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也将会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文章主要以《中国日报»( China Daily)为例,探讨新媒体传播下对外宣传的特点及策略°关键词 新媒体;对外宣传;China Daily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4-6708 ( 2019 ) 246-0081-021概念认知西方媒体操控着国际舆论的情形下,中国媒体的影 1-1新媒体响力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微弱,如何发出精彩绝伦的 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新环境,也是一种创新的媒 中国声音,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我国外宣的当务之 体形式,可以为网民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它可以向 急。因此我们的对外宣传要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 所有网络用户提供所需海量信息及各式各样的娱乐 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使读者对中国有一 服务,是无数网络用户运用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和 个正确的客观的了解,消除误会,消解偏见,增强 一些数字终端,相互间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国际间的交往。形态。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寻找自己感兴趣 的新闻内容,构建起一个新的信息交流平台。与传 2新媒体外宣特征 统媒体不同,新媒体采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 2.1新闻标题的简洁性符号进行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使信 无论新媒体带来何种行业改革,对外宣传的新 息的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减少了人们之间有效交 闻简洁性的内在要求应秉承,彰显新闻价值,服务 流的时间、地域及文化障碍。当前新媒体的主要表
于对外宣传的目的。标题经常被新闻业内比作“新 现形式为手机、iPad和电视等移动数字媒体,构筑 闻报道的眼睛”,必须具有一个清晰、简洁并能引 一个多元的社会空间。起兴趣的信息,而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主要手段之 1.2对外宣传一就是通过对字体和字号的对比。新闻标题写作必 对外宣传,又称外宣(International 须做到简洁、准确、抢眼。China Daily手机客户 Communication),主要是指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来 端中新颖夺目的标题以及简短凝练的篇幅正迎合了 向世界宣扬中国对世界热点问题的态度、观念和立 人们浅阅读的喜好。在快节奏,浅阅读的信息时代, 场,发出中国的声音和诉求。China Daily,是我国 如果新闻标题过于冗长,它的点击率和受关注度会 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之一,其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 大大降低。外宣属于外交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就在 2.2语义表达的准确性于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大国形象。目前,对外宣传 传播的一大功能是用客观、准确地语言文字来 的渠道不再仅限于依靠新闻媒介的传播,而像国内 反映社会存在。新闻报道中的对外宣传也是一次传 新型的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非政府主导的沟通形 播的过程,新闻报道对用词用句准确性的把握更为 式也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平台。但是国家的外 严苛,因为每一次的对外报道都是对国家形象的一 交政策和方针决定了我国的对外宣传是以政府为主 次塑造。对准确性的要求表现在对外报道的内容真 导,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政治性很强的传 实可信,符合当前我国实际情况,要向世界展示中 播活动,是宣扬民族意志、展现国家形象,延伸政 国真实的面貌。再者,对外报道的语言表述要更加 府外交、争取国际认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精准,像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不能容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传播中的译语话语权研究” (16BXW052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钟佳,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与传播.熊欣,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81^2019* 11 (上)《科技传播》11上内文.indd 812019/11/7 14:01:13信息科技探索忍一丝一毫的错误。对外宣传是站在我国的国情、 媒体长期垄断着世界舆论,拥有不可撼动的主导地 原则等政治立场上,而这些就决定了在对外的报道 位。一国媒体在国际社会只有足够的公信力,才能 中,应时刻紧随我国的时代特色,让跨文化信息准 在国际传播体系中建立牢固的地位和发挥强大的作 确有效的传播。在对外宣传的新闻报道中,为了表 用,这是靠任何技术硬件、发行量、覆盖面、产业 达其准确性,符合外国读者的认知和接受心理。媒 规模等指标都无法实现的。我国对外媒体必须明确 体人应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对原文进行翻译。对外 公共媒体的定位,确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公共价值 宣传的准确性应使内容符合客观真实性,表达要明 取向,树立起独立的、可资信赖的媒介形象。在新 确且得体,对世界各国介绍一个真实的中国。媒体传播背景下,加强我国对外宣传媒体的公信力, 2.3受众需求的针对性能够成功地展现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针对性是对外宣传工作的灵魂,是决定对外宣 传成败的核心问题,只有区别对象,加强针对性, '提高对外传播效果,单靠以国家为主导的官方
才能取得对外宣传的实效。而ChinaDaily将高端 媒体进行传播是远远不够的。传播的渠道应该形式 读者作为重要的目标受众群体,为顺应潮流,也开 多样化,让不同层次的国民也参与到对外宣传的阵 始将受众转向于关注国内外时事的年轻群体,为年 列中来,让国外的受众看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 轻的学生群体以及学者政要提供实时转播和重大事 中国。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媒越来 件分析。对外的新闻报道涉及到语言的转化,既要 越发达。通过手机微信、微博、推特构筑的互联网“朋 适应政治形态也要考虑文化背景等的差异。新闻报 友圈”等新的沟通方式与新兴媒介已经成为非常重 道应考虑受众群体的学习需求、思维特点、心理习 要的话语平台。互联网分散多点、互动、海量、无 惯、信息需求和言语表现方式。新媒体传播应在维 界、迅敏等特点,为话语权的辐射提供了十分广阔 护本国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传递 的空间。当今时代的对外宣传既包括政府主导的对 其最需要的中国信息。外宣传,也包含企业机构的对外宣传,甚至包括民 2.4对外传播的目的性众自发的个体对外宣传。我国居民的每次出国旅游、 人类的传播活动不是受本能所驱使,而是在一 留学等也是一场自发的对外宣传活动。定意识的支配下,表现为一种有目的、有动机和有 3.3精心设计中国话题对象的活动。我国外宣工作的总体目的,是要让世 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媒体首先需要提高自觉性和 界了解中国,需要实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对外宣 敏感性,学会善于捕捉具有重大大影响的议题,积 传作为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具有目的性的社会 极参与国际事务,从而提高先入为主的影响力和话 行为。对外宣传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信息的传播 语权。在国内重大事件上,敏锐捕捉设置中国话题 活动,也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对外传 的机会,让全球媒体最大限度的采用中国媒体的报 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跨语言的信息传递来获 道。精心设计中国话题,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扩散 取社会认同感,建立良好国家形象,创造有利的舆 到世界其他主流媒体,散发中国对外传媒的辐射力 论环境。China Daily偏向于侧重高视野下的信息 和影响力。解读,其对国际新闻事件的报道,表述的观点都将 迅速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家政治、经济、 4 结束语文化信息的传播是为了让世界人民认同中国是一个 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中国对外宣传与传播媒介 在和平崛起的大国。对外宣传即面向国际社会的宣 最重要的职责。新媒体传播的时代背景下的对外宣 传。包括向外国宣传本国的方针政策、国内情况和 传具有简洁性、准确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四个特点。 本国对国际问题的立场。对外宣传是我国外交活动 中国的新媒体对外传播必须着力提升对外宣传媒体 的有力补充,这有助于扩大本国的影响力,让世界 的公信力,主导话题的自我设定,充分利用各种新 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消除中国威胁论,争取更多 型的传播方式,真实、全面、客观地介绍中国,传 的国际朋友。播和构建中国积极、正面的良好国家形象。3新媒体外宣策略參考文献3.1提升对外宣传媒体的公信力[1] 张昆.重视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与传播[J].今传媒,2005
中国的传媒机构在“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 (9) : 7-12.了解中国”的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2] 胡曙中.语篇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包括新华社、CCTV等七个国家级对外传媒在国外几 2012: 128.乎没有影响力,央视频道90%的受众居住在国内, [3] 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仅有4%的受众是外国人。美联社、路透社等西方
社,2001: 174.《科技传播》2019-11 (上力8211上内文.indd 822019/11/7 14:0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