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

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5卷第2期Vol.35No.2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Yan'a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1年4月Apr.2021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梅姣姣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服务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供求矛盾突出。2019年,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文章分析当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索将“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创新专业建设、加强师资培养、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技能培训、优化评价模式,提升养老人才培养质量,减轻养老压力,并为今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1+X”证书;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21)02-0054-03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融合,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与行业、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将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要求融入学历证书课程体系中,考取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畅通高素质、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同时,该制度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机制,加大人才需求“供给侧”杠杆,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联系,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切实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国家启动和实施“1+X”证书制度,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解决当下结构性就业问题意义深远。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一)专业人才数量少、流失率高

1999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历经20载,至2019年,我国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仅有173所,大部分为职业院校,年招生量仅5000人左右。且报道显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认可度低、工作满意度低、职业稳定性差、毕业后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基本国情。2019年底,全国14亿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25%,高达2.5亿,其中失能、半失能人口约440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呈现“高端化、个性化、复杂化”的特点,不仅要求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还要求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娱乐服务。据估计,我国养老服务人员需求量约1300万,然而,现有养老服务人才不足50万,持证上岗者仅有5万人,且养老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足,业务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偏低,无法满足新时期养老的需求,导致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与专业养老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供需问题,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2019年5月,教育部确定了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面向社会成员及在校学生开展老年照护技能等级培训。

一、“1+X”制度的背景及意义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项工作创新了职业教育模式,将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教育与

[收稿日期]2020-10-25

[基金项目]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通研究(项目编号:Gfy20-06)

[作者简介]梅姣姣(1993—),女,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

-54-

第35卷第2期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人才流失率高。招生难、就业难是制约专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1.职业技能标准不统一。为使毕业生符合行业和企业要求,职业院校在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时,相关职业技能标准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在生活照护、基础照护、康复服务、心理支持、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和培训指导七个方面加以规范,将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而随着教育部“1+X”证书制度实施,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落地,在生活照护、基础护理、心理疏导、急危应对、康复指导等方面对照护人员进行规范,将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分为初、中、高三级,院校及学生在两者间难以抉择,在教学中无法进行有效对接。

2.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大。目前,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主要包括管理类及医药卫生类两类,在人才培养上,管理类院校偏向培养管理人员及社会工作者,医药卫生类院校偏向培养专业照护人员,二者定位时对市场把握不准,导致培养目标偏离现实,学生在就业时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下降。

(三)人才培养资源不足

1.体系不够健全。2019年,我国对“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进行试点,尚未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培训机构及培训师资经验缺乏,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仍在摸索阶段,培训内容与方法较为单一,不能熟练地将专业教学与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有效结合。

2.师资力量不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数是来自医学、护理学、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老年照护实践明显不足,致使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指导的能力有限。企业教师多为外聘兼职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教学资源有限。一方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数量较少,现有教材细节内容描述不足,参考性较差,且活页式教材较少,携带不便,电子教学资源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各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高低不一,存在校内实训

室不能同时满足学生综合评估、照护技能、心理咨询、康复指导、智慧康养等多维度实践训练要求、校外实训基地联系紧密性欠缺的现象。

(四)学生专业发展受限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面较窄,大部分就职于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从事老年照护工作,且离职率高,离职后换岗再就业难度大。同时,本科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较少,能接受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与本专业契合度不高,影响学生继续深造,制约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三、“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的路径(一)加强专业建设

在“1+X”制度的指导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院校实际,结合老年照护等级证书职业标准和学生现实需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精通老年服务核心专业技能技术,又掌握相近、相邻领域技能的“一专多能”人才。在养老领域,将老年照护“1+X”等级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技能标准与教学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将专业学习与技能培训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相关、相近领域,院校可以加强与社会照护、社区服务、健康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群建设,鼓励学生掌握复合型综合知识,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提升个人职业技术技能的深度和广度,拓宽择业范围,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二)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教师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有力支撑。“1+X”证书制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专业教师应结合“1+X”证书制度要求,重组个人知识结构,有机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积极参与企业培训、实践锻炼、出国访学活动,在工作情境中锻炼技术技能,深刻把握“1+X”证书制度内涵,同时,专业教师可以考取任教领域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推进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结合课程大纲和技能等级要求,组织安排实践内容,并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另外,院校要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选拔与聘用,优化激励措施,提高兼职教师工作积极性,解决实施“1+X”证书

-55-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月

制度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推进课程改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智能时代的到来,“大课程体系”建设变得举足轻重。“大课程体系”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1+X”证书制度也为“大课程体系”提供途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改变以往单一、封闭的课程体系,有利于专业群课程模块的建设及各专业间学生学习资源的共享,网络课程及智慧职教的开发,有效消除课程资源的时空界限,促进“大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大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泛化学习、网络学习、做中学习,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更能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素养,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促进知识内化与技能培育。

(四)强化技能培养

为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院校需要构建具有岗位特色的实训基地,如校内建设智慧康养实训室、居家养老模拟实训室、智能养老机构模拟实训室,促进学生在老年人智慧康养、远程居家照护、信息化养老机构管理等方面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校外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各级各类机构和社区展开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确保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此外,“1+X”考试不仅考核操作技能,还考核认知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技能大赛考核要素相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对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五)创新评价体系

老年照护“1+X”考试使用情境性考题,将学生置于接近现实的工作情境之中,考核学生包括理论知识、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评价能力、紧急应变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1+X”制度实施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对学生的评价

-56-

应发生改变,一方面可以借鉴“1+X”考试的评价模式,增加情境性考题,综合评判学生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教学标准对接、将职业技能考试与专业课程考试同步,在实现书证通融的同时,简化学生的评价程序。

四、结语

我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专业养老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政策指引下,将“1+X”证书制度融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程改革、技能培养、人才评价机制有机结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整合职业院校与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高职院校多元办学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养老产业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巧玉.老年照护“1+X”证书制度融入高职

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19:237-238.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

通知[BE/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4/t20190404_376701.html

[3]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

重要保障[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04-108.[4]秦芬“.1+X”证书制度下高职复合型技术技

能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7):30-34.

[5]赵志群“.1+X”证书制度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的挑战——世界技能大赛试题的启发[J].中国电化教育,2020(2):8-14.

责任编辑:赵永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