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存在乙酸丁酯,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理化特性 健康危害 危害因素分类:化学因素类。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吸入,也可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1)吸入高浓度乙酸丁酯主要表现为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2)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危害后果:职业性乙酸丁酯中毒。 乙酸丁酯 Butyl Acetate 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味。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爆,与强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分解,放出辛辣的刺激性烟气。 闪点:22℃。爆炸限值:2.0%〜10.3%。 应急处理 当心中毒注意防火 (1)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2)对症及支持疗法,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并适时用利尿剂、止咳剂及抗生素控制感染。 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 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 标准限值:PC-TWA 200mg/m³,PC-STEL 300mg/m³ 检测数据: 检测日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