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周末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99页。 教学目的: 1、 的乐趣。
2、 3、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中逐步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
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奖励星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小朋友,谁来说说一星期有几天?
2、 是呀!一星期有7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一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3、 讲述:按照历法,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安排第一天让小朋友在家休息,是为了小朋友一星期能更好的学习,星期六是一星期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星期六”,也就是“周末”。(板书部分课题:周末)
4、 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周末时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5、 小朋友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也来过一个愉快的周末。(补充课题)
二、 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 我们来玩套圈的游戏。讲述游戏规则:套中第1个圈得1分,套中第2个圈得2分,套中第3个圈得3分,套中第4个圈得4分,套中第5个圈得5分。
2、 请一位小朋友上前套3个圈。
3、 指名说说图中小朋友一共套了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
4、 如果让你来套3个圈,最多能套几分?你的3个全套在哪里?先跟好
朋友说,再汇报)
5、 现在有一位小朋友一共套了9分,他的3个圈套在哪里?(同桌讨论,在交流)
6、 教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答案。下面,还有4个有趣的活动等着我们呢。学生分组组成各小队去不同的兴趣小组活动,然后依次轮流交换。
三、 组内合作,探讨交流。
每一个“活动场面”由解说员解释图意并提出解题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后,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 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讨论得非常热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你们讨论的结果。
2、 汇报“歌舞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3、 汇报“美术组”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4、 汇报“过独木桥”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5、 汇报“接力赛”活动场面的讨论结果。
6、 小结:刚才你们争论得非常激烈。小朋友以后遇到问题就要这样,要敢于争论,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五、 全课总结,回归主题。
师:小朋友,在生活里存在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动动小脑筋,我们就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些有趣的问题,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要努力做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小朋友,这节数学课你们“玩”的开心吗?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