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一(上)周练物理
试卷(9.11)
一、选择题
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2.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3.如图是在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 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 s时,两物体相距x1 m
4.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后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12m;2m
B.12m;﹣2m
C.﹣2m;2m
D.2m;2m
5.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B.加速度
C.功率
D.向心力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 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 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x1=﹣4m﹣5m=﹣9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x2=l m﹣(﹣4m)=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x=△x1+△x2 7.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8. 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3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9.下面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路程
B.速率
C.力
D.时间
10.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物体在
处相遇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11.2、3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点. 如图所示,一物体沿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三条路径的位移都相同
B.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2的位移 C.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D.物体沿路径2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12.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加速度
B.位移
C.速度
D.平均速度
13.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关于它们的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14.下列四个图象中,x、v、t分别表示位移、速度和时间,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1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 m C.一名初中学生早上6:00起床
D.开往北京的G104次列车于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
16.2011年广东亚运会上,甲、乙两名运动员均参加了400m比赛,其中甲在第2跑道起跑,乙在第3跑道起跑,最后都通过终点线,则甲、乙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x
甲
′、x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x甲′<x乙′ B.x甲>x乙,x甲′>x乙′ C.x甲<x乙,x甲′=x乙′
D.x甲<x乙,x甲′<x乙′
1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8.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19.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伞兵从静止的直升机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v2速度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t0~3t0之间加速度一直减小 B.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t0~3t0时间内平均速度<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0.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22.某质点从x、y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出发,在第1s内向x正方向运动6m,在第2s内向y正方向运动8m.求:
(1)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2)质点在这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016-2017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高一(上)周练物理试卷(9.1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内平均速度最大的位移一定最大.
【解答】解: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定大,故A错误.
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误.
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D、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故选:D.
2.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C.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考点】位移与路程.
,可见,末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故C错误.,可见,平均速度大位移一定大,故D正确.
,可见,初速度大位移不一定大,故B错
,可见,加速度大位移不一
,可见在相等时间
【分析】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人的初末位置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但运动轨迹不一定相同,所以路程不一定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是在同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s B.当t=t2 s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 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 s时,两物体相距x1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s﹣t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可得出开始启动时物体的位置坐标;由图象的斜率可求得物体的速度;由纵坐标的差值可得出位移.根据图象的形状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解答】解:A、甲物体在0时刻开始运动,乙物体在t1时刻开始运动,所以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故A正确.
B、当t=t2时两物体的位移相同,说明两个物体到达同一位置,此时两物体相遇,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两个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表示它们运动后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当t=t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距离为s1,故C错误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4.若规定向东方向为位移的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后停下.则上述过程中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A.12m;2m
B.12m;﹣2m
C.﹣2m;2m
D.2m;2m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解答】解:皮球向东运动,经过5m,与墙相碰后又向西运动,经7m后停下,所以总的路程为12m;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皮球的总的运动过程是向西运动了2m,所以位移为﹣2m,所以B正确. 故选B.
5.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解:位移、加速度和向心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只有功率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C正确. 故选:C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 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 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x1=﹣4m﹣5m=﹣9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x2=l m﹣(﹣4m)=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x=△x1+△x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路程. 【分析】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B.加速度
C.功率
D.向心力
2、位置变化是物体位置的改变,它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运动过程无关. 【解答】解:A、C到B的位移小于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表示方向,因此比较大小要看长度,故A错误;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位移是矢量,故B正确;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通过距离的长短来确定,故C错误; D、 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所以为△x=△x1+△x2故D正确;故选:BD
7.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作息时间表、列车时间表等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1min只能分成无数个时刻.
【解答】解:A、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A错误;
B、时间对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的是某一个过程;时刻对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的是瞬时.故B正确;
C、作息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故C错误; D、1min只能分成无数个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8. 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考点】位移与路程.
B.路程是3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分析】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解答】解: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路程s=4+1m=5m.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大小等于3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下面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路程
【考点】矢量和标量.
【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解答】解:路程、速率、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力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B.速率
C.力
D.时间
A.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物体在
处相遇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D.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当两物体的纵坐标相同时,即位移相同,两物体相遇.
【解答】解:A、甲、乙的位移都随时间均匀变化,知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位移时间图线可知,甲乙的出发点相距x0.故B正确. C、由图线可知,两物体相遇时,纵坐标相等,此时距离远点为D、由图线可知,乙比甲迟出发t1的时间.故D错误.
.故C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11.2、3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点. 如图所示,一物体沿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三条路径的位移都相同
B.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2的位移 C.物体沿路径1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D.物体沿路径2的位移大于沿路径3的位移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决定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解答】解: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P运动到Q,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都相同,则位移一定相同. 故选:A
12.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加速度
B.位移
C.速度
D.平均速度
【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分析】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可以判断各物理量是否能正确得出. 【解答】解:A、加速度求解需要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故A错误; B、可通过纸带的点,来确定位移,故B正确; C、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关于它们的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
【考点】位移与路程.
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 D.一样大
【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决定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
【解答】解: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都相同,则位移一定相同. 故选:D
14.下列四个图象中,x、v、t分别表示位移、速度和时间,则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x﹣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B图表示静止;C图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D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15.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播 B.某人用15s跑完100 m C.一名初中学生早上6:00起床
D.开往北京的G104次列车于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间和时刻的区分,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间段;时刻指的是时间点,区分它们就看指的是时间的长度还是一个时间点.
【解答】解:时间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时刻指的是时间点.
A、19:00开播开播,很显然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所以A错误. B、某人用15s跑完100m,指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所以B正确. C、早上6:00起床,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所以C错误. D、07:29从无锡东站开车,这是一个时间点,所以指的是时刻,故D错误. 故选:B.
16.2011年广东亚运会上,甲、乙两名运动员均参加了400m比赛,其中甲在第2跑道起跑,乙在第3跑道起跑,最后都通过终点线,则甲、乙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x
甲
′、x乙′之间的关系是( )
A.x甲>x乙,x甲′<x乙′ B.x甲>x乙,x甲′>x乙′ C.x甲<x乙,x甲′=x乙′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由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根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D.x甲<x乙,x甲′<x乙′
【解答】解:400米比赛中,起点不同,但是终点相同,根据位移定义可知,他们的位移不同,外侧跑道的运动员位移较大,但是路程都是400米,因此路程是相同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第4 s末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两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通过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两者的最大距离.
【解答】解:A、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s内甲、乙都沿正向运动,同向运动.在2﹣4s内甲沿负向运动,乙仍沿正向运动,再者反向运动.故A错误.
B、0﹣2s内两者同向运动,甲的速度大,两者距离增大,2s后甲反向运动,乙仍沿原方向运动,两者距离减小,则第2s末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故B错误. C、由图知在0﹣4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m,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根据斜率等于速度,直线的斜率一定,可知乙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8.如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t1时刻v1>v2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位移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速度时间图线通过位移的大小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在位移时间图线中,通过物体位移增加还是减小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在速度时间图线中,通过速度的正负值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A、【解答】解:位移时间图线是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故A错误.
B、位移时间图线的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图线1在t1时刻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则v1>v2.故B正确.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4的位移大于3的位移,时间相等,则4的平均速度大于3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在位移时间图线中,在t2时刻,位移减小,则运动反向,在速度时间图线中,在t4时刻,速度减小,但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BC.
19.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伞兵从静止的直升机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v2速度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t0~3t0之间加速度一直减小 B.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t0~3t0时间内平均速度<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速度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不变.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分析t0~3t0时间内加速度如何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阻力如何变化.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将在t0~3t0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进行比较,再分析平均速度与
的大小.
【解答】解:A、在0~t0时间伞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2t0~3t0时间内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则加速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
B、设降落伞和伞兵的总质量为m,所受的阻力为f,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得f=mg+ma,a逐渐减小,则f也逐渐减小.即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故B正确.
C、在t0~3t0的时间内,假设伞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象为直线,其平均速度为
,
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可知,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伞兵实际运动的位移,则平均速度v<
,故C错误.
D、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比第二个伞兵跳下时速度大,所以两者距离逐渐变大,后来第二个人的速度大于第一个跳伞运动员时,两者距离又减小,故D正确; 故选:BCD
20.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
【分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两车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开始阶段,甲的速度比乙的大,甲在乙的前方,经过时间t1位移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正确;
B、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故B错误;
CD、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面前进了100m达到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的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
【解答】解:如图所示画出该同学的位移矢量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A→C 由直角三角形知识∴
路程S=AB+BC=200 m.
答:如图AC为该同学的位移大小为173m,方向由A→C,路程的大小为200m.
22.某质点从x、y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出发,在第1s内向x正方向运动6m,在第2s内向y正方向运动8m.求:
(1)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2)质点在这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考点】平均速度.
【分析】(1)位移是矢量,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位移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2)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1)位移大小为两点的连线,即为x=
=10m
方向为:tanθ===,θ=53°,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53°(2)平均速度为v==
=5m/s
答:(1)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大小为10m和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53°; (2)质点在这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2016年10月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