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九章神经系统复习题

第九章神经系统复习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九章 神经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脊髓下端一般平对( A )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下缘 D.第4腰椎下缘 2、关于脊髓内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 脊髓横切面中央可见中央管

B. 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在横切面上呈“H”形或蝶形 C. 脊髓各段的灰质均可见到前角、后角和侧角 D. 在T4节段以上,后索被薄束和楔束占据

3、在脑干的腹侧面,延髓与脑桥的分界标志是( D ) A.锥体 B.锥体交叉 C.橄榄 D.延髓脑桥沟 4、在延髓腹侧面上部,前正中裂两侧的隆起叫( A ) A.锥体 B.锥体交叉 C.橄榄 D.薄束结节

5、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中继核团是( C ) A.上、下泌涎核 B.脑桥核

C.薄束核、楔束核 D.红核、黑质 6、内侧膝状体核接受( B )

A.内侧丘系 B.外侧丘系 C.脊髓丘系 D.三叉丘系 7、位于大脑外侧沟深面的是( D )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岛叶 8、新纹状体是指( A ) A.尾状核和壳 B.薄束核 C.背侧丘脑 D.苍白球 9、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 D ) A.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B.颞横回

C.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D.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10、通过内囊膝部的传导束是( C ) A.丘脑前辐射 B.丘脑中央辐射 C.皮质核束 D.皮质脊髓束

11、传导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A.脊神经节

C )

B.三叉神经节 C.薄束核和楔束核

D.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

12、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称( D ) A.灰质 B.纤维束 C.神经核 D.神经节 13、颈丛( C ) A. 由C1~4后支构成

B. 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浅面

C. 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D. 发出运动性的膈神经

14、颅前窝骨折时,最有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A ) A.嗅神经 B.视神经 C.动眼神经 D.滑车神经

15、一患者出现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可能是下列何

神经损伤( D ) A.视神经 B.滑车神经 C.展神经 D.动眼神经 16、关于三叉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眼神经经眶上裂入眶

B. 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再经眶下裂入眶 C. 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

D.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和咽喉肌

17、司舌后1/3粘膜一般感觉和味觉的神经是( B ) A.舌下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经 18、下列何肌肉不受面神经支配( D ) A.眼轮匝肌 B.颈阔肌 C.颊肌 D.颞肌 19、左侧舌下神经损伤可导致( B ) A.不能伸舌

B.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 C.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D.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消失 20、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C ) A. 全部胸髓节段 B. 全部腰髓节段 C. T1~ L3脊髓节段 D. T1~L4脊髓节段

(二)填空题

1、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神经系统分为___中枢神经系统_和_周围神经系统__两部分。 2、脑的动脉来自_颈内动脉_和_椎动脉_。

3、根据形态、功能和药理特点,内脏运动神经分为_交感神经_和_副交感神经_两部分。 4、距状沟两侧的皮质为_视觉_中枢,颞横回则是_听觉_中枢。

5、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胞体位于_三叉神经节__内,其周围突形成三个粗大的分支,即_眼神经_、_上颌神经__和_下颌神经_神经。

(三)名词解释

1、灰质 在中枢部,由神经元的胞体及其树突聚集而成,在新鲜标本中呈灰色,故称灰质。 2、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脑患某种疾病(如肿瘤或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小脑扁桃体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或枕骨大孔疝,危及生命。

3、内囊 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上下行的白质纤维板,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前肢有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膝部有皮质核束通过;后肢有靠近背侧丘脑的丘脑中央辐射,靠近豆状核的顶、枕、颞桥束;位于顶、枕、颞桥束中的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内囊后肢的后部为听、视辐射。内囊病变累及相应的传导束而产生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即“三偏综合征”。

4、大脑动脉环 又称Willis 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构成的动脉环,称大脑动脉环。 5、蛛网膜颗粒颅顶部近中线处的脑蛛网膜呈颗粒状,凸入上矢状窦腔的侧隐窝内,形成“菜花状”突起,称蛛网膜颗粒。它的主要功能是“引流”脑脊液入静脉血,维持脑脊液循环的动态平衡

(四)问答题

1、试述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答: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入第四脑室,再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入蛛网膜下腔,最后经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注入静脉。 2、试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答: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视觉中枢:大脑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上下。 听觉中枢:颞横回。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仅存在于优势半球。

3、脊髓半横断后,哪些重要的传导束被损伤?出现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其原因如何? 答:脊髓半横断后,哪些重要的传导束被损伤?出现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其原因如何? (1)同侧皮质脊髓束损伤:横断面以下脊髓前角细胞失去了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对其的控制,表现为脱抑制后的机能释放,即出现同侧损伤节段以下肌肉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丧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阳性,但肌不萎缩。

(2)同侧后索内的薄束、楔束损伤:来自同侧肌肉,肌腱、关节的本体感觉及来自皮肤的精细触觉冲动传导通路被阻断,导致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意识性深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3)同侧的脊髓丘脑侧、前束损伤:表现为对侧损伤平面以下1~2个节段以下温痛觉、粗触觉丧失,但由于对侧精细触觉正常,粗触觉的障碍不易被察觉。 (4)脊髓小脑前、后束损伤:表现为平衡、协调运动障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