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认识

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认识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再认识

作者:张勇

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2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照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监督者与引导者,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尽管高校辅导员的任务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不容置疑,他们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辅导员自身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如何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定位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对学生工作的积极管理和有效管理,同时还要善于研究和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充分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更要使他们学会自立的本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一)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误解。有些人曾经把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义为学生的“高级保姆”,“有问题请找辅导员解决”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学生辅导员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容否认,由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复杂性,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学生的纪律管理、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搞好大学生的各种文明规范、组织各种党组织、团组织的活动和学风、班风、班级建设等等,这种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曲解,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真正本质内涵,不利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二)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外,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高校也显得尤为突出,心理脆弱、克服苦难、面对挫折的能力不强,为此,高校辅导员在完成本质工作的同时,还要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使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辅导员这种功能的逐渐分散,就使得人们对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和定位出现了一些偏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定位模糊,分工不明确。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职责并不十分明确,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还牵扯到许多非本职工作。高校没有能够明确,至少没能从制度上保证辅导员按其工作任务履行职责,加之目前管理机构的不合理,使辅导员处在一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之下。学校党政管理机关如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都可以向辅导员布置任务,而辅导员因人事上归院系管理,院系又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让辅导员承担了众多教学秩序的管理和行政事务。

二、辅导员角色准确定位的重要意义

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进行积极的思考,可以更加明确辅导员的职能,更好的发挥辅导员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效定位可以使辅导员以身作则,发挥其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级的班风、班级精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辅导员个人的品质有着很大关系的,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和情感交流中,辅导员自身的人格魅力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情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因此,明确辅导员的本质职能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对自身的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和影响学生向积极方向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角色的有效定位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我国扩大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后,各个高校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这也难免导致在生源质量上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而此时高校本身的辅导员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如此数量的学生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改变自身原有的管理观念,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首先,辅导员应该掌握基本的学生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并注意把这些基本理论不断的应用到学生工作中去。其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注意选拔和培养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使他们能够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成为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最后,在新的形势下,辅导员也要注意充分利用各种新的教育载体,如网络这种新型的舆论宣传阵地,充分的利用网络来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有效的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借鉴

(一)明确了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这就解决了长期困扰辅导员队伍缺乏身份认同感的尴尬,明确学生辅导员队伍是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特殊责任。学校明确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学生辅导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担学生管理事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学校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将“承担学生管理事务”写入辅导员职责要求,明确规定辅导员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

(二)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考核机制

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激励辅导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结合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学校可以建立科学严格的考核办法。学校根据辅导员工作特点,制定“四结合”考核原则: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部门(学院)考核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和奖惩相结合。学校建立责任追究和淘汰机制,明确规定辅导员的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管理,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考核不称职者可缓聘、不聘或低聘。

参考文献:

[1]廖海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2]雷鹰,彭猛奇.浅谈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