项需求有一部分是由进口来提供的,而我们研究的总需求是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所以就要从出口的部分中减去进口的部分,因此是净出口。
对货币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是考虑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
投资在总需求中所占有的比重虽然不大,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却是最受关注的变量。 在标准的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对私人投资的影响被揭示得非常清楚。
这个传导机制的作用大小首先取决于货币供给的变动对利率影响的大小。 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能力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凯恩斯主义者通过这一传导机制所得出的结论: 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是很大。
原因:1)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2)投资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 弗里德曼的研究方法:
弗里德曼通过这种“约减型”的方程得到了很多重要的结果,发现了货币政策的变动确实和价格、产出等变量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弗里德曼的这种分析方法是不科学的,虽然能发现二者的相关性,但是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2、货币政策变动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货币传导的信贷渠道)
如果货币政策可以改变能够借到钱人的数量,那么久会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来源,从而影响到投资需求,最终将导致总需求的变化。 货币供给变动对信贷可得性影响的途径。
请参看教材第450页。 补充说明:
货币政策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贷价值。 从袋款的供求两个方面考虑,货币政策都能够改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从而改变企业的投资能力。因此,我们说这也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导机制。
货币供给的变动对私人投资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
1)
2)
3、托宾的q 理论:
主要是解释货币供给对于企业股票融资的影响。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V 代表企业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是企业各项资产加在一起的价值。
q 是一个比值,它等于企业市场价值比企业的资本重置成本。
托宾认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取决于q 值是否大于1 。当q 大于1 时,企业就会投资;当q 小于1 时,企业就不会投资。
结论推导:
如果q 大于1 ,那么企业投资收益率就会大于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价值的确定: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货币对消费的影响 1、财富效应
1) 实际余额效应
2)金融资产价值
2、替代效应
是指各种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对人们需求的影响。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三、货币对净出口的影响 E ------ 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 NX ----- 净出口
课后作业:
教材511页第1、2、11、12、16题;671页1、4、5、10题;475页6、7、8题。
(教材)第十六章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二、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原因 一、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1、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 2、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 3、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4、金融资产的价格。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1、金融资产形式单一,数量有限。 2、金融机构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3、金融机构单一。
4、直接融资市场及其落后。
5、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扭曲。
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工业化的成本,通常将实际利率压低到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以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成本。 三、金融抑制政策
在罗纳多* 麦金农和爱德华* 肖等人看来,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体制是由过多的政府管制造成的,他们称之为金融抑制政策。 1、金融抑制政策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利率进行严格的管制。
2)常常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管制。
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法定准备金等实施严格的限制。 4)人为高估本币的汇率。
正是由于这些金融抑制政策的存在阻碍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滞后反过来有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1、货币与实物资产的互补性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与实物资产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而麦金农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物资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
二者互补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特点: 1)所有经济单位只限于内源融资。 2)投资具有不可分割性。
基于上述理解,麦金农提出了以下的货币需求函数:
2、投资与实际利率的正向关系
导管效应——货币被看作资本积累的一个导管,而不是一种资产。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二、麦金农的观点: 3、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
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拓展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应该等于,这个国家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率和储蓄率乘以产出与资本的比率。 假定:Y = V K
在一国经济中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会越高。
麦金农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没有考虑到金融深化对储蓄率的影响。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通过解除金融抑制,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这是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观点。
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金融危机 一、发展中国家的三次金融危机: 1、1982年拉美国家严重的债务危机。 2、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共同特点:
1)在危机之前进行过金融自由化改革 2)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交织 3)对实际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二、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1、危机的根源
1)宏观经济的失衡: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经常项目的赤字。 2)道德风险导致金融泡沫: 三个层次的道德风险问题:
借款者(企业):有限责任导致冒险举债,而且利率越高道德风险问题越严重。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本身的行为就具有一定的投机性,隐性存款担保使存款者没有监督动力,金融机构道德风险问题恶化。
国际投资者: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担保使得国际投资者在投资上显得不审慎,从而加大了道德风险。
2、金融危机的放大与传染机制
1)预期的自我实现 2)从众行为 3)金融放大器机制 三、分析后的启示
1、平衡的宏观经济是金融稳定的先决条件。 2、金融自由化应有序进行。
3、金融自由化不等于不要金融监管。 4、要加强国际范围内的金融稳定机制。 本章作业题:
第534页3、5、6题;第603页2、4题。
复习课
一、基本概念:
货币与货币制度,利息与利息率,风险与收益。 二、金融体系:
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是重点内容。 三、货币理论和政策: 这是本门功课的核心内容。 对同学们的三个要求: 1、保证及时收看每节课件。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2、仔细阅读体会相关章节。 3、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课后作业。 试题形式: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多选不得分,漏选按比例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二、判断说理题(每题4分,共20分)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三、计算题(共10分)
四、简单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导言部分
1、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意义。 货币,银行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2、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职能、形式演化,货币支付形式,货币的度量,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劣币驱逐良币法则”。 3、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存在的根源,利息的分类,实际利率,现值的概念,利率的度量,到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 4、风险和收益。
影响资产需求的因素(财富、风险、收益、流动性),期望,方差,标准差,资产组合原理,系统性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二部分 金融体系 5、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 6、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商业银行的历史及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重点),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的不稳定性,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第三部分,货币理论和政策 7、货币供给
存款创造模型,货币供给模型,基础货币及货币乘数的决定。 8、货币需求。
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9、利率决定
古典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模型,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利率的结构。
10、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和影响,通货膨胀的成因,对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1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对实际经济的作用过程。 12、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发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重庆装修 www.cqfocc.com
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金融危机。
重点:
现值、终值的概念,到期收益率的概念,持有期收益率概念,影响资产需求的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存款保险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第九、十、十一章。
重庆装饰公司 重庆别墅装修 重庆装修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