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5—2690(2016)11—0122—02 中图分类号:¥435.111 文献标志码:B 用2 5 ̄,/o氰烯菌酯1 000倍液浸种对不同类型 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戴夏萍。丁杨东,包祖达 (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以4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早39、中浙优8号、秀水134和甬优1540为试验试料,设置2个浸种时间(24 h和48 h), 研究25%氰烯茵酯悬浮剂1 000倍液浸种对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可适用于任何水 稻品种,危害性低,但浸种时间因品种有所区别,一般籼型品种尤其是籼杂品种宜在24 h以内,而粳型及籼粳杂交稻品种应在 48 h左右。 关键词:氰烯茵酯;浸种时间;发芽势;发芽率 近年来,随着早稻新品种中早39及籼粳型甬优系 列组合的推广,椒江区及周边地区恶苗病的发生正日趋 严重f1]。一般恶苗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过冬,种子萌发后, 侵染幼苗茎基部圆。对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的预防,一直以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即药剂浸种或拌种处理。而浸种剂 或多或少会对种子发芽造成影响。根据各地试验结果, 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恶苗病发生,效果高 而稳定囹,但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的发芽影响还有待验 证。为此专门设计了本试验,旨在探索最佳药剂浸种技 术,以为保障种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稻种的发芽以胚根的长度与种 子长度相等、胚芽长度以种子长度的1/2为标准[4]。 2结果和分析 2.1浸种液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表1浸种液浸种24 h各品种种子发芽情况表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6年6月在台州市椒江区种子管理站种 表2浸种液浸种48 h各品种种子发芽情况表 子检验室中进行。 1.2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中早39(常规籼稻)和中浙优8号(杂 交籼稻),由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提供,秀水134(常规 粳稻)由浙江台农种业提供,甬优1540(籼粳杂交稻)由 宁波种子公司提供,以上种子含水量均达标。 试验用的浸种液为25%氰烯菌酯悬浮剂,由江苏 省农药研究所生产,台州农资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处理 取每个试验品种1 000 g,平均分成2份,置于网 袋;25%氰烯菌酯悬浮剂2包加水6 kg(即1 000倍)盛 于塑料桶中,将上面分好的l份种子浸入药液中,另l 份种子浸入清水中;待24 h后取出,每个品种各取400 粒进行发芽试验,余下的种子继续浸入药液和清水中, 直到48 h后全部取出,也各数400粒进行试验。 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100粒,以各自清水浸 种为对照,处理后将数好的100粒种子放置在有双层滤 纸的培养皿中,25℃保温催芽,以置床3 d和7 d调查 通常用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来衡量种子发芽力,种 子发芽势高,则种子活力强、发芽整齐[51。用清水对照可 检测出浸种液对种子发芽有否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 浸种24 h处理对籼型品种来说,浸种液浸种后的发芽 势比清水对照低,而粳型品种或籼粳型杂交稻反而略高 于清水对照。这说明籼型品种谷壳薄,尤其是籼杂品种 如中浙优8号等,颖壳开裂容易受浸种液抑制,而粳型 品种尤其是籼粳杂交稻,谷壳厚,颖壳闭合,前期吸水 慢,浸种液可能刺激了谷壳结构,促使种子萌动,使得浸 种液浸种后的发芽势高于清水对照,不过从数字上看差 异不显著。 而浸种48 h处理则有些不同,各类品种浸种液浸 作者简介:戴夏萍(1969一),女,浙江台州人,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及种子检验等工作。 通讯作者:包祖达,高级农艺师,从事种子管理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122・ 种后发芽势均低于清水对照,不过籼型品种差异明显, 类型水稻种子发芽的刺激作用略有不同。短时间处理对 尤其是籼杂发芽势仅62%,比清水低4%,而粳型品种 籼型品种比较适合,虽然发芽势有点抑制,但发芽率没 对粳型品种则有利于促进其种子的萌发,提高 虽然清水高于浸种液,但差异不明显,由表2可知。这可 有影响,能由于籼型品种浸种时间过长,过分吸胀,尤其是籼杂 品种在浸种液和浸种时间的双重影响下种子萌动能力 明显下降,而粳型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在吸足水分后 萌动加快,浸种液在长时间的吸胀过程中侵人种子内 部,暂时抑制了萌动,因此发芽缓慢,不过这可能与种子 本身的质量有关,期待再验证。 2.2浸种液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所谓发芽率,是指测试种子的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 数的百分比,一般在种子置培养皿后7 d调查。从表1 可以看出,浸种剂浸种24 h后,不管是籼稻还是粳稻, 不管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其发芽率与对照清水浸种没 什么差异。这说明25%氰烯菌酯1 000倍液浸种24 h 内,对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只是粳型 品种尤其是籼粳杂交稻浸种24 h时间不够,因此发芽 缓慢一点。 浸种48 h后,各品种发芽率与对照清水浸种也没 有大的差异,由表2可知。但相对来说,粳稻类型品种浸 种液浸种后的发芽率反而略高于清水对照,而籼型品种 尤其是籼杂品种影响很大,但与清水对照比较没有什么 差异。这说明是浸种时间过长种子的无氧发酵现象严 重,造成发芽率低,与浸种液互动作用产生的结果。 发芽势,但由于浸种时间不够,发芽缓慢;而长时间处理 对籼型品种不适合,影响发芽,对粳型品种如秀水134 等刚好,但过长也会产生一些毒害作用。 浸种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足,种胚内部和蛋白质、 酶等大分子和细胞器活化慢,种子萌动受到影响,因此 不利于发芽嘲;浸种时间过长,种子的无氧发酵现象严 重,造成发芽势低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5%氰烯菌酯1 000倍液可作 为预防恶苗病的首选浸种剂,但浸种时间要根据品种类 型不同而有所选择,一般籼型品种尤其是籼杂品种浸种 时间宜掌握在24 h以内,而粳型品种则可选择48 h 左右。 参考文献: [1】杨长登,郭龙彪,李西明,等.水稻抗恶苗病微效QTL的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2002,(6):657—659. [2】郑镐燮,吕彬,吴润桓,等.水稻恶苗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 究现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2,(6):41—44. [3]陈久兰,陈明波,徐君,等.不同浸种药剂及浸种时间对水稻种 子发芽率的影响叨.种子世界,2009,(1):28—29. [4]陈灿,徐庆国,彭波,等.不同化学诱变剂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 长的影响[J】.种子,2008,(3):9—13. [5]钱春荣,王俊河,冯延江,等.不同浸种时间对水稻种子发芽势 和发芽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83—185. 【6]胡伟民,胡晋,宋文坚,等.超干长期贮藏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 3结论和讨论 ‘ 从本试验看,25%氰烯菌酯1 000倍液浸种对不同 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3,(17):379—382. 类型水稻品种的发芽基本没什么影响,这可证明该浸种 [7】严见方,张移峰.浸种方法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剂适应性广、危害性低,是值得推广的水稻预防恶苗病 种子科技,2000,(6):341—342. (收稿日期:2016—10—21) 的浸种剂。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浸种时间对不同 (上接121页) 90%以上形成于水稻的剑叶。叶绿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光 合作用的能力起到直接的影响,主要因为叶绿素是在植 物的光合作用中起到光能吸收和传导的作用。有机种植 和常规种植下,水稻中的剑叶叶绿素会呈现先增长后下 降的趋势,在抽穗期叶绿素就会达到最大值,水稻完熟 期叶片会呈现发黄的状态。这主要因为水稻剑叶叶绿素 的含量由水稻的生理特性决定 。根系作为植物的吸收 参考文献:刘丽华,熊晓晖,等.有机种植对红壤性稻田土壤理化性 器官,在水稻生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常规种植不 [1]丁园,质及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叨.贵州农业科学,2015,43(12):52-55. 同,有机种植的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水稻的根系活力提 有机水稻一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 高了8%和9%。由此说明,有机种植方式能有效促进水 【2】刘亚柏.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12):72—74. 稻的根系生长。 耗量也极其惊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土地 盐碱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食品安全性降低等多种 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在这种情况 下,需要大力倡导有机农作物生产,利用有机肥作为农 作物生产的主要营养肥,增强农作物的生态效益,提高 农作物的生态本质,在加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农业 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4小结 [3】邹伟才,崔淑辉,曾光辉,等.酵素对有机水稻的影响[J].安徽农 业科学,2015,(8):62—6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械化生产在粮食生产中的 【4]刘杰,罗尊长,肖小平,等.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比对冷浸田土壤 应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农业发展呈现出高投入和高 肥力及水稻生长的影响Ⅱ].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4):23—27. 产出的现状。但是在这些投入和产出的背后,化肥的消 (收稿日期:2016-10-3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