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历史发展(历时时期:①时间年限②设计特点)
3、“邻里学位”理论/“田园城”理论
C.A.佩里,“邻里单位”理论
1929年正式提出。
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变化,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个邻里单位成为居住区组成的“细胞”。
邻里内部设小学及其它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
邻里内、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
住宅布置较多考虑朝向及间距。
反映了当时功能主义思想的影响,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于重要地位。
对现代居住区规划建设影响极大。Radburn 居住街坊(雷得朋,纽约附近小镇)实验
成功。
霍华德,“田园城”理论(Garden City)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基础上提出通过“田园城”建设来进行社会改良。
他主张保持城乡平衡,采取发展小城市的方针。他对当时伦敦市人口拥挤、建筑密集及居住区卫生环境严重恶化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城市与乡村关系、城市结构、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及城市形态。
为了阐述他对社会改良的想法,他建议了一个“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并积极地倡导“田园城”的建设实践。田园城市人口规模32000人,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建筑低密度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
极大地影响了其后许多的学者和设计者、建设者,其中包括提出“有机疏散”论和制定大赫尔辛基方案的E.沙里宁以及主持大伦敦规划的艾伯克隆比。在这一阶段的卫星城和英国战后的新城运动中,也都有霍华德理论的影响所在。
4、城市设计方法(概念方法)
①空间—形体分析方法(空间—美感)
②场所—文脉分析方法(社会环境—心理)
③文化生态分析
④相关线——域面分析方法(综合)
5、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掌握详细)
⑴基地分析
此基地为广义的,指对城市设计地段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
分析历史上城市基地使用及空间组织式,对于今天有重要启示。
基地分析途径,例如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议会区更新设计。
⑵心智地图分析
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吸取的城市空间分析技术,具体过程还借鉴了社会学调查方法。
通过询问或书面方式对居民的城市心理感受和印象进行调查,由设计者分析,并翻译成图的形式。或者更直接地鼓励他们本人画出有关城市空间结构的草图。即为“心智地图”。
两个基本特征: (1)原始性、直观性,(2)居民对当地环境有深刻的理解
⑶标志性节点空间影响分析
在“心智地图”分析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分析居民对城市某些标志性节点,如塔、教堂、庙宇等建筑物及其空间的主观感受。这些标志性节点在所在城市中一般都有相当的影响范围,并且在城镇景观、居民生活和交通组织方面具有一定的聚焦功能。
这一分析技术在英国的考姆伯雷城空间调查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其观察焦点是城中央的教堂。
特别适宜于城市中具有历史和文化整合意义的空间地段。
⑷序列视景分析
这一分析技术在许多重要的城市设计理论著作中得到阐述,其中公认影响最大的属戈登•卡伦的《城镇景观》一书。卡伦认为,理解空间不仅仅在看,而且应通过运动穿过它。因此,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景观,而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统。
⑸空间注记分析
这是现代城市设计空间分析中最有效的途径,它综合吸取了基地分析、序列视景、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环境分析技术的优点,适用于设计者加深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并有助于改善城市空间关系的观察效果。
⑸电脑分析技术
运用计算机进行环境模拟和优化是最常见的做法,虽然这种可以模拟建筑形式、视线关系、阳光日照、风向强弱的技术还在发展中,但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6、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大致三层)
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大尺度的区域—城市级城市设计、中尺度的分区级城市设计和小尺度的地段级城市设计。
7、城市设计实践的三大类型:(了解)
根据城市设计实践开展的不同的政治取向和专业性质,将城市设计分为三个类型:开发型(Development)、保存型(Conservation)和社区型(Community)。
8、城市设计实践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十大标准)
⑴可渗透性
人们认为只有具有可达性的场所才可供选择,因此应该理解与分析贯穿某一区域各种运动形式的路径,同时亦考虑不同交通方式间适当的联系。在英国着重研究的是汽车与步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来往于建筑物与公共空间之间的活动模式。
⑵多样性
多样性,特别是使用功能上的多样性,是第二个关键要素,由于传统城市街区的综合使用从而减少了人们穿越城市为工作、购买食物、居住和娱乐的需要。
⑶可识别性
考虑建筑形式变化以帮助人们确定其方位。
⑷可识适应性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地区或建筑物能够适应变化所带来的压力。
⑸视觉适合性
建筑一致化破坏了许多地方传统,曾经与众不同的建筑也因为照搬抄袭而湮没,所有的城市和城市建设看起来都差不多。因此,人们认为设计师应尽量设计初反映不同区域的差异或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形式,例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或市政建筑的不同语汇。
⑹丰富性
许多当代建筑形式被认为缺乏细部,而细部才能体现丰富。建筑环境应该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许多方面提供不同的感受,尤其是步行区应该特别注意细部处理。
⑺人格化
实现人格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是鼓励人们在其拥有的物业或空间上标注其个人的口味和价值观。
⑻生动性
生动性是一种由于场所里人类活动与交往综合所构成的特性。公共空间的存在提供了人们日常交往并相互了解的场所和机会。
⑼可持续性
是近来生态学者所关注的环境特性。人们认为设计应该致力于提供合理的建筑形式和城市空间、降低能量消耗的交通、适宜的小气候以及靠近自然环境。
⑽安全感
任何设计都必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尤其是为社会中最弱小的成员考虑。
9、城市要素(9个、掌握):土地使用、建筑形体及其组合、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化系统、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标识。
10、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
城市规划拥有比城市设计更为宽广的对象和领域范围
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城市设计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并指导具体实施的作用
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贯穿在城市规划的每个阶段
1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共同关注建筑形态设计,两者的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空间形态上呈一种整体连续性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是一种“整体设计”关系
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
城市设计为规划管理提供技术内容和管理依据,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是规划管理的政策机制。
12、什么是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生活的区域 ,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13、居住区规划内容:是指对居住的布局结构、住宅群体布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化活动用地及公共市政设施等各个系统进行结合具体的安排。
14、居住区划分:
按位置划分:市区内、正郊、远郊。
按住宅层数划分:高层、多层、低层、混合 。
按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5、居住小区、居住团概念: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
居住用地(看书、两分 概念;多分 内容):是可规划可操作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它们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结。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一般占45%以上,是比重最大的用地。
公建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16、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道路系统、公建系统、绿地系统、空间环境)
道路系统:道路网布置基本形式:贯通式、环通式、尽端式。
公建系统
绿地系统
空间环境
17、组团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写任务书(任务目的:规划、住宅;建设计要求)
一、任务目的
1、规划
掌握群体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规律及其对居住环境设计的要求;
组织设计好组团外部空间;
初步了解居住区规划的规范和法规;
学会使用CAD绘制各种图纸。
2、住宅
掌握住宅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能够设计适应我国现阶段生活水平的城市型住宅;
掌握城市居民生活行为规律及对住宅室内空间要求;
掌握住宅结构、构造设计及设备的设计要求。
二、设计要求
1、概况
地块均位于辽工大校园西北角,区域配套完善,两条城市主干道围绕该区域,交通便利。
2、设计内容
完成地块的挑选。
充分调研,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分课题设计任务书。
绿地率在30%以上,建筑容积率控制2.0-2.5,弹性较大,满足不同选题的需要。
建筑密度不大于40%,弹性较大,满足不同选题的需要。
停车场库:依据不同的选题提出配置要求,地下车库(如有)仅要求完成地库范围和出入口配置。
空间退让:参考阜新城市技术管理规定要求 ,道路退让要求见CAD图纸,其它方向退让应满足消防和卫生间距要求。
三、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及要求
图纸尺寸:A4(张数不限)。
表现方式:应使用计算机绘图,其它不限。
设计人班级、姓名、学号等注于A4图纸的背后,字迹应清楚。
2、图纸规格及要求
图纸尺寸:A4(张数不限)。
表现方式:应使用计算机绘图,其它不限。
设计人班级、姓名、学号等注于A4图纸的背后,字迹应清楚。
3、图纸内容
典型住宅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考虑图量问题不要求全部住宅单体图纸,可选取代表性的若干住宅单体);
规划总图及各分析图(必须有交通组织系统分析图和日照分析图);
透视图若干,总体鸟瞰图;
能体现设计意图的其它图纸文件;
完整的技术指标
18、组团规划设计说明(实例)
19、组团设计基本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