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5章 OAM系统

第5章 OAM系统

来源:意榕旅游网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目 录

目 录

第5章 OAM系统....................................................................................................................5-1

5.1 概述....................................................................................................................................5-1

5.1.1 OAM的范畴.............................................................................................................5-1 5.1.2 OAM系统的软硬件基础..........................................................................................5-2 5.1.3 终端系统简述...........................................................................................................5-3 5.1.4 人机操作环境...........................................................................................................5-4 5.1.5 MML命令行简介......................................................................................................5-5 5.2 维护子系统.........................................................................................................................5-7

5.2.1 维护功能的实现.......................................................................................................5-7 5.2.2 维护控制..................................................................................................................5-8 5.2.3 在线跟踪................................................................................................................5-10 5.2.4 参数设置................................................................................................................5-11 5.2.5 七号信令维护.........................................................................................................5-12 5.2.6 V5接口维护...........................................................................................................5-12 5.2.7 其它.......................................................................................................................5-13 5.3 数据管理子系统................................................................................................................5-14

5.3.1 数据管理功能的实现..............................................................................................5-14 5.3.2 数据的操作与管理..................................................................................................5-15 5.3.3 数据的存储与保护机制..........................................................................................5-16 5.4 告警子系统.......................................................................................................................5-17

5.4.1 概述.......................................................................................................................5-17 5.4.2 告警功能的实现.....................................................................................................5-18 5.4.3 运行状态指示.........................................................................................................5-20 5.4.4 告警箱的功能和特点..............................................................................................5-20 5.5 测试子系统.......................................................................................................................5-21

5.5.1 测试子系统的组成..................................................................................................5-22 5.5.2 测试服务器的原理..................................................................................................5-22 5.5.3 测试子系统的功能..................................................................................................5-24 5.5.4 用户电路测试.........................................................................................................5-24 5.5.5 系统单板测试.........................................................................................................5-26 5.5.6 测试子系统自检.....................................................................................................5-27 5.5.7 交互式诊断测试.....................................................................................................5-27

i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目 录

5.5.8 外部测试接口.........................................................................................................5-29 5.5.9 自动测试机............................................................................................................5-30 5.6 计费子系统.......................................................................................................................5-30

5.6.1 计费的基本原理.....................................................................................................5-30 5.6.2 计费信息的存储.....................................................................................................5-32 5.6.3 与脱机计费系统的配合..........................................................................................5-34 5.7 话务统计子系统................................................................................................................5-35

5.7.1 话务统计概述.........................................................................................................5-35 5.7.2 话务统计的内容.....................................................................................................5-41 5.7.3 话务统计的功能.....................................................................................................5-42 5.7.4 话务统计的应用.....................................................................................................5-45 5.8 环境与电源监控................................................................................................................5-51

5.8.1 环境与电源监控的基本概念...................................................................................5-51 5.8.2 环境与电源监控的实现原理...................................................................................5-53 5.9 操作权限管理...................................................................................................................5-

5.9.1 概述.......................................................................................................................5- 5.9.2 用户账号管理.........................................................................................................5- 5.9.3 命令组管理............................................................................................................5-55 5.9.4 工作站管理............................................................................................................5-56 5.10 软件补丁管理.................................................................................................................5-56

5.10.1 基本概念..............................................................................................................5-57 5.10.2 软件补丁的特点...................................................................................................5-57 5.10.3 软件补丁的结构...................................................................................................5-58 5.10.4 软件补丁的操作...................................................................................................5-59

ii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第5章 OAM系统

5.1 概述

5.1.1 OAM的范畴

OAM即Operate(操作)、Administrate(管理)、Manage(维护),它是指电信运营商对已经投入运行的交换系统所需做的各种工作的总称,是保证交换系统正常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通信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C&C08中,OAM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维护

提供查询、显示、倒换、复位、跟踪、闭塞、激活等维护控制手段,对交换系统的各类用户、硬件设备、系统资源、时钟信号、中继电路、信令链路、端口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2. 数据管理

对交换系统运行的各种数据(如用户数据、设备数据、计费数据、路由数据等)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存储、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3. 告警管理

接收并处理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根据告警的种类和级别驱动相应的告警终端设备发出不同的声光信号,并将经过解释后的告警消息通过网管接口送往网管中心。此外,告警管理还应具有存储告警信息、查询告警历史记录、设置告警处理方式等功能。 4. 测试管理

对交换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或诊断,以便维护人员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或定位故障的原因。 5. 计费(话单)管理

对存储在主机话单池和BAM硬盘中的话单信息进行管理和操作,如更新主机计次表、从主机取话单、话单查询、话单备份、话单格式转换、话费结算等。

5-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6. 话务统计

对各种呼叫类型的话务及对象进行测量和统计,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了解交换设备的运行状况,为电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提供基础数据。

7. 环境与电源监控

对中心机房或远端机房设备运行的环境、电源设备以及其它智能化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以实现对无人值守机房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功能。 8. 操作权限管理

管理终端系统的帐号和工作站的操作权限,确保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防止非授权操作。 9. 软件补丁管理

提供对主机软件的在线打补丁功能,在不影响系统业务的情况下实现对主机软件的动态在线升级,有利于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5.1.2 OAM系统的软硬件基础

1. 软件基础

C&C08的OAM功能主要通过软件的方法实现,由终端OAM软件与主机软件中的维护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等共同完成。

(1) 终端OAM软件提供人机接口,通过BAM应用程序中多个并列运行的业

务进程(服务器程序)与主机软件的配合来共同实现OAM系统的主要功能,是C&C08的操作、管理和维护中心。

(2) 主机软件响应并执行维护终端所发出的各种维护操作命令,控制交换设

备的运行,并将响应或操作结果发往相应的维护终端进行显示。 有关各软件功能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本手册第3章“软件系统”。 2. 硬件基础

(1) 终端系统:由BAM和工作站组成,用于提供操作、管理和维护平台,

是实现系统OAM功能的主要硬件基础。

(2) 告警终端设备:由机架行列告警灯和告警箱组成,它们受主机软件的控

制,主要用于指示交换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不同的告警级别和告警类型发出不同的声光告警信号。

5-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3) 环境监控设备:由环境监控板(ESC)、各类传感器以及相关控制设备

组成,主要用于监测中心机房或远端机房的相关环境参数或设备的状态,并在远端主机软件的控制下完成对一次电源的投切、蓄电池的均浮充和排风扇的启闭等进行操作。

(4) 专用测试设备:有用户测试板(TSS)、中继测试板(TST)两种,主

要用于配合主机软件分别完成对用户线和模拟中继线的各种测试任务,并提供与外部测试设备或112测量台对接的测试接口。

5.1.3 终端系统简述

终端系统是C&C08的操作、管理和维护平台,它在硬件上主要由BAM和工作站组成,如图5-1所示。

C&C08SNTFAM/CMMCP卡BAM V.35/RS-232WAN网网LAN网卡LAN Switch 。。。应应应应应应应应1应应应2应应应n

图5-1 终端系统组成示意图

终端系统按照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工作,BAM处于服务器的位置,是完成系统OAM功能的硬件核心;工作站处于客户机的位置,根据需要可配置成维护台、数管台、告警台、测量台、话单台、话务统计台等功能性工作站。 终端系统在软件上主要由BAM应用程序和终端应用程序两部分组成,其中,BAM应用程序是终端OAM软件的核心,它基于Windows NT操作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平台,通过多个并列运行的进程(服务器程序)来实现终端OAM软件的主要功能。终端应用程序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中的客户端,通过TCP/IP协议与BAM通信,其主要功能是为维护人员提供基于MML的图形操作终端。

5-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有关终端OAM软件的详细描述请参考本手册第3章“3.2 终端OAM软件”。

5.1.4 人机操作环境

在日常维护过程中,维护人员既可以通过工作站也可以通过BAM对交换系统进行各种维护操作。BAM将来自工作站的操作维护命令转发到主机,并将主机的响应定向到相应的工作站上,是各工作站与交换机主机进行通信的桥梁。 BAM通过其上运行的终端OAM软件为维护人员提供操作环境:一种是GUI集成操作环境,一种是MML命令行操作环境。 1. GUI集成操作环境 (1) 概述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集成操作环境是全中文多窗口操作界面,支持键盘和鼠标操作,用户通过给定的操作维护界面进行操作,不需要记忆繁杂的命令,使用起来方便、直观。缺点是前后台协议复杂,不能满足网管系统的要求。 (2) 实现机制

GUI集成操作环境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访问/服务机制,以功能分担的方式将用户界面和实际所完成的功能分离。客户端负责接受用户的请求,并把请求发送到相应的服务器端,然后接受服务器回送的结果并提供给用户;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将其转换成相应的MML命令后转发给主机,然后接受主机回送的响应(ASCII字符),并将其转发给相应的客户端。

由此可见,GUI集成操作环境的底层实现机制仍然是基于MML命令行方式的。

2. MML命令行操作环境 (1) 概述

MML(Man Machine Language,人机语言)命令行操作环境采用纯字符流方式,通过使用一系列命令实现维护终端的各种操作,通信协议比较简单,有利于实现远程维护。缺点是用户需要记忆繁杂的命令,且输出结果均为纯字符,因此使用起来不如GUI方式直观和方便。 (2) 实现机制

MML命令行操作环境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访问/服务机制,MML服务器运行在BAM上,是MML控制的中枢,主要完成用户登录、任务调度、命令解释与编译、权限管理、定时任务管理等功能;MML客

5-4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户端仅是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主要完成ASCII字符的输入与输出功能。

MML服务器在收到一个客户端的登录请求以后,根据其TCP端口分配一个工作台号并保存起来,再根据客户端的IP地址和操作员账号,查询权限数据库,得到此操作员在此工作站的权限。服务器接受一条具体命令后,首先通过命令解释程序对该命令进行语法分析,如果分析通过,再通过权限分析程序判断此操作员能否执行此命令。如果可以执行,则将此命令分发给各业务进程或者其本身。各业务进程执行完命令后,将响应发送给MML服务器,由MML服务器根据工作台号与TCP端口的对应关系将此响应转发给各MML客户端。

命令解释程序对输入的命令序列进行处理,主要是对每条命令的语法进行分析,也包括部分语义分析,实际上每条命令的执行是在各相关服务器上完成的。

5.1.5 MML命令行简介

1. MML的特点

MML是人机语言的简称,是基于ITU Z.301~Z.341系列建议而制定的一套人机交互接口。MML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操作、查询交换机的命令集,通过该命令集,用户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C&C08的MML的特点是:

(1) MML命令集对交换机的业务进行了封装,一条命令对应的是一个功能,

而不是一个简单操作。例如:增加一个用户需要有几个步骤,修改用户数据索引表→修改ST用户数据表→修改ST用户设备表→格式转换→设定主机,而封装起来的命令,则使这些步骤透明化。用户要增加一个用户只需执行一条功能命令,而无须知道数据库中应该有哪些改动、如何生效等等。

(2) MML系统对数据的一致性作严格检查,每个功能在执行时对表间关系进

行检测,可以防止无效的垃圾数据的产生。

(3) MML命令集对于交换机平台相当于一套底层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其它应用程序均建立在它的基础上,而GUI终端是将用户的界面操作翻译成命令,递交给MML系统,由MML系统负责功能的执行并返回文本结果,而这些结果在图形界面终端上再转换为合适的反映。这样可以保证交换机系统的稳定性,不会因为应用程序的问题而影响整个交换机的运行。

5-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4) MML系统的输入输出基于纯字符流,支持象TELNET一类的程序与交

换设备进行交互,可以轻易地将客户端跨越多种平台(如支持没有处理能力的哑终端等),非常有利于集中网管,顺应通信产品发展趋势。 2. MML命令格式 MML命令格式如下:

<命令名>:[ <参数1> = <值1> [ , <参数2> = <值2> [ , ……] ] ] 参数值的类型有7种:

(1) 数值型:纯数值。用十进制数字来表示,如:19、65535……

a) 布尔类型:布尔值。TRUE或FALSE。

b) 字符串类型:任何不包含引号的字符序列。用一对双引号括起来表

示,如:\"SM1->汇接局\"、\"12/13\"……

c) 枚举类型:表示确定意义的英文简写。如:ASL、OPT、TSSC…… d) 位域型:表示一系列布尔值的集合。布尔子参名后用-1或-0表示该

子参数为真或为假,如:LOC-1表示LOC为真,如果有一个以上的子参数则用&连接,如:LCO-1&NTT-0&ITT-0……

e) 键盘型:电话键盘输入。用K'尾随键盘序列,如:K'010、K'*57#、

K'260808……

f) 日期、时间类型:表示日期、时间。各域之间用&连接,如:2002&3&5、

23&59……

(2) 参数值的复合方式有以下两种,针对于数值及键盘类型:

a) 区间:用&&连接区间边界,如:1&&16表示从1到16。 b) 组合:用&连接,如:1&16表示1和16。 3. MML命令的命名规则

MML命令集按统一规则命名,以便用户记忆。

(1) 命令字最多由两个标识符合成,支持以空格(或连字符)连接,例如:

标识符1 标识符2。

(2) 标识符1为动作字,长度严格为三个字母;标识符2是命令动作操作的

具体对象,由3~8个字符(允许含有数字)组成(只要表示清楚,字符数越少越好)。

(3) MML系统命令的组成允许少于两个标识符,如LGI(登录)。 (4) 其他命令按照“<命令动作字> <功能块与对象的复合词>”组织。

5-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 LST命令与DSP命令:DSP命令专用于显示主机动态查询结果以及话

务统计、测试任务结果,数据库的静态数据查询一律用LST命令。 4. 常用命令动作字分类统计

表5-1 常用命令动作字分类统计

动作

说明

LGI LGO 登录 / 退出 ADD RMV 增加 / 删除 ADB RVB 批增 / 批删 CRE DEL 创建 / 删除 MOD MOB DSP LST 修改 批改 查询(动态) 查询(静态)

ACT DEA 激活 / 去激活 BLK、SBL UBL、SUL

闭塞,停止闭塞 / 解闭塞,停止解闭塞

INH UIN 禁止 / 解除禁止 USE RES 使用 / 恢复 BKP RES 备份转储 / 恢复 STP STR 停止 / 恢复 RST SRS 复位 / 停止复位 SET CHK SWP FMT 设置 检查 倒换 格式转换

5.2 维护子系统

5.2.1 维护功能的实现

C&C08的维护功能主要通过软件的方法实现,由BAM应用程序中的Maintain进程与主机软件中的维护管理模块(维护子模块)等共同完成,其基本实现过程是:

5-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1) 维护人员通过工作站向交换系统发出维护操作命令,该命令经BAM应

用程序中的MML进程解释后转发给Maintain进程处理。

(2) Maintain进程处理后将该命令通过Exchange进程发送至前台主机软件

的维护子模块。

(3) 维护子模块分析命令字的含义,调用相关的程序完成相应的操作,并将

响应或操作结果通过BAM返回给相应的工作站。

5.2.2 维护控制

1. 倒换控制

倒换控制包括设置倒换模式、主备板立即倒换控制等功能。 (1) 倒换模式及设置

C&C08为了增加系统可靠性,许多重要的部件如MPU、BNETA、CK2、CK3、CLK、FBC、MCC、CTN、SNT、CKS、SIG等都采用双备份配置,对这些双备份部件有两种倒换模式:自动倒换模式和受控倒换模式,同时还可以设置在缺省状态下是主用板主用还是备用板主用,或者话务分担。当某部件处于自动倒换模式时,此时人工立即倒换将不起作用,只有在主用板工作异常或故障情况下,自动启动备用板,使之成为主用,原主用板置为备用或故障。若某部件处于受控倒换模式下,在选择了缺省主用板后,可以通过人机命令,进行人工立即倒换。

倒换模式的设置,一般不宜更动,只有主备用板发生故障、测试或其他需要时才用。平时倒换模式应设为自动倒换模式。 (2) 倒换过程

处于自动倒换模式下的主备板由系统自动决定倒换时机,处于受控倒换模式下的主备板,可由人机命令进行人工立即倒换,倒换发生时,系统会产生一个自治信息及返回倒换命令结果,若倒换失败,还会返回失败原因。

在倒换过程中还要进行平滑处理和话务重组,这些都由系统自动完成。 (3) 倒换的影响

倒换过程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有太大影响,一般不会影响已在进行的呼叫,但可能会有瞬间的噪声或“嚓嚓”声,但对MPU板的倒换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接续。

5-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2. 设备控制

通过该项功能,可以使维护人员在操作终端上实时查看各模块的配置情况,各种单板的信息,包括单板状态、板类及相应信息,可以实时查看网板的时隙占用情况,以及用户框灯状态,还可以对部分单板进行人工复位操作,对于异常的单板,还有一个异常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员注意,尽快排除异常。 对某些单板如ASL、DT等的复位,会影响一些用户正在进行的呼叫,因此,单板复位操作要慎用。 3. 电路控制

电路控制包括对ASL、DSL、TK、PRA、PHI、DTMF、MFC、CT0、ETS、DMC、DTR、AVM、iDT、V5DSL、V5PRA、V5PHI、DIU等进行状态查询、人工闭塞、人工打开及人工复位操作并具有根据状态查电路的功能。此功能为电路一级的控制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对电路及资源的占用情况、故障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异常电路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和处理,排除障碍。 在进行电路闭塞时,正在使用的电路不能被闭塞。而在进行电路复位时,正在使用该电路的呼叫会受影响。 4. V5维护 (1) V5接入

关闭处于故障态或正常工作状态的V5系统,重启动处于故障态或关闭态的V5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包括PSTN重起动,审计V5时隙,审计V5的AN用户的V5接口号、AN用户端口号、2M链路标识、V5时隙。 (2) V5链路控制操作

V5的主备通信链路和指定链路倒换、查询、打开、闭塞、复位2M链路、AN用户端口和V5中继电路,识别V5链路的身份。 (3) V5端口控制操作

可查询V5接口状态,激活、去激活V5端口,重新指配模块的接口。 5. E16板管理 (1) 状态查询

查询指定的E16板的控存、端口、电路状态和时钟输出状态。 (2) 控制操作

复位E16端口,复位E16板的网板;启动帧自环、本地自环和远端自环,解除自环。

5-9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6. 半永久连接

根据给定的模块号、半永久连接起始号和终止号,查询半永久连接信息;检查半永久连接状态,实现半永久连接证实;暂停半永久连接,不释放用户占用的时隙;恢复已经暂停的半永久连接;停止半永久连接,释放用户占用的时隙,不在数据库中删除;恢复已经停止的半永久连接。 7. ISDN相关功能

设置远端供电控制,查询MTA状态,启动MTA环回或取消MTA环回,复位MTA。

5.2.3 在线跟踪

跟踪包括对用户电路、中继电路、No.7信令链路、端口信令链路等的接续过程、状态迁移、资源占用情况、互控过程、发码情况、控制信息流等进行实时动态跟踪,跟踪信息可保留查看,并可根据需要打印观察报告,此功能在交换机日常维护中非常有用,可以很快发现接续失败原因,排除障碍,对局间配合情况也可一目了然。 1. 接续动态跟踪

接续动态跟踪用于跟踪用户或中继的实时接续过程,可以同时跟踪给定用户、相关用户和第三方用户或中继的接续过程。 2. 数字中继信令跟踪

数字中继信令跟踪功能为维护人员提供一个软件实现的线路信令跟踪仪。每次观察一条PCM的所有线路信令的变化情况,对观察局间配合情况非常有用。

3. 端口信令跟踪

端口信令跟踪可以实时跟踪DSL、PRA、PHI、ETS、LPV5等链路上消息的收发及处理情况。 4. 通用消息跟踪

通用消息跟踪可以实时跟踪指定用户的所有消息类别的ST-CCB呼叫消息。 5. SSP消息跟踪

SSP消息跟踪可以实时跟踪指定用户号码的所有消息类型的SSP消息。

5-10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2.4 参数设置

1. 过载控制

C&C08采用全分散的群机控制技术,CPU的处理能力非常强大,一般不会出现CPU忙不过来造成过载及资源不够造成的系统拥塞情况。即使在系统出现过载和拥塞情况下,系统也能通过一部分普通的呼叫业务,进行话务疏通,消除过载与拥塞,使系统恢复正常。 各模块CPU占用率的计算方法为:

CPU占占占=1CPU空空空空周周T

过载控制功能包括过载阈值的设置、查询以及各模块CPU占用率的实时观察。 2. 中继增益控制

在以模拟中继和载波中继设备作为局间传输手段时,由于发送接收设备及线路情况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控制模拟载波中继设备的发送与接收电平值,以使交换机模拟接口与转接设备能更好地配合,提高服务质量。 3. 加载设置

当某个模块出现无法恢复的软件故障,可以通过人机命令,在维护操作终端上使用分级复位和再启动功能,以便消除故障,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需要更换软件版本和重新加载数据时,也可使用再启动功能,这一点对远端维护特别有用。

系统再启动分为四个级别。

(1) 第一级:保持话单和已通话用户,影响正在接续的用户,不加载数据和

程序。

(2) 第二级:保持话单,影响已通话和正在接续的用户,不加载数据和程序。 (3) 第三级:保持话单,影响已通话和正在接续的用户,加载数据,不加载

程序。

(4) 第四级:保持话单,影响已通话和正在接续的用户,同时加载数据和程

序。 4. 备份速度设置

设置双机倒换的备份速度,可设置不备份和正常备份两种。

5-1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2.5 七号信令维护

1. 七号信令消息跟踪

可以实时动态跟踪监视七号信令链路上TUP、MTP、ISUP、SCCP等消息收发及处理情况,了解七号信令链路的工作状况,对局间七号信令系统的配合情况一目了然。 2. 七号信令链路管理

完成七号信令链路的断开、激活、管理禁止、解除禁止等管理维护操作。 3. 七号信令相关状态查询

查询七号信令的链路、目的地、路由等的状态信息,了解七号信令系统的工作状态。

4. TUP和ISUP导通检验

对使用七号信令的话路进行导通性检验,以判断话路的工作状况。 5. 七号信令电路维护控制

查询TUP、ISUP七号信令系统状态,打开、闭塞、复位七号信令电路及查询电路状态。

5.2.6 V5接口维护

1. 查询V5接口状态

此功能用于可查询指定模块和接口号的V5接口的各种信息,包括链路身份识别、链路建立等。 2. V5接口信令跟踪

此功能可以对V5接口的第二层消息、C路径状态等进行跟踪。 3. 控制操作

此功能可以完成V5的主备通信链路和指定链路倒换、查询、打开、闭塞,还可以复位2M链路、V5用户端口和V5中继电路,识别V5链路的身份。对V5用户端口,可以激活、去激活,重新指配模块的接口。

此功能还可以关闭处于故障态或正常工作状态的V5系统,重启动处于故障态或关闭态的V5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工作,包括PSTN重启动。此维护可以根

5-1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据V5接口标识和链路标识来审计V5时隙,按电话号码审计V5 用户,按L3地址(V5接口标识、V5协议地址及V5地址类型等)审计V5用户。

5.2.7 其它

1. 日常维护

(1) 设置交换机时间

本功能适用于开局时使用,以设置正确的交换机时钟。当发现交换机时钟紊乱时,也可用于核准交换机时间。

由于C&C08的多模块结构,所以平时以AM或BAM中的时钟为基准,一旦设置了交换机时钟,以后每隔5分钟使用基准时间校对一次各交换模块和操作维护终端的时间,使时间保持一致。117报时时间也来源于此。 一般正常情况下,不应使用该项功能,否则会影响正在通话用户的计费及已登记使用的闹钟服务新业务等功能的准确性和使用。 (2) 软件版本管理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要对软件进行版本升级。通过此项功能,可以查看交换机各模块(管理模块、用户模块、中继模块等)正在运行的软件版本,以便于软件升级、问题分析等。同时,还可以实现单板软件的加载。 2. 时钟设定 (1) CLK时钟管理

z z

运行状态查询:可查询时钟模块的工作方式、工作源及内部状态。 参数设定:设定时钟板的时钟工作源、时钟工作方式和内部工作模式。

z z

时钟复位 时钟自检

(2) CKS管理

z

运行状态查询:查询CKS工作源状态,包括频偏和状态;查询CKS误差间隔。

z

参数设定:由系统管理人员设置CKS工作等级、锁相环方式、工作方式、参考源、可用参考源。

5-1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3 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管理是指对交换系统运行各种数据进行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存储、备份和恢复等操作。交换系统的数据主要包括:

z z z z z z z z

用户数据 设备数据 中继数据 路由数据 No.7信令数据 计费数据 号码分析数据 网管数据

此外,还包括系统软件参数、定时器、命令组、操作员权限、工作站权限、系统时间等。

5.3.1 数据管理功能的实现

C&C08的数据管理功能主要由BAM中的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Dataman进程和主机软件中的数据库管理模块等共同完成,其基本实现过程是: (1) 维护人员通过工作站向系统发出数据管理命令,该命令经BAM应用程

序中的MML进程解释后转发给Dataman进程处理。

(2) Dataman进程根据命令字的动作要求完成相应的动作,并将修改后的数

据保存到BAM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然后进行格式转换。 (3) 经格式转换后的数据由Exchange进程发送至前台主机软件的数据库管

理模块,由该软件模块完成主机数据库的更新,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 操作结束后,数据库管理模块将响应或操作结果通过BAM返回给相应

的工作站。

其中,Dataman进程是建立在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之上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服务器,不仅能完成客户端对数据的访问请求,而且还能为其他应用子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访问能力。

5-14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3.2 数据的操作与管理

1. 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格式转换,是指BAM将来自操作台的面向操作维护的数据格式转换成面向主机系统中业务处理的数据格式,也称格式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格式化全部数据,或不进行格式化处理。经过格式化的数据,才能被设定或加载到主机业务处理模块上。 2. 数据设定

数据设定,是指将经过格式转换的数据,从BAM传送到主机相应模块。 当BAM中的数据发生修改后,应进行数据设定。数据设定的时间与BAM和主机的连接状态有关。当处于联机状态时,BAM数据修改后自动设定。脱机状态时,BAM数据修改后并不自动设定,而是等联机后再自动设定。另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如出现设定超时或CRC校验不一致时),指定一些或全部数据设定到指定主机模块中。 3. 数据CRC校验

为了保证BAM和主机模块中数据的一致性,C&C08提供了CRC校验的方法以及每天一次的例行校验(缺省时间是凌晨3:30)来检验BAM与主机中的数据是否一致。用户可以对指定模块的指定数据或全部模块的全部数据进行CRC校验。若CRC校验证明BAM与主机中数据不一致,用户可以通过设定或加载数据的方法重新实现前后台数据一致。 4.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包括数据库、注册表的备份和新业务数据的备份。数据库的备份每天例行备份一次(缺省时间是凌晨4:30),如果数据库崩溃,可以把前一天的数据库数据重新恢复。

新业务数据备份是指把主机的新业务登记情况备份到BAM数据库中,以备主机加载或倒换时恢复保存在BAM中的新业务数据。新业务数据的备份也是每天例行一次(缺省时间是凌晨2:30)。

5. BAM重启时自动完成未完成的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设定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考虑到BAM在非正常情况下(例如停电)关闭时,可能有未能完成的数据格式转换及数据设定任务,因此在BAM重新启动时,系统会检查有无未完成的数据转换及数据设定任务,如果有,系统将自动完成未完成的数据格式转换及数据设定任务。

5-1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3.3 数据的存储与保护机制

C&C08采用分散的控制结构,系统软件和数据分布在主处理机与各智能单板上,通过操作系统的协调管理,统一调度,由各类事件和数据加以驱动,完成各种交换业务相关辅助业务功能。 1. 数据的存储

C&C08采用分布式关系数据库来管理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各类数据,保证了数据组织的灵活性、一致性和可扩充性,消除了集中数据库带来的瓶颈效应,使系统能高效运行。

(1) 系统软件和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多种存储介质中,如硬盘、光盘、

磁带等,软件和数据的存储、备份和恢复非常方便。

(2) 各智能化单板(如MPU、MEM等)上均有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用于存放本模块或本单板的软件和静态数据,该存储器具有掉电保护、存取速度快、可多次重复擦写等功能。

(3) MPU板上还有随机存储器(内存)用于存放实际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闪速存储器和内存中的软件与数据的关系是:BAM硬盘中有一个加载描述表,描述了每个不同的模块及每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化单板所要加载的软件和数据的文件名及路径,以及该单板的加载软开关。一旦主机或智能化单板发起加载请求,BAM将根据加载描述表将其所需要的软件和数据通过相应的加载通道送达指定的主机或单板。同时根据MPU及各单板的加载软开关(程序可用、程序可写、数据可用、数据可写)决定加载程序还是加载数据,以及是否将加载的软件和数据写到相应的闪速存储器中。在系统或单板重启动时,会无条件向后台送加载请求。内存中修改的数据将会定期写入闪速存储器及BAM的硬盘中,以保证系统再启动时不会影响用户的动态设置。通过操作维护终端联机设定的数据也会周期备份到闪速存储器和BAM的硬盘中。 BAM硬盘中的软件和数据可以通过人机界面中的备份命令备份到指定的存储介质中(如光盘、磁带、硬盘、软盘等)加以保护,也可以将指定存储介质中的软件和数据装载到BAM的硬盘中使用,保证了系统软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从广义上看,系统软件本身也是一种数据,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均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记录、存放和使用,所以软件和数据的管理可以统一归结为对数据文件的管理。 2. 数据的保护

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另一优点是安全性,即保护数据不被未经允许的用户访问和修改,不被灾难性情况破坏。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修改复制到Flash

5-1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memory及BAM的硬盘中,还可以备份到光盘、磁带、软盘等各种各样存储介质中去。

为防止维护人员对数据的误修改而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数据库的所有数据在系统内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工作区和非工作区。正常的话务处理使用工作区中的数据;非工作区用于数据的修改,测试新生成的数据,保存老数据。对数据的修改在非工作区中进行,修改完成之后,可以使用特定的号码,对非工作区中的数据进行测试,测试通过之后,可以交换工作区和非工作区中的数据,新的数据投入试运行,老的数据保存在非工作区中,一旦发现新数据运行不正常,可随时倒回到老的数据。

另外,对于需联机设定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提供了数据变动的提交(Commit)与唤回(RollBack)机制。

数据库系统划分成2个层次,3个模块。底层是关系管理层,实现基于扩展关系型数据模式的存储、查询、修改、备份,数据完整性、基于事务处理的安全性与一致性控制,数据库的双机备份等功能。上层包括呼叫处理接口模块和数据维护模块,呼叫处理模块提供对数据库的查询与检索。数据维护与终端数据管理台共同完成联机数据的修改、查询以及数据库的其它维护管理操作。

5.4 告警子系统

5.4.1 概述

1. 告警级别

根据故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告警分为4级:

(1) 第一级:紧急告警,如主控板(如MCC、MPU)、网板(如CTN、SNT、

BNETA)、时钟板(CK2、CK3、CKS)、接口板(如E16)、协议处理板(如NO7、LPN7等)等核心单板的故障、过载,系统再启动等情况。

(2) 第二级:重要告警,如DTM、ASL、NOD等重要单板故障、DT信令自

动闭塞、链路故障等。

(3) 第三级:次要告警,如单板复位、PCM告警、公用资源申请失败/占用

超时、MFC收发码错/超时、DT错误码等。

(4) 第四级:警告告警,如倒换失败、通道阻塞、故障排除等。

5-1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2. 告警形式

C&C08的告警形式有3种:机架告警灯、告警箱及告警报告。

(1) 机架告警灯是最粗略的一种告警形式,每个机架上有3个告警灯,绿灯

用来指示提示告警,黄灯用来指示重要告警,红灯用来指示紧急告警。一旦有相应的告警,相对应的告警灯将点亮。

(2) 告警箱是C&C08声光告警的主要设备,所有故障状态都会在告警箱上

产生一个可视可闻的告警指示。

(3) 告警报告可从告警台上获得。当出现硬件故障时,不仅机架告警灯会亮,

告警箱灯亮铃响,还会有一个非常详细的告警报告送给告警台,进行存储、打印、回顾、统计等。告警报告可指出告警发生的模块、告警级别、告警类型、板位号、通道号、告警参数、告警原因、告警时间等信息,清楚地指示维护人员告警发生的地方和类型。 3. 差错处理

C&C08的操作系统不仅具有各种软件管理协调功能,而且还有差错分析和处理能力,从维护角度来看,后者有更重要的作用,它支援了交换系统自诊断维护,防止故障扩散,使系统处于最有效的工作状态。C&C08差错处理软件,可以对程序及智能化单板所检测的错误进行判断,自行决定恢复级别。差错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针对硬件功能及告警子系统;一类针对软件模块和操作系统本身。从差错程度来分,可分为严重差错和非严重差错。前者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影响接续等,后者是一般随机动态的瞬间差错,如交换单元和传输障碍等。

5.4.2 告警功能的实现

1. 告警产生的机制

C&C08是一个分级分散控制系统,各交换模块的控制结构从上到下分为3级:主机、主节点、单板(从节点)。C&C08所有单板都是智能单板,可以监测本板及其外部接口的状态和运行条件,测试本板的运行情况,指示本板的运行状态,同时将各种异常情况上报上一级控制,而上一级的控制周期性自动监测下一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时上报更上一级控制,同时做进一步处理,如通道闭塞、主备倒换、系统重组、各级再启动等。

C&C08的告警子系统检测和收集系统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种软、硬件故障,一旦某些部件出现故障或异常,各智能单板除点亮相应的状态指示灯外,系统还会产生一系列告警和自诊断信息,提醒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

5-1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行。告警和自诊断信息可以是输出到告警箱上的可视可闻信号,也可以输出到操作维护终端,供查询、统计、打印。 2. 告警子系统的基本原理

告警子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5-2所示。

应占应数数数告告告告决决告告决决决告告决决决决决决决决决WANBAM数数数ALM板串串串串网网AMD板LAN机机机机告告机告告告应应应告告告

图5-2 告警子系统总体框图(典型应用)

根据图5-2,可将告警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分为如下四个步骤解释: (1) 告警的产生

告警由告警应用层产生。告警应用层是指能产生告警信息的模块(位于MCC板、MPU板),包括呼叫处理、数据库和操作系统。应用层在产生告警时,通过告警编号确定需要产生的告警,连同告警参数一起送往告警模块。

(2) 主机告警模块对告警数据的处理

告警模块收到告警数据后,根据告警编号从主机数据库取得有关该条告警的告警级别、告警类别、功能子系统号等信息,并通过ALM板的串口分别传送至告警箱和AMD板,控制告警箱和机架行列告警灯的启动;此外,主机还将该告警及其告警参数送BAM并由BAM负责保存。 (3) 告警台对告警的显示

5-19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告警台收到来自主机的告警后,先产生一个唯一的告警流水号,并将告警信息与流水号一起保存到BAM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告警台对BAM中存储的告警记录进行浏览、查询、统计、打印等。

在BAM数据库中存放了所有告警的描述信息,其中每条告警记录都有一个编号,该编号就是告警信息的编号,告警编号唯一确定一条告警信息。告警台根据告警编号在BAM的告警数据库中取得告警名称、告警级别、功能子系统号、网管子系统号、告警类别、以及告警参数的解释域意义等信息,显示并解释该告警,并且还附加修复建议。 (4) 告警送网管

BAM在收到主机告警的时候,将必要的告警信息送往网管中心。

5.4.3 运行状态指示

整个系统及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指示: (1) 各单板自带的指示灯 (2) 操作维护终端及告警箱

C&C08的各种单板上都有一些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可以根据指示灯的亮/熄及闪烁频率来指示该单板的运行状态。

通过C&C08终端维护系统可以看到系统各部件的运行状态及各类资源的占用情况,如:

z z

设备控制:可以看到模块的配置情况,各单板的运行状态及主备用情况。 电路控制:可以查看各用户电路、中继电路、MFC资源、SRC资源等的各类状态(忙、闲、闭塞、阻塞、锁定、故障等)。

z z

过载控制:可以查看各模块CPU占用情况。

跟踪监视:指示指定用户、中继电路在接续过程中的信令和状态变换、No.7信令的消息单元等。

z z z

网络时隙占用/示闲状态指示。 其它状态指示。

通过告警箱等告警设备可以指示系统的故障及异常情况。

5.4.4 告警箱的功能和特点

告警箱采用开放性设计思想,功能强大、使用维护方便,具有如下功能和特点:

5-20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1) 能够实时、准确提供可视、可闻的4级告警信息:紧急、重要、一般、

提示告警。告警显示直观,告警语音清晰、明了。

(2) 告警箱和告警台配合使用,既有效利用了告警台资源,又方便用户使用。

告警箱只提供告警级别信息,告警台提供详细告警信息。告警箱和告警台资源得到了最合理、最有效利用。

(3) 组网方式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2种组网方式:集中告警组网

方式和多个功能模块连接同一告警箱组网方式。

(4) 串口通信功能强。告警箱内共设计8个串口:4个RS-232串口和4个

RS-422串口,对外最多可提供5个串口同时工作。RS-232串口通信距离可达80m,RS-422串口通信距离正常下可达100m。

(5) 提供“瘫机留言”功能。当系统瘫痪时,可以及时上报“瘫机留言”。 (6) 提供“中文普通话”和“英文”两种语言的告警语音提示,告警音音量

大小可以手工调节。重要、一般、提示告警音还可以关闭。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紧急告警音不能关闭。

(7) 提供远端告警和远端控制告警音功能。通过与远端小音箱连接,将告警

信息实时送至远端,最远距离可达30m。通过远端警音开关,可以关闭、打开告警音。远端警音开关距告警箱距离可达30m,两种功能配合,满足用户远距离操作维护告警箱的需要。 (8) 提供DY5接口。可以与DY5告警箱对接。

(9) 故障定位方法简单,维护方便。通过维护串口,可以快速、准确定位告

警箱故障。

(10) 供电方式灵活,提供交流220V、交流110V、-48V直流多种供电方式,

满足国内外各种供电要求。

(11) 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各方面特性均已通过环境实验、

EMC、EMI等相关测试。

(12) 外观简洁、显示直观、体积小、易安装。

5.5 测试子系统

C&C08提供了较强的测试诊断功能。一方面,各智能单板都具有自检功能。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智能单板实时进行自检,一旦有错误或故障将自动报警或倒换;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测试子系统向主机发送命令,完成指定设备的测试与测量。

5-2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测试子系统是OA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功能是对系统设备(包括线路、话路以及单板)进行测试与测量。此外还提供外部测试接口,使其他厂商的外部测试子系统可以对C&C08内部的用户电路进行测试。

5.5.1 测试子系统的组成

测试子系统由硬件测试设备、主机软件和终端软件组成。

测试子系统主要的硬件设备包括用户电路测试板(TSS)、中继电路测试板(TST)、测试通信板(CHD)、用户模块母板测试总线以及带有自测功能的各种智能单板。为支持外部测试接口而提供的测试设备有外部测试头和矩阵网络卡(RLC)。测试子系统终端软件主要由测试服务器和工作站组成。 操作员通过工作站将人机命令送给测试服务器(Test进程),测试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工作站的命令建立测试任务并根据测试任务向主机发送测试指令,由主机下达相应的测试命令给相应设备,从而启动相应的测试任务。当测试任务完成后,测试结果通过主机送回测试服务器,由它接收和存储并进行分析、统计后送回客户端显示。

测试管理用于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包括例行测试和诊断测试。其中例行测试定期对设备进行测试,以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系统故障。诊断测试用于对指定设备进行的立即测试,以便及时定位故障原因,进而排除故障。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作为预防性维护的一种手段,在系统中一般作为任务调派来执行,可以预置周期性执行,并以不影响正常话务为原则。后者一般是作为纠正性维护工具,仅在需要时才调用执行。

5.5.2 测试服务器的原理

如图5-3所示,每一个操作员可以建立若干测试任务,每一个测试任务包括定时参数、配置命令、执行命令和测试报告。

5-2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测测测测1生生执机执执记记测测测告配配执执主机并机测测试试测测测测2生生执机执执记记测测测告配配执执应应应BAM测测测测测 图5-3 测试服务器原理图

1. 测试任务

每一个操作员可以建立若干测试任务,每一个测试任务包括定时参数、配置命令、执行命令和测试报告。

测试任务又分为例行测试(例测)任务和立即测试任务,立即测试任务不需定时参数,建立后立即执行。而例测任务包含定时参数,由系统自动、周期性地执行。 2. 配置命令

每个测试任务有一条配置命令,每条配置命令用于指定对连续编号的多个同类设备进行测试,例如电源子系统测试、时钟子系统、交换网子系统等。 3. 执行命令

当例行测试任务定时到来时,将启动例行测试,生成若干执行命令。执行命令的产生依据是配置命令,如果一条配置命令指定对n个设备进行测试,则该条配置命令将展开生成n条相应的执行命令,每条执行命令即时完成对一个设备的测试并生成测试记录。当执行命令完成后,任务自动删除执行命令。 4. 测试报告

每个例行测试任务有若干份测试报告,通常每次启动例行测试任务产生一份测试报告,将执行命令测试产生的测试记录逐条加入到测试报告中。

5-2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 并行测试控制

C&C08通常为一定数量的硬件设备分配一套测试设备,例如:一块用户测试板(TSS)用于一个或多个用户框的模拟用户测试。

由于一个测试任务可以一次提交数千条执行命令,因此在并行测试控制模块中设置了许多并行测试队列,每个队列对应于一套测试设备。并行测试控制模块对所有任务的执行命令进行排队,将使用相同测试设备的命令排在同一队列中,逐个顺序地进行测试;而使用不同测试设备的命令排在不同队列中,互不相关,可以同时并行地测试,从而提高了测试设备的利用率。 6. 立即测试

立即测试是一类特殊的测试任务,立即测试是对指定设备的诊断性测试,要求尽快取得结果。因此当操作员将一条配置命令加入到立即测试任务后,系统立即生成执行命令开始测试,取得测试数据后立刻在终端显示出来。

5.5.3 测试子系统的功能

测试子系统主要完成对交换机内各种设备的测试与测量。此外还提供外部测试接口,使来自其他厂商的外部测试子系统可以对C&C08内部的用户电路进行测试。其功能大体可以分成五类:

(1) 用户电路的测试:具体分为三大部分,包括用户内线测试、用户外线测

试和用户仪表测试。

(2) 系统单板测试:为交换机内部若干种单板提供单板自检功能。 (3) 测试子系统自检:对测试板、测试总线的检测。

(4) 交互式诊断测试:包括模拟用户话机测试、插入监听、ISDN BRA端口

诊断测试、ISDN BRA端口转换测试。

(5) 外部测试接口:支持其他厂商的外部测试子系统对C&C08内部的用户

电路进行测试。

5.5.4 用户电路测试

用户电路的测试主要指机务人员或测量人员对交换机用户电路的各项性能或指标的测试。分为三大部分:用户内线测试、用户外线测试和用户仪表测试。主要测试的性能和指标有:

z z z

线路绝缘电阻的测试 线路绝缘电压的测试 线路绝缘电容的测试

5-24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第5章 OAM系统

用户板性能测试

1. 内线测试

用户电路内线测试完成对模拟用户板内的用户电路的性能和指标的测试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测试子系统向主机发出用户内线测试命令。可以一次指定一条用户电路进行内线测试,也可以一次指定多条用户电路进行内线测试。测试子系统将自动向主机发送测试命令,主机接收到测试命令后即通过测试通信板启动用户电路测试板,对相应用户电路进行内线测试。测试板测试完成后将相应测试结果传送回主机,测试子系统接收到主机的测试结果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生成记录。

在硬件方面,进行用户电路内线测试时,处于测试状态的电路的测试继电器将用户电路内线与外线断开,而将用户电路内线与测试板的内测试总线相连。此时,测试板充当用户电路外线及话机的功能,从而对用户电路内线进行测试。

用户电路内线测试主要测试的用户电路功能有:摘机功能、 拨号音功能、 脉冲发码功能、回铃音功能、 忙音功能、馈电功能、 极性改变功能、挂机功能、振铃功能、截铃功能。

对于忙状态的用户电路,用户电路内线测试同样有三种测试方式:强行测试、用户电路退出忙状态后补测、不再补测。

对于测试结果,测试子系统可以精确定位到用户电路十大功能的每一个。 2. 外线测试

用户电路外线测试完成对模拟用户板外的用户线路的性能和指标的测试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测试子系统向主机发出用户外线测试命令。可以一次指定一条用户电路进行外线测试,也可以一次指定多条用户电路进行外线测试。测试子系统将自动向主机发送测试命令,主机接收到测试命令后即通过测试通信板启动用户电路测试板,对相应用户电路进行外线测试。测试板测试完成后将相应测试结果传送回主机,测试子系统接收到主机的测试结果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生成记录。

在硬件方面,进行用户电路外线测试时,处于测试状态的电路的测试继电器将用户电路内线与外线断开,而将用户电路外线与测试板的外测试总线相连。此时,测试板充当用户电路内线的功能,从而对用户电路外线进行测试。 用户电路外线测试主要测试的用户电路功能有:

5-2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z z

第5章 OAM系统

A线对地绝缘电阻、B线对地绝缘电阻、AB线间绝缘电阻 A线对地绝缘电容、B线对地绝缘电容、AB线间绝缘电容 A线对地绝缘电压、B线对地绝缘电压、AB线间绝缘电压

对于忙状态的用户电路,用户电路外线测试可以有三种测试方式:强行测试、用户电路退出忙状态后补测、不再补测。

对于用户电路外线测试的返回结果,测试子系统进行智能定性判断。根据用户设定的边界值可判断出用户断线、单线地气、绝缘差、未挂机、未接话机、漏电、碰电力线、碰其它用户线等。 典型的定性判断方法:

(1) Va或Vb或Vab>60V: (2) Va≤60V或Vb>10V: (3) Ra或Rb<20kΩ: (4) 5kΩ碰电力线 碰其它用户线 单线地气

未挂机或线间绝缘差 线间绝缘差 线间绝缘差 漏电

未接话机或断线(CC04TSS) 未接话机或断线(CC03TSS) 正常

(6) 7kΩ0.7μF : (8) Cab<0.6μF: (9) Vab<10V: (10) 其它: 3. 仪表测试

用户电路仪表测试完成对用户板内或板外用户电路的仪表测试功能模式的设置或取消。

用户设置了仪表测试功能模式后,相应电路的测试继电器将用户电路内线与外线断开,而将用户电路外线与测试板的外测试总线相连(外线仪表测试模式)或将用户电路内线与测试板的内测试总线相连(内线仪表测试模式)。此时,测试板充当一个直通的电路,用户利用测试板后的两个测试端子,可以接上相应的仪器,从而直接对内线或外线进行仪表测试。当用户对仪表测试功能进行取消后,相应电路的测试继电器仍然打回原来的位置,断开用户电路与测试总线的连接,恢复正常状态。

5.5.5 系统单板测试

系统单板测试共对以下二十三种单板提供单板自检功能:MPU板、EMA板、MCC板、MC2板、FBI板、FLE板、OPT板、OLE板、CTNV、BNETA板、

5-2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SYN板、NOD板、SIG板、DTM板、MFC板、TST板、ASL板、DRV板、CHD板、RSA板、LCT板、NO7板。

以上各智能单板在平时可进行实时自检,一旦有故障将自动向终端发送告警信息。当测试子系统向上列单板发出测试命令后,由各单板返回的测试结果可判断各单板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定位。

5.5.6 测试子系统自检

测试子系统自检主要是对测试板、测试总线的检测,以防止因测试板或测试总线的原因而导致的测试结果错误。 1. 测试通道设置

为防止因某测试继电器吊死而导致的测试错误,在测试板上设置了4到测试通道。这样即使有某个测试继电器失效,也不会影响到其它用户框的测试。当每次进入测试子系统时,测试子系统将自动向主机发送当前各模块各测试通道的缺省配置情况。

当用户修改了测试通道的配置后,必须在数据维护系统对相应的用户框配置数据进行修改,并加载到主机。 2. 测试板自检

为防止由于测试板故障而导致的测试结果错误,测试子系统提供了对测试板进行自检的测试命令。该命令对测试板的下列功能进行定性测试:

摘挂机功能、双音收发功能、送嗥鸣音功能、 电容、电压、 极性、铃流、450Hz音、测试板RAM。

5.5.7 交互式诊断测试

这类测试主要包括模拟用户话机测试、插入监听、ISDN BRA用户诊断测试、ISDN BRA端口转换测试。 1. 模拟用户话机测试

模拟用户话机测试主要指对用户话机的各项性能或指标(如振铃、听拨号音等)的测试,由此判断外线断线、话机性能故障等。话机测试是外线测试的补充,目的是测试用户话机的性能。

模拟用户话机测试主要测试用户话机的如下功能:

振铃、反极性测试、发嗥鸣音、发拨号音、发回铃音、发忙音、收号(双音、脉冲)、测环阻、停止向用户送信号(停振铃及停各种信号音)。

5-2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2. 插入监听

插入监听提供了这样的测试功能:若待测用户话机为忙,可实时查看待测用户话机的状态或与待测用户进行沟通。

当待测用户正在通话时,监听待测用户,可听到待测用户话机通话的情况,而待测用户并不能察觉到监测话机;若插入待测用户,则可插入到待测用户的通话中去,三方可互相探听到。

当待测用户空闲时,监听待测用户,将听到忙音;若插入待测用户,监测话机摘机后,待测话机将振铃。 3. ISDN BRA用户诊断测试

ISDN BRA诊断测试是对数字用户物理层的测试,由此初步确定该用户是否存在故障。如果发现了故障,可以用其它测试进一步定位故障。 ISDN BRA用户诊断测试包括:

z z z z z z

激活:命令NT1激活。 去激活:命令NT1去激活。

2B+D自NT1环回:命令NT1朝着网路环回用户数据(2B+D)比特流。 B1自NT1环回:命令NT1朝着网路环回B1通路。 B2自NT1环回:命令NT1朝着网路环回B2通路。

请求恶化的CRC:请求朝着网路发送恶化的CRC,直到用户使用“恢复正常”来取消它。

z

恶化CRC通知:通知NT1,表明有恶化的CRC将从网路发出,直到由“恢复正常”表明取消。

z

保持状态:由网路发出以便在目前状态下维持NT1的EOC处理器和任何正在进行的EOC受控操作。

z

恢复正常:用于释放仍有尚未完成的EOC受控操作,并且将EOC处理器复位到它的初始状态。

z

环回1:命令LTU口向网路环回。

ISDN BRA用户诊断测试的对象是数字用户环路(含内线、外线、NT1、NT2设备)。

4. ISDN BRA端口转换测试

当数字用户申告故障时,BRA端口转换提供一种简易可靠的手段,定位故障是在交换系统内部或是在外部配线中。 BRA端口转换包括:

5-2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第5章 OAM系统

切换到参考NT1:即将数字用户内线转接到TSS板上,并从TSS板上引出,接入一参考NT1。从参考NT1上引出终端设备进行测试(如通话功能),如果一切正常,则表明数字用户内线正常,故障应在外线。

z

切换到参考U口;即将数字用户外线转接到TSS板上,并从TSS板上引入一参考U口(内线)。从数字用户NT1上的终端设备进行测试(如通话功能),如果一切正常,则表明数字用户外线正常,故障应在内线。

BRA端口转换的原理是使用已知为正常的部件(内线或外线)代替被测用户线路的部件(内线或外线),如果一切正常,则表明被测用户线路未被代替的部分正常,故障应在被代替的部分。

5.5.8 外部测试接口

C&C08提供外部测试接口,使来自其他厂商的外部测试子系统可以对C&C08内部的用户电路进行测试。

外部测试接口主要由测试头、矩阵网络卡(RLC)和BAM组成,如图5-4所示。其中,RLC卡是8×8的测试线交换网络。

AM/CMBAM占用告告用USM用占用告告用USM用RLC卡RLC卡测测测测测测C&C08外外测测决决

图5-4 外部测试接口示意图

一次成功的外部测试连接过程是:

首先测试头向BAM请求对某个号码的用户进行测试,BAM下发命令到用户模块,使该用户的测试电路连接到用户模块的测试总线,BAM再向RLC卡下发命令,使测试总线与测试头的测试端口通过8×8交换网连通,从而构成一

5-29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条由测试头到用户电路的测试线通道。当外部测试完毕后,测试头向BAM请求停止测试,BAM分别向RLC和用户模块下发命令,断开连线,释放通道资源。

5.5.9 自动测试机

C&C08为查修员和机房维护人员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话机和用户线进行自动测试的方法。查修员在对用户线或话机进行维修完毕后,可以在用户话机处拨一个特殊的测试号码及测试功能码,启动自动测试机,自动对用户线和话机进行测试,查修员可根据在话机处听到的信号音(故障音)种类进行定性判断,如仍存在故障时,可通知112台做进一步测试检查。

5.6 计费子系统

5.6.1 计费的基本原理

1. 计费子系统的组成

计费子系统由前台计费子系统和后台计费子系统组成,如图5-5所示。

生生生告生生生单生生生告生生生单生告取生单生告邮告取生单详详生单前免生生单告生计计生告前告

图5-5 计费子系统的组成

前台计费子系统完成计费信息的采集和生成,接受后台命令将话单发往后台等工作。计费软件是前台主机用于记录呼叫费用的功能模块,它以呼叫处理为支撑,遵循一定的规定,根据每次呼叫的有关信息(如距离、时长),计算呼叫的发起者或接收者(用户或中继)应支付的费用,其输出结果为话单。 后台计费子系统向前台发出“取话单”命令,接收来自前台计费子系统的计费话单生成后台话单文件,并可将话单转贮到其他外设(如可读写光盘、磁盘阵列)。 2. 计费信息的采集

计费信息的采集是由各交换模块的MPU板完成的,详细过程如下:

5-30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交换机中的每一用户或入中继或出中继,都有一确定的计费源码,只要有用户摘机或有中继入局呼叫或有出中继呼叫,交换机就会检测到这次呼叫的计费源码,通过分析被叫号码,得出一种计费情况。根据计费情况的规定,记录本次呼叫的资源占用(时长、信道数等),产生相应的计费动作(产生详细话单或跳计次表)。 3. 计费信息的生成

当通话结束后,主机根据预先设定的计费数据生成计费信息,产生话单。话单的形式有详细话单、计次表话单和统计话单等,存放在各个交换模块的主机话单缓冲区中。其中计次表是以软表的形式进行累计,在进行更新计次表的操作之后产生计次表话单,计次软表清零,计次表话单存放在话单缓冲区。 4. 计费信息的读取

计费信息的读取过程是指前台从扩展内存和话单缓冲区中将前台话单取出,送往后台,后台再从后台中将前台话单取出,转换成后台话单并保存在磁盘文件中。

计费信息的读取是由后台发“开始取话单帧”开始的,前台发握手帧与后台握手,后台发应答帧表示握手成功。随后每次前台发20帧前台话单到后台,后台收到后发应答帧表明收到话单,如此往复直到最后前台发结束帧,后台应答结束帧结束。如图5-6所示:

5-3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前告(AM/CM)

BEGINCONNECTACK0DATA0第5章 OAM系统

生告(BAM)

DATA19ACK20DATA20DATA39ACK40DATA198DATA199ACK200ENDEND

图5-6 计费信息的读取规程

5. 计费信息的发送

因为主机(MPU)话单缓冲区的容量有限,所以应及时地进行话单的转贮,这一功能由BAM定时完成。每经过一段时间(5秒钟),BAM就会定时向各个交换模块发取话单命令,存有话单的各模块响应这一命令,并同时向BAM发送话单。BAM把接收到的话单保存到话单文件中,同时实时地在BAM和维护终端的监视器上显示已取的话单总数,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在确认各模块均已发完话单后,BAM完成这一时间段的取话单过程,等待着下一个时间段的到来。

各模块在向BAM送话单时,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话单流水号附加在每一帧上。BAM依据流水号向前台发确认帧和取话单结束帧,前台也要通过BAM发来的流水号才能得知BAM收到话单的确切张数。前后台都保证流水号的连续性,以防止出现重复或丢失话单。

5.6.2 计费信息的存储

计费信息的存储是采用两级结构:

5-3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z

第5章 OAM系统

第一级是在各交换模块主机(MPU)内存中。 第二级是在BAM硬盘上。

1. 在各交换模块主机内存中的存储 (1) 详细话单

各类详细话单直接存放在各交换机模块主机话单缓冲区内。 (2) 计次表话单和统计话单

计次表、统计表跳表值则在计次软表(计次软表:主机中专辟的一块内存空间,用变量的形式记录呼叫次数和跳表次数)上累加,直到更新计次表,才转换成话单存放到话单缓冲区内。 2. 在BAM硬盘上存储

(1) BAM原始话单文件的生成和存储方式

BAM定时从主机取话单,以磁盘文件的形式将原始话单存储在硬盘上,其文件名使用以下描述符号:

z z z z z

YYYY:年,四位 MM:月,两位 DD:日,两位 HH:小时,两位 mmm:模块号,三位

(2) BAM硬盘的话单目录结构

出厂前BAM硬盘的默认话单目录结构如图5-7所示。

普普生单决话记D:\\Bill\\Bill

主占生单话记D:\\Bill

智决生单决话记D:\\Bill\\SspCentrex生单决话记D:\\Bill\\Centrex

BAM生单话记

普普生单决话记E:\\BillBack\\Backup

备备生单话记E:\\BillBack

智决生单决话记E:\\BillBack\\SspCentrex生单决话记E:\\BillBack\\Centrex

图5-7 BAM硬盘话单目录结构

(3) 主用话单目录

主用话单目录下的话单文件不分模块,每小时生成一个,文件名的格式为:

5-3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z z z

第5章 OAM系统

正常话单、告警话单:D:\\Bill\\Bill\\YYYYMMDDHH.bil。

失败话单(与话务统计密切相关):D:\\Bill\\Bill\\YYYYMMDDHH.flt。 错误话单(如超长话单等):D:\\Bill\\Bill\\YYYYMMDDHH.err。 Centrex话单:D:\\Bill\\Centrex\\YYYYMMDDHH.bil。

注意:

(1) 话单文件的时间和话单在主机中产生的时间是一致的,而与话单在什么时

候从主机中被取出没有关系。比如:有一张话单产生的时间为2002-04-10 08:10:23(话终时间),这张话单从主机被取到BAM的时间假如为2002-04-11 20:00:00,则这张话单将被保存到文件2002041008.bil中,而不是被保存到文件2002041120.bil中。

(2) 通常情况下,有立即计费要求的Centrex用户话单直接由Centrex话单缓冲区送到Centrex话务台。特殊情况下,如Centrex话单池溢出或主机和话务台通信不畅,系统会自动把Centrex话单送到BAM上存放,存储路径为D:\\Bill\\Centrex。

(4) 备份话单目录

备份目录下的话单文件分模块,每天生成一个,文件名的格式为:

z z

普通话单:E:\\BillBack\\Backup\\YYYYMMDDmmm.bil。 Centrex话单:E:\\BillBack\\Centrex\\YYYYMMDDmmm.bil。

󰀉 说明:

(1) 普通话单是指除智能话单和Centrex话单以外的其他话单,包括正常话单、告警话单、失败话单、错误话单等。

(2) 在BAM中,每张普通话单的大小为118个字节,每张智能话单的大小为1个字节。

5.6.3 与脱机计费系统的配合

话费数据可以通过磁带、光盘、软盘等介质拷出,送到脱机计费系统进行分拣处理,若脱机计费系统与终端系统处于同一个网络上,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脱机计费系统的存储介质如硬盘中,然后进行分拣处理。

5-34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7 话务统计子系统

5.7.1 话务统计概述

1. 话务统计的基本概念

话务统计,又称话务测量、负荷测量、业务量测量、业务量统计等,是指在交换局及其周围的电话网络上进行的各种测量和统计活动的总称,它不仅是话务的测量和统计,而且还包括系统资源的测量、信令和接口的测量以及交换机内部运行情况的测量等内容。 以下有关话务统计的基本概念:

(1) 本体:指测量过程中必须为它收集数据的某个参数(例如话务量、呼叫

次数、平均占用时长等),可理解为测量量。

(2) 本体门限:又称本体阈值,是测量前预先设置的考察本体的标准,通常

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如果测量过程中本体值超过上限或低于下限,则交换机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上限和下限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若只关心某个本体的上限,则下限可设置为0;同样,只关心本体的下限时,上限可设置为0。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本体都有本体门限属性,只有具备该属性的本体才能设置本体门限。

(3) 原始本体:指系统已经定义好的本体,例如试呼次数、占用话务量等。

与之相对的是用户自行定义的本体。

(4) 对象:是被测量的各种物理或逻辑的实体及其组合,例如中继电路群、

公共控制部件、辅助部件、目的地等。

(5) 测量单元:是指一类具体的测量,例如入局话务测量、出局话务测量、

内部话务测量等。它可以由本体、对象、时间、输出安排等要素完全描述,回答测量什么,何时开始测量,怎样测量,以及何时何处输出测量结果等问题。

(6) 测量单元集:也称测量子集,是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若干个测量单元的

集合,例如ISDN接续类型测量、ISDN本局话务测量和ISDN转话话务测量等可以组成ISDN测量单元集。通常情况下,一个话务统计子系统可以用数个测量单元集完全描述,而一类话务统计任务可以与一个测量单元集相对应。

(7) 限定:指测量单元中筛选测量对象的条件,如“哪些入端发起的呼叫要

统计”(简称“入端”)、“到哪些出端的呼叫要统计”(简称“出端”)等。只有同时满足某一测量单元所有限定的呼叫,才能计入该测量单元

5-3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的统计结果。一般来说,每个测量单元可以有1~5个限定,而不同的测量单元有不同的限定。

(8) 对象类型:指描述限定的不同方法。一般来说,每个限定可以有若干个

可选对象类型,例如在“对哪些入端用户要统计”这个限定中,入端用户可以用“入端用户外码”(即号首集+电话号码)来描述,也可用“入端用户内码”(即模块号+用户类型+用户逻辑号)来描述,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描述。

(9) 对象取值:指选定的对象类型,例如已选择用“入端用户外码”描述入

端用户,则“入端用户外码”就是对象取值。

(10) 测量类型:是本体和对象特定的组合,例如中继群话务量、出局呼叫次

数等。

(11) 测量集:若干个测量类型的集合体,通常用来表示某话务统计子系统可

以完成的测量类型的总和。

(12) 输出发送信息:指规定测量结果发往何处的参数。 (13) 输出安排信息:指规定何时输出测量结果的参数。

(14) 话务统计报告:该报告描述某一类型的话务测量的结果、测量的对象、

测量的本体值、测量的周期、测量的起始和结束日期,提供全局、全网性能的量度、规划和运行管理的依据。

(15) 任务:是对特定话务统计操作的一组描述,这种描述涉及多个方面,如

统计对象特征的描述(指明哪些呼叫属于统计范围),统计时间的描述,输出本体的描述,输出时间的描述等。

(16) 子任务:是指测量对象不同而其它属性一致的任务,比如建立一个话务

统计任务测量2个模拟用户的话务量,则该任务就包含2个子任务。 (17) 去激活:是话务统计操作之一,可以使现有的某个话务统计任务停止执

行,不再输出结果。此时任务本身并没有被删除,只是该任务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被释放了而已。

(18) 激活:与去激活对应的话务统计操作,使话务统计任务重新执行,测量

的结果继续输出。 2. 话务统计的基本原理 (1) 话务流统计模型

C&C08的话务流统计模型如图5-8所示。

5-3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占用A

F第5章 OAM系统

占用Q

HCOSJ局空占用B

LKGP局空占用R

A:发话话务 F:本局话务 J:系统受话的入局话务 O:系统发话的受话话务 R:出局话务

B:入局话务 G:出局的发话话务 K:入局的受话话务 P:系统发话的出局话务 S:系统受话话务

C:系统发话话务

H:系统受话的发话话务 L:转话话务 Q:受话话务

图5-8 C&C08的话务流统计模型

在0中,C、H、J、O、P、S等流向的话务量通常很小,并且可以根据其它流向的话务量相加减计算得出,因此,C&C08的话务统计主要是针对A、B、F、G、K、L、Q、R等八个流向的话务量进行统计,称为流向的统计。 (2) 话务统计子系统

C&C08的话务统计子系统是一个软件应用系统,主要由BAM应用程序中的Stats进程与SM模块主机软件中的话务统计子模块(属于维护管理模块)组成,其总体结构如图5-9所示。

5-3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应应应1应应应n第5章 OAM系统

BAMAM/CMSM1呼呼呼呼呼呼SM呼呼设备呼呼呼执呼呼SMn生测决生决告告呼呼呼呼呼呼SM呼呼设备呼呼呼执呼呼生测决生决告告

图5-9 话务统计子系统的总体结构

在C&C08中,话务统计的功能主要是由每个SM模块主机软件中的话务统计子模块完成的。图5-9的工作流程是:维护人员通过工作站设定话务统计任务,该任务由BAM应用程序中的Stats进程通过AM/CM下达给相应SM中的话务统计子模块。话务统计子模块根据设定的话务统计任务,负责收集SM的话务数据信息,然后将统计结果通过AM/CM上报给BAM。维护人员通过工作站即可查看储存在BAM上的话务统计结果。 (3) 话务统计子模块

话务统计子模块是C&C08话务统计子系统的核心,它采用计数器与事件筛选器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如图5-10所示。

5-3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事事生数测事事测测任任测测测决生测测网呼呼呼事事事事测多多多事事图5-10 话务统计子模块的体系结构

空空网呼决生统统测计 计数器用于记录交换系统中各种事件发生的次数或频率,一个SM中有多达10万个、共约2000类的计数器,它们按新国标以及ITU-T建议的方式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可以提供对交换系统细致入微的观察。 事件筛选器用于对呼叫或发生的逻辑事件进行任意的筛选统计,它具有多特征筛选功能,可以对被统计事件的多个特征进行指定。 3. 话务统计的时间属性

话务统计任务的时间信息是指从规定某种测量的开始、历时和定期性所需的一切信息。可设置多种的统计时间安排,时间信息根据开始、历时性和周期性的不同可以有如图5-11所示的几个层次和类型:

全部时间测量

连续监视和记录

连续记录

预定历时的测量

在预定的时间记录

不按周期确定

连续记录

不确定历时的测量

在预定时间记录

按周期确定

测量的基本 时间类型

按周期确定

图5-11 时间属性的层次和类型

󰀉 说明:

测量可以不确定历时(不预先规定中止日期)、或预先确定历时(预先规定中止日期)、或全部时间都进行,可以连续进行或不连续进行,对于不连续性运行可以周期性运行或非周期性运行。

5-39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上述基本时间类型可以在以下三个级别中实现:测量级、记录日级、记录周期级,如图5-12所示。

开开开周

测测决周周测测非周周测测开周

开周

开周

开周

记记开决00:0024:00记记周周决

图5-12 基本时间类型

结合测量的基本时间类型对测量级别分类并解释如下: (1) 测量级

z z z z z z z z z

从系统开始运行起,每天都测量,永不结束

从系统开始运行起,测量每月中的某些日期,永不结束 从系统开始运行起,测量每星期中的某些天,永不结束 从某天开始运行,每天都测量,永不结束

从某天开始运行,测量每月中的某些日期,永不结束 从某天开始运行,测量每星期中的某些天,永不结束 从某天开始运行,每天都测量,历时一定的天数

从某天开始运行,测量每月中的某些日期,历时一定的天数 从某天开始运行,测量每星期中的某些天,历时一定的天数

(2) 记录日级

z z

从每天的凌晨0点开始测量,一直到24点止。

对1-3个不连续的时间段测量,每个时间段从某时刻(精确到分)开始测量,连续测量k个记录周期。

(3) 记录周期级

记录周期可以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和1天。 通过选择测量级、记录日级、记录周期级,就可以完全确定一个测量的时间信息,并可达到相当大的灵活性。

5-40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7.2 话务统计的内容

C&C08话务统计子系统完全符合新国标和ITU-T建议的要求,并提供对新功能、新业务所需求的特殊统计项目的统计功能。

话务统计按测量的功能分为全局话务、承载话务、公共部件、控制部件、信令接口、呼叫记录、内部运行情况、最值测量、硬件在线测测试话务统计等九类。

1. 全局话务统计

全局话务的测量主要是顺从ITU和国标的建议对整个系统流向和接续类型进行测量,它提供对全局范围话务的描述,通过考察全局话务的统计报告,可以获得全局的呼叫状况、呼叫服务质量、网路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为疏忙和纠错提供最宏观的信息。 2. 承载话务统计

承载话务的测量提供对话务承载对象(中继、目的码、用户线)的统计。这些对象,尤其是对象群(如中继群、局向、每个目的码、目的地、用户框用户)的性能指标对呼叫业务性能影响最大,是交换局及网路维护规划管理所必备的基本数据。因此,话务统计提供对这些对象群每个群的自动统计,随时可以上报统计结果。在对象群的统计外,还提供对单个对象(如单个用户、中继电路、ISDN业务、Centrex群、PABX群)的细致测量和观察,用于详细定位故障和详细观察某个特定对象的性能,由于详细统计每一个特定的对象耗费资源严重,也无此必要,因此,通常提供对对象的选择机制,可以在繁多的单个对象中选择一些进行测量。 3. 公共部件话务统计

所谓公共部件,指为呼叫接续过程服务,但在呼叫接续建立后并不和某一具体呼叫处理相联系的部件。由于公共部件被众多的呼叫所公用,公共部件的数量和性能就直接影响到呼叫接通率等关键指标,因此,测量公共部件的话务量和拥塞次数等信息,可以为交换局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最基本的信息。 4. 控制部件话务统计

控制部件是系统的核心,其处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C&C08的重要性能指标BHCA值,控制部件的占用率是计算峰值BHCA的基础,这里提供对CPU占用率的测量。

5-4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 信令和接口话务统计

对信令和接口的测量用于分析信令和接口系统的性能,了解局间信令和用户信令的配合情况及网路状态,为C&C08及周围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6. 呼叫记录话务统计

呼叫记录的测量通过对某些呼叫的详细记录,反映C&C08在呼叫处理的各个阶段的性能和资源开销,为优化和评价C&C08呼叫处理性能提供依据。由于呼叫的数量巨大,测量全部试呼会造成程控系统各种资源的极大负荷,因此,这类测量可以抽样进行,或详细限定呼叫的各个特性,使满足条件的呼叫较少。

7. 内部运行情况话务统计

内部运行情况的测量与呼叫、交换局和电信网的运行测量无直接关系,用于对C&C08本身设备和系统进行维护,涉及C&C08内部细节较多,用于查找C&C08的硬件及软件错误,了解C&C08各部件的运行情况和资源分配情况,测量的结果数据能为设备的维护提供直接的依据。 8. 最值测量话务统计

最值测量为维护和查错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把C&C08的最值显示出来,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并初步定位故障,提供C&C08的运行情况。 9. 硬件在线测试话务统计

提供了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硬件系统进行维护,以发现、定位、甚至排除故障的一种手段,是在线测试方法中的一种。

5.7.3 话务统计的功能

1. 任务管理功能

话务统计的任务管理包括创建/删除统计任务(或子任务),增加/删除统计任务的对象,设置/删除统计任务的本体门限,修改/激活/去激活统计任务,查询统计任务信息以及查询统计任务状态等。话务统计任务管理的具体操作参见第二章“话务统计操作”,这里主要介绍全局性的特点。

C&C08话务统计子系统的最大任务数为500个任务和2500个子任务。子任务在各个任务之间是动态分配的,当所有子任务资源分配完毕后,将无法创建新任务。只有删除已建立的任务,释放资源后,才能继续建立新任务。此外,该系统还允许用户对正在执行的任务(或子任务)去激活。任务去激活

5-4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后将释放占用的资源,不再输出统计结果,即进入休眠态。而处于休眠态的任务只有重新激活,才能进入统计状态,继续输出统计结果。子任务对中继群这类的统计很有效,用户可以用一个任务测量出所有中继群的话务情况,在输出报表中对各个对象分别输出测量结果。

在一个任务建立后,可以对该任务进行增加或删除测量对象操作,这一特性可以允许用户在不删除已建好的任务基础上添加新对象或去掉已有的对象。如原来的任务登记了10个中继群的测量,现在需要增加一个中继群进行测量,即可使用此功能。

此外,通过任务的激活和去激活,用户可以快速地建立和灵活地选择话务统计任务。一般情况下,可以一次性将常用的话务统计任务做好。不使用这些任务时可以对其去激活,需要使用时再将其激活,适当修改时间等属性后再投入统计测量。 2. 例外报告

例外报告是指测量过程中,本体的测量值超过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时才输出测量结果的报告。 该报告用以提醒用户某些本体的测量值异常,实际上也反映了交换机的某个方面可能出现异常。用户可根据该报告分析测量值异常的原因并消除此类异常情况。 3. 简明报告

简明报告功能就是确定哪些本体可以输出,哪些本体不能输出。该功能可以将用户不太关心的本体从输出报告中剔除,从而使输出报告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4. 抽样测量

一些特殊的测量单元具有抽样测量的功能,它们都属于呼叫记录或话务分布这类的测量单元集。其特点是呼叫的统计处理量很大,而且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抽样测量后也可反映测量的效果。此外,抽样测量有利于节约系统资源,提高测量效率。例如,“目的地话务分布测量”测量局向上各目的码的话务,这种测量的实现是靠任务匹配的方式实现,消耗的系统资源比较多,如果登记了很多这种任务而没有进行抽样处理,则可能造成系统资源紧张。 抽样测量有两种:抽样率和抽样次数。抽样率是随机地在其整个测量集中抽取一定比率进行的测量,如30%即意味着10次测量中取3次,1000次测量中取300等。而抽样次数是在其整个测量集中抽取一定数量后就停止测量,如1000次抽样,按一定原则抽样1000次以后就不会再取样了。例如“话务分布和历时”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可按一定的百分比来抽取呼叫,也可按呼

5-4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叫数量来抽取呼叫;而“目的地话务分布测量”只能按抽样率进行抽样测量,在初始化时缺省的抽样率和抽样次数分别为100%和全部。 5. 测量结果不可信

测量结果不可信功能是指在结果报表中标记上这次统计结果是否准确,用以提醒用户注意测量活动的可靠性。结果不可信有很多原因,例如统计的过程中修改了系统时间、改变了统计周期、设定了配置数据、计数器回零以及结果未收全等。

6. 对CID号码进行筛选统计

该特性允许设置条件,对满足特定要求的CID号码进行统计,例如可以统计CID号码字冠为6的从某个中继群入局落地的呼叫次数和话务量。 7. 支持以呼叫记录形式输出统计结果

在规定了筛选条件以后,将记录下符合条件的呼叫在各个呼叫阶段的时间和行为,相当于可以自动记录和筛选的接续跟踪。 8. 支持倒换和重新加载时不丢失统计任务

该特性可以保证统计任务的连续性,使之不因维护操作而中断。这对某些周期较长的统计任务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某周期内发生倒换或重新加载,则该周期的统计结果将受到影响。例如某局已创建一个周期为1小时的话务统计任务(任务号为1)和一个周期为24小时的话务统计任务(任务号为2)。假设局内某模块在10:10复位,则任务1在10:00~11:00的报告标记为结果未收全,而任务2在本日内的报告也标记为结果未收全。 9. 支持动态修改任务

动态修改任务包括修改统计时间属性、添加/删除统计对象、修改例外报告设定的门限。任务修改后,可以在下个统计周期内按照新的统计要求运行。 10. 话务统计结果的显示和存储

系统专门提供了一个“话务统计”窗口,在该窗口上可以方便地查看话务统计结果输出。系统还提供了话务统计任务及话务统计结果打印功能,可以先将话务统计任务和结果的详细信息保存到文本文件中,然后打印该文本文件,也可以直接通过报告打印功能完成话务统计结果的打印。 11. 自定义本体

该特性允许在原始本体之外自定义新的本体,从而满足不同的测量需求。自定义本体的方法是对原始本体重新组合,通过设计新的本体计算公式实现。

5-44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7.4 话务统计的应用

话务统计是维护人员了解交换设备运行状况的重要维护手段,可为电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维护等提供基础数据。具体说来,话务统计的应用主要有五方面:查错、疏忙、均衡话务、最值查找、呼叫跟踪等。 1. 利用话务统计查错

(1) 利用“全局失败原因的测量”初步分析影响失败的原因。

利用这个测量单元,可以将全局所有模块的呼叫失败原因发生的次数统计出来。失败原因可以细致到每一个CAUSE_VALUE,即CV_XXX。为了便于理解,还提供了对每个CV_XXX进行组合的手段。根据“全局失败原因的测量”可以知道全局呼叫的失败总体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再进一步分析,并设定进一步的任务。

(2) 利用“全局话务的测量”和“承载话务的测量”进一步定位问题。

“全局失败原因的测量”只能获得最笼统的呼叫失败信息。而失败是由哪里的呼叫引起的,到哪里去的呼叫失败最多,什么类型的呼叫失败最多,经过哪些设备的失败最多等更进一步的信息,需要更详细的统计。其中:

z

“对话务流向的测量”可以了解到出局、入局、本地、汇接等8个话务流向的呼叫情况和失败原因。

z

“对接续类型的测量”可以了解到全局的长途来话、长途去话、本地本局、本地出局等接续类型的接续情况和失败原因。由于话务统计采用的是任务-子任务结构,以上所有的接续类型的统计只需建立一个话务统计任务就可以对每种接续类型分布统计。

z

“对局向的测量”可以了解到从某个局向打入本局或从某个局向打出的呼叫情况和失败原因。可以在一个统计任务里统计每一个局向的入局或出局话务情况。

z

“对中继群的测量”可以了解到从某个中继群打入本局或从某个中继群打出的呼叫情况和失败原因。可以在一个统计任务里统计每一个局向的入局或出局话务情况。通过对中继群的测量,可以定位出由于中继上的故障引起的呼损情况。

z

“对目的地的测量”可以了解到本局到某些目的地(如北京、上海)的呼叫情况和失败原因。所谓目的地,就是被叫号码分析表中的某一个字冠的编号。例如,将010字冠编号为0,并将它取名为“北京”。0(或“北京”)就称为一个目的地。通过对被叫号码分析表

5-4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中的每一个字冠编号,设定统计任务,可以统计出对于每一个字冠的呼叫情况及失败原因。通过对目的地的测量,可以定位出经过多次转接后到某个目的地的接通情况,以便优化路由选择。

z

“对用户线群的测量”可以了解到每个模块、每个用户框、RSA框用户的呼叫情况和失败原因。通过对每一个用户框的统计,可以找出一些呼叫失败最多的用户框(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一些硬件故障如,断线、混线、地气等引起的)。

z

“单个用户的测量”可以统计某些用户的呼叫情况。在呼叫的失败定位到用户框后,可以对这个框中的每一个用户统计(最多同时统计400个),找出其中呼叫失败最多的用户。

(3) 利用呼叫记录找到最终的原因

一旦将影响接通率的主要原因定位到某些用户上,就可以利用呼叫记录的统计观察某些用户(或入局的呼叫)的行为。与维护台的接续实时动态跟踪不同,话务统计中的呼叫记录可以预定时间,预定抽样率,自动记录某个用户或某些用户的每一个呼叫,并记录下每个记录所拨的号码,接续各阶段的发生时刻、失败原因、路由选择次序等内容。这些呼叫记录可以在进行了一天的统计后进行事后分析,也可以当时查看。利用呼叫记录,可以判断出来用户是不是经常进行摘挂机一类的无效操作,或经常拨打某些空号等。也可以查看某些用户是否经常久叫不应(说明有可能在硬件上地气、断线等,也有可能是一个废弃的且欠费的用户号码)。利用呼叫记录,在前后台通信通畅的情况下,一次最多可以跟踪1000个用户或用户组(十号组、百号组、千号组)。 (4) 利用对信令及内部的统计查找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可以利用话务统计提供的某些测量单元,配合维护、告警等一起查找原因。

话务统计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测量单元,可以查错,甚至是查深层次错误。可以对MTP、TUP、ISUP、V5TK、ISDN等进行统计,利用周期性的统计,可以初步定位某些无法重复故障发生的时间、次数,并分析原因。 另外,话务统计提供的易于使用的计数器接口,完善的时间管理,可以很容易的将以前一些常用的调试手段(读内存、设调试参数)归结整理成为新的“内部调试用测量单元”,方便调试和查错。 2. 利用新话务统计疏忙

所谓系统“忙”,就是呼叫次数多和话务量大。其中,呼叫次数多通常只引起CPU占用率的上升,对接通率影响不大;而话务量大则反应了资源的占用

5-4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程度,当话务量较大时,根据爱尔兰公式,必定引起可观的呼损。因此,统计并监视各关键资源的话务量(如中继、HW),是疏忙的前提。

可以用来观察全局及各个部件的话务量的测量单元有“对话务流向的测量”、“对接续类型的测量”、“对局向的测量”、“对中继群的测量”、“对目的地的测量”、“对用户线群的测量”、“对非排队公共部件的统计”、“对可排队的公共部件的统计”等。

利用这些测量单元,可以得到各种资源的话务量,对话务量超过收敛比所能承受的范围的资源采取措施。例如某小区上网的人特别多,经常有长时间的呼叫,造成话务量过大,相应地,呼损也可能大。这时,应该建议局方添置或更新设备。

目前,不少地方的交换系统容量的总水平比较高,较少出现全局性的资源不够。因此,利用话务统计疏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数据配置等原因,使话务分布不均衡,会造成C&C08某些资源的过忙,或在某些忙时,会出现大话务量(如节假日)。这时,就需要利用积累的话务统计资料采取措施。

3. 利用话务统计均衡话务

C&C08采用的是分布式的体系结构,如何让话务负荷均匀地分布到各个模块,进而均匀地分布到用户框和中继群,成为C&C08在作数据和日常维护中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可以设想,如果数据配置不合理,将话务都集中在一个模块,或频繁地进行模块间呼叫,那么,分布式结构就蜕变成一个处理能力很弱的集中式结构,效果之差,不言而喻。

在作数据的过程中,将话务负荷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资源,属于静态的、预见式的话务均衡工作;而利用话务统计的统计数据进行的数据配置优化,属于动态的,以效果为导向的反馈式的话务均衡工作。利用话务统计,可以发现数据配置中的不合理部分。

例如,在配数据时,并不能预见到哪些用户的话务量高,或哪些号段的用户话务量高。如果一个用户框集中了很多“网虫”的用户线,或集中了某些热线电话(股评、社会调查等),则会引起较多的呼损,降低接通率。 可以用来进行均衡话务的测量单元有:

(1) “用户线群的统计”:可以了解到每个模块、每个用户框的呼叫情况。

通过对比各用户框的话务情况,可以找出话务量最多或最少的用户框或模块,再进一步采取措施。

5-4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2) “局向目的地话务分布的测量”:可以了解到经过每个局向到各个目的

地去的话务量分布情况,通过找出话务量不均匀的部分,调整被叫号码分析表中选择的路由,最大限度地使到各地的呼叫在中继上均匀分布。 (3) “模块通讯状态及流量统计”可以直观地得到各个模块间的模块间流量

情况。如果出现某些链路流量特别大而某些流量特别小的情况,需要考虑优化数据配置,减少模块间呼叫(例如配一个纯中继模块,再配一个纯用户模块,则所有入局呼叫都必须走模块间链路,引起瓶颈,需要优化配置)。

(4) “模块内部电路群的统计”可以对iDT、E16等的话务情况统计,通过

这些统计,可以发现某些iDT上是否有过重的话务,拥塞时长是否过长等,再进一步采取措施。

显然,找最值户和均衡话务这两种手法是相互支持的,处理了最值户,从另一方面讲,也是均衡了话务,避免了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找最值户偏重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立杆见影,可以使原本很低的接通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每天统计的“最值户”可能会很分散,不象整改初期,“最值户”基本上集中在某些用户身上。这时,再用“最值户”统计,效果就不明显了。而这时采用均衡话务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忙时接通率。

均衡话务是一种使有限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的方法,对于容量较小的局,或对于话务量较大(较忙)的时段,均衡话务是提高接通率的有效手段。 4. 利用话务统计查找最值

为提高接通率,找最值户或最值中继是一个立杆见影的办法。通过查找和分析诸如最忙户之类的最值户,采取措施(硬件修复、新业务、转语音等),可以有效地将影响接通率的主要因素消除,达到迅速提高接通率的目的。 话务统计在最值统计方面,提供的功能有: (1) 最忙户的统计

统计出在每天凌晨4:00到当前时刻(出统计结果的时刻)的时段结束的呼叫中,占用总时长最大的前10名用户和相应的占用总时长值。其中占用总时长是指该用户作为主叫或被叫时所有呼叫占用时长的和。 最忙户找到的是话务量最多的用户。话务量多,意味着呼损有可能大(但不一定),并有可能抑制一些呼叫意图,减少运营收入(例如将电话、传真并在一起。传真时,打电话的意图将被抑制,这种对呼叫意图的抑制是无法通过任何仪器统计到的。又如公用电话,排队等人多了,后面来的人也许就放弃了这种意图)。

5-4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另外,对于长时间上网的用户(话务量大),本身可能不会造成呼损(没有人呼这个用户),但是,由于长时间独占时隙,破坏了广泛采用的收敛比计算方法的前提(同一时刻试占资源的呼叫数目呈泊松分布),引起位于同一用户框的用户线的呼损均匀上升。而这种上升,并不能体现在“最值统计”中。

对最忙户的处理可以采取建议用户添加用户线、采用ISDN、遇忙前转、转语音邮箱、放提示语音等方式。 (2) 呼损最高户的统计

统计出在每天凌晨4:00到当前时刻(出统计结果的时刻)的时段结束的呼叫中,呼损次数最多的前10名用户和相应的呼损次数。其中呼损次数指以该用户作为主叫的呼叫未被应答的次数。

呼损最高户有可能由硬件或软件原因或人为原因造成的。硬件原因主要可能是碰线造成的摘挂机,人为原因可能是用户喜欢“玩”电话,经常摘挂机或拨无效号码。对于呼损最高户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呼损原因才能采取措施。可以利用“呼叫记录的统计”,将这些呼损最高户一天之内的呼叫都记录下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呼损,用户拨打什么号码时最容易产生呼损(有可能是别的局被叫用户太忙)。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别的局配合。为了给多个局配合查找接通率问题提高方便。话计务统还提供了对指定主叫号码统计的功能。这项功能在“呼叫记录的统计”、“多条件组合的统计”、“话务分布和历时的统计”中都支持。 (3) 久叫不应户的统计

统计出在每天凌晨4:00到当前时刻(出统计结果的时刻)的时段结束的呼叫中,久叫不应次数最多的前10名用户和相应的久叫不应次数。其中久叫不应次数指以该用户作为被叫的呼叫未被应答的次数。

久叫不应户可能是由于硬件上的地气、断线、被叫用户或废弃的欠费号码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用户外出引起的,视情况可以采用启动测试、查看数据、收回废弃号码、前转到手机、建议安装语音邮箱等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两个局对久叫不应时长的设置不同,对入局落地的呼叫来说,有可能对局先拆线,本局无法知道是“久叫不应”,只知道这个呼叫“振铃早释”。 (4) 被叫常忙户的统计

统计出在每天凌晨4:00到当前时刻(出统计结果的时刻)的时段结束的呼叫中,被叫忙次数最多的前10名用户和相应的被叫忙次数。其中被叫忙次数指以该用户作为被叫的呼叫因为忙而未应答的次数。

5-49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最忙户的统计仅仅指出了这些用户有可能产生呼损,而被叫常忙户则实实在在造成了呼损,影响了接通率。因此,找被叫常忙户是提高接通率的最直接的方法。

对被叫常忙户的处理有采用新业务,建议添加用户线,转语音邮箱,转语音时隙等手段。 (5) 最闲中继占用时长的统计

统计出每天凌晨4:00到当前时刻(出统计结果的时刻)的时段结束的呼叫中,中继占用总时长最小的中继电路和群号。其中中继占用总时长指该中继电路被占用的时长的和。最闲中继的统计不包括未安装的中继电路。

最闲中继的统计对接通率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根据邮电部《全国邮电“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调整纲要》,邮电系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提高设备实装率、网络接通率及电路利用率。最闲中继的统计有助于提高电路利用率。

(6) 占用中继时间超长或过短的(告警)

通过设置中继群表中的“占用时间过长阈值”和“占用时间过短阈值”,可在占用中继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产生告警。占用中继时间过短通常意味着中继上的信号质量太差,或出现单通(只能听或者说,于是用户立即挂掉了),或信令配合有误;占用中继时间过长有可能是中继吊死。 其中占用中继时间过长告警对于接通率的影响最为直接。采取的措施有检查线路、跟踪信令等。 󰀉 说明:

(1) 目前,找最值户的统计可以指定被搜索的用户的范围。这些范围是:全局,某个模块、某种类型的用户(以用户类型-UID区分),某个Centrex群。因此,通过设置统计对象,可找出某个(或每个)模块的最值用户的前10名,某个(或每个)Centrex群中最值用户的前10名。

(2) 最值的统计是从早上4:00开始计算到当前时刻的累计值。有些时候,并不希望知道这个时段的最值,而希望知道忙时(9:00~11:00)的最值。这时,需要利用调试参数在9:00时清空最值计数器,并设定任务在11:00出统计结果。

(3) 由于搜索最值需要消耗较大的CPU资源,一个模块建立的最值统计任务(尤其是子任务)不能过多(用户线满配置时最好一个任务只有一个子任务),如果需要多个最值任务,最好将得到结果的时间错开,并最好在0:00以后进行(这时统计的结果仍然是上一天4:00开始到目前的值,不会在0:00清零)。

5-50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5. 利用话务统计呼叫跟踪

利用维护台的呼叫跟踪可以对某个话机进行实时跟踪,并可以将跟踪信息存盘。但是,维护台的呼叫跟踪有以下缺点:一次同时能跟踪的用户数目有限(一个工作站5个,共个);只能跟踪某一用户,而不能指定一个范围跟踪;不能定时启动跟踪;跟踪信息无法自动筛选等。

利用话务统计的“话务分布和历时”、“服务质量评价”,可以克服维护台的这些缺点,进行海量呼叫的跟踪,并且在呼叫结束后,就可立即得到跟踪结果,并作为话务统计结果存盘。利用话务统计固有的“入端、出端、目的码、呼叫属性、主机号码、失败原因”的筛选机制,可以对呼叫进行实时筛选。另外,利用话务统计的强大时间预定机制,可以在任意预定时间和时段进行跟踪。对于筛选过后,呼叫量仍然很大的呼叫,还可以利用抽样率进行抽样。

5.8 环境与电源监控

5.8.1 环境与电源监控的基本概念

环境与电源监控是指对中心机房或远端机房设备运行的环境、电源设备以及其它智能化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以实现对无人值守机房的远程监控和集中管理功能。

环境与电源监控完成的具体功能如下: 1. 机柜内环境监控

机柜内环境监控由环境监控板ESC完成。检测机柜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门禁的开关状态,配线架的状态等;通过对风扇、空调开与关控制,实现对温度、湿度的控制。

(1) 温度监控: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柜内的温度,根据检测的温度值和设

置的温度阈值控制风扇、空调开关状态等,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2) 湿度监控:用湿度传感器检测机柜内的湿度。

(3) 门禁开关:通过检测门禁开关,判断机柜门是否打开。

(4) 配线架:配线架状态是一开关量信号,通过检测保安单元的状态来判断

配线架状态,当保安单元被击穿,告警端接地时,配线架状态为故障。 (5) 风扇和空调的控制:风扇和空调的开关可以有环境监控板根据温湿度和

后台设置的阈值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后台下发的开关指令,开启/关闭风扇、空调的手动控制。

5-51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6) 机柜内其它模拟量和数字量的监测:环境电源监控板(ESC)提供模拟

量传感器接口和开关量传感器接口,可以外接模拟量、数字量传感器检测机柜内信号,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监测机柜内的其它环境量。 2. 机柜外环境监控

通过环境监控板提供的模拟量传感器接口和开关量量传感器接口,可以监测机柜外的环境量,如温度、湿度、红外、火警、盗警、水浸等。环境监控板还提供两个控制输出口,用于控制智能输出设备的开关(如空调、油机等)。 (1) 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外接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房的温度,可以根据检测

的温度值,并通过控制输出口,控制机房内的空调状态,以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2) 湿度监控:系统通过外接湿度传感器,检测机房的湿度。

(3) 空调监控:通过控制输出口,根据机房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空调的状

态,检测空调的运行状态,将空调的故障告警上报网管。

(4) 火警、水警检测:参照国家有关防火、防水的安全标准,通过接入烟感

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检测火警和水警信息,上报网管。

(5) 盗警检测:根据国家有关防盗的安全标准,通过接入红外线传感器、门

禁开关和破窗传感器检测盗警,上报网管。对于盗警具有布防和撤防功能,避免工作人员进入或离开时引起报警。

(6) 柴油发电机组监控:柴油发电机监控由智能化设备柴油发电机组监控子

系统完成。可以通过ESC的外接传感器上报。监控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电参数检测、油位检测、水温检测、超速报警、启动失败报警、市电/油机切换控制。 3. 电源设备监控

环境监控板ESC可以和智能电源设备(如华为电气的PS4810、PS48100、PS48240等)一起使用,通过串口和智能电源的监控模块通信,对电源设备进行监控。

(1) 电源量状态检测与显示:交流输入电压、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直流输

出电压、直流输出电流、蓄电池的充电电流、熔丝状态、蓄电池的充电模式、控制模式、分级下电等。

(2) 电源设备工作参数的配置:主要对输入过欠压告警点、输出过欠压告警

点、负载分级下电电压、以及充电过流点等参数进行设置,使电源设备工作、告警正常。

(3) 电源设备的控制:主要进行对模块开关、蓄电池均浮充切换等操作。

5-52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4) 对一些其它电源,可以通过环境监控板本身和外接传感器来监控。主要

有:电压、电流、一次电源、电池均浮充等。

5.8.2 环境与电源监控的实现原理

环境监控的基本原理框图如图5-13所示。

接开接测环环环试软事告告ALM/TSS/TCI /RSA 等接开接测串串ESC 接告接测用((测用BAM试试智决控源源源控源或或或或等LAN维维告告告告应应应应应串串告告告

图5-13 环境监控的基本原理框图

根据图5-13,可将环境监控的基本原理分为如下四个步骤解释:

(1) 环境参数或状态包括开关量和模拟量,其中,开关量是指短路和开路两

种状态,代表0或1,如门禁信号等,通过ESC板或ALM板等接入系统;模拟量是指输入的电流或电压,代表传感器的探测值,如温度、相对湿度、烟雾浓度等,只能通过ESC板接入系统。

(2) ESC板或ALM板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或状态转换成内部信号,并通过

系统的内部管理通道上报给环境监控软件模块。

(3) 环境监控软件模块时刻监视从ESC板或ALM板上报的环境信号,当其

中的某项参数越限或状态改变时,如温度过高、机柜门被打开等,系统将向BAM发送告警信号,启动告警箱等设备告警。

(4) 维护人员也可以通过维护台在线查询相关的环境参数或状态,了解当时

的环境运行条件。此外,如果配置有专门的环境监控板,系统还可以自

5-53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动或手动控制某些设备的运行,如蓄电池均浮充、蓄电池关断和排风扇启停等。

5.9 操作权限管理

5.9.1 概述

C&C08的终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用户的系统,它允许多个操作员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同时对系统进行操作。为了保证多个用户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终端管理系统,C&C08采用了对操作员和工作站的权限实行分级管理的方式,即一个操作员最终得到的实际权限是被分配的工作站权限和被分配的操作员权限的交集,如图5-14所示:

应应应的的的

实际的的的

操应操的的的

图5-14 操作权限的分级管理方式

这种复合的权限管理方式通过设定工作站的权限,使即使是系统管理员,也不能在所有的工作站上进行所有的操作。由于工作站在地理上经常是分散的,这种机制在分散管理的基础上保证了重要命令的集中控制,在不失灵活性的基础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5.9.2 用户账号管理

一个新的操作员如果想使用MML命令,首先必须拥有合法的用户帐号。用户帐号由系统管理员统一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进行分配或删除。 1. 系统管理员帐号

C&C08的系统管理员帐号固定预置为“cc08”(注意为小写),用户可根据需要更改系统管理员帐号所对应的密码,但不能新增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命令组为G_SYS)的用户帐号。

当操作员在超级工作站上使用时,系统管理员帐号具有最高权限,可以使用任何命令。

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2. guest用户帐号

C&C08的guest用户帐号固定预置为“guest”(注意为小写),密码亦为“guest”,且不能被更改。

一般情况下,guest用户帐号的操作权限被设置成系统最低级别(命令组为G_GUEST),所有的普通操作员都拥有G_GUEST命令组,可在任何工作站上以此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特殊情况下,系统管理员也可以对G_GUEST命令组所拥有的命令项进行修改,原则是这些新增的命令已对所有的操作员开放。为管理安全起见,一般不建议对G_GUEST命令组进行任何修改。 3. 普通用户帐号

普通用户帐号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用户帐号:操作员登录系统时的ID号,由1~15个字符组成。用户帐

号不能为空或已经登记过的,且对大小写敏感。

(2) 用户描述:是针对用户帐号的一种便于记忆的描述,由1~40个字符组

成。

(3) 操作时限:由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两部分组成,用于限定该用户帐号在

规定的时间段范围内才有权执行命令工作组所限定的命令,超出该时间段后该用户帐号自动降级为guest用户权限。系统管理员和guest用户无操作时限。

(4) 用户新密码:是操作员以此用户帐号首次进行登录时所使用的密码(可

修改),由1~20个字符组成。密码经系统加密后存储于数据库中,并由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密码的加密算法来共同保证密文的安全性,可有效防止对操作员密码的攻击。

(5) 用户命令组权限:是指某个操作员拥有权限的命令组,一个用户可同时

拥有单个或多个命令组权限。系统管理员帐号固定拥有最高权限的G_SYS命令组,可以使用任何命令;而guest用户帐号固定拥有G_GUEST命令组。所有的普通操作员都拥有G_GUEST命令组,但是不能拥有G_SYS命令组。

5.9.3 命令组管理

命令组是权限设置的基本单位,一条命令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命令组。当某一操作员或工作站拥有这个命令组的权限时,他也拥有了执行本命令组所包含的其他所有命令的权限。在C&C08中,这样的命令组共有66个,名称分

5-55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别记为“普通维护类~系统命令查询类”、“G_28~G_63”、“G_GUEST和G_SYS”。其中G_GUEST组中只包含了5条命令,是操作员和工作站可执行命令的的最小集合,而G_SYS组则包含了所有的MML命令。除了这两个特殊的命令组,其他各命令组包含若干条命令,分别代表不同的权限。 在C&C08的终端管理系统中,我们把具有G_SYS命令组的操作员称为超级用户(即系统管理员),相应的把具有G_SYS命令组的工作站称为超级工作站。在系统中只能有一个超级用户,但可以有多个超级工作站。超级用户的用户帐号只能是“cc08”,用户帐号是在系统安装时由安装程序设定的,用户不可以修改用户帐号,只能给该用户帐号设置密码。超级工作站的设置可以在系统安装时设定,也可以在系统运行时,由超级用户执行添加工作站命令,并把新增工作站的权限设置为具有G_SYS命令组。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超级用户在任何一个超级工作站上实施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也提高了系统管理的方便性。所有的有关权限管理的事务(例如:更改操作员和工作站权限、更改命令组内的命令和更改操作员登录时间等)都只能由超级用户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用户管理的权限集中于超级用户,便于集中管理,防止权限管理的混乱。

与G_SYS相反,G_GUEST是最低权限的命令组。只具有本命令组的操作员或工作站只能执行关于操作员或工作站本身的五条命令。

5.9.4 工作站管理

操作员登录所使用的机器称为工作站。一个操作员要通过某个工作站登录到管理系统,该工作站首先必须在系统中进行注册和授权。

(1) 只有系统管理员有权对工作站进行管理,且必须在超级工作站上进行。 (2) BAM缺省为超级工作站,拥有G_SYS权限命令组,用户不能修改BAM

的权限。

(3) 一个新增的工作站初始拥有G_GUEST权限命令组,系统管理员可以根

据需要随时修改该工作站的权限命令组。

(4) 在工作站的属性中,工作站名不能为空或已经登记过的,但对大小写不

敏感;输入的IP地址必须合法,不能重复使用,即一个IP地址只能登记一次。

5.10 软件补丁管理

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对主机软件进行一些适应性和排错性的修改,如改正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增加新功能以适应业务需求等。传统的做法是对主机软件进行静态停机升级,这将使系统的业务受到影响,不利于提高通信

5-56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服务质量。而通过给主机软件打补丁,就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业务的情况下实现对主机软件的动态在线升级,有利于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5.10.1 基本概念

(1) 补丁:一段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用于替代主机软件中存在错误或需要更

新的相应代码。

(2) 补丁序号:交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现多个错误,就需要有多个

补丁进行修正,这些补丁按生成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称为补丁序号。如1#补丁,2#补丁……等。

(3) 补丁区:在主机内存中专门开辟一段空间用于存放补丁,称为补丁区。 (4) 通用补丁:用于解决同一基础版本的交换局都存在的问题,如程序设计

中的BUG等。

(5) 特殊补丁:用于解决只有个别用户才存在的问题, 如不同交换设备之间

的信令对接等。

(6) 补丁文件:包括若干基于同一基础版本的补丁的文件。

5.10.2 软件补丁的特点

1. 建立在某一个基础软件版本上

任何一个补丁都是相对于一个基础版本而言的,基础版本A的补丁不能用于基础版本B,反之亦然。当一个版本的补丁达到一定数量时,需进行版本升级,旧版本中的补丁已在新版本中修改,新版本的补丁重新发行。 2. 多个补丁组成补丁文件

对于每一个需要改动的问题,可以相应的及时制作出一个或多个补丁,每个补丁按制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分配补丁序号,补丁序号从1开始递增,理论上的最大补丁号是65535,实际最大补丁号还受到内存空间等的。 一个补丁文件包括在此软件版本基础上打过的所有补丁。补丁是以补丁文件的形式发布给用户的。

提供给用户的除了补丁文件外,还有相应的补丁说明文件,在说明文件里描述了每个补丁的详细信息,例如该补丁文件所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5-57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第5章 OAM系统

3. 打补丁操作简单

维护人员只需要执行简单的MML命令,就可以在不中断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将软件补丁在线打入设备中去,从而修复故障。

注意:

由于在线软件补丁直接影响处理机软件程序的运行,属于关键性操作,所以不允许一般的维护人员做这项工作,只有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补丁操作。

4. 软件补丁有自动恢复能力

在系统发生异常的情况,如系统掉电重起,C&C08中打过补丁的模块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恢复到以前的打过补丁的状态。

5.10.3 软件补丁的结构

软件补丁分为三个部分:补丁制作工具、后台补丁管理模块以及前台补丁管理模块。 1. 补丁制作工具

补丁制作工具的功能是:将用于修改软件错误的一个或多个补丁组织起来,生成基于某个软件版本的补丁文件。补丁文件的生成是脱机完成的。 2. 后台补丁管理模块

后台补丁管理模块是BAM软件的一个部分,其主要功能有:

z z

给用户提供管理维护补丁的命令接口。

根据用户的有关操作补丁的命令和前台返回的信息,维护模块补丁配置表和模块补丁状态表与前台一致。

z z

传送补丁文件到前台。 生成相应的补丁报告文件。

3. 前台补丁管理模块

前台补丁管理模块是主机软件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有:

z z z

处理后台有关补丁的命令和维护接口。

根据用户的有关操作补丁的命令,维护模块补丁状态表与后台一致。 接收补丁文件,分离补丁到前台补丁区。

5-58

C&C08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技术手册

z z z

第5章 OAM系统

写补丁文件到Flash Memory。 系统重起后的补丁恢复工作。 补丁的主备机同步。

5.10.4 软件补丁的操作

用户在拿到补丁文件后,在业务维护系统通过一些简单的命令,如加载、激活、回退、运行、删除、查询补丁等操作,就可以把软件补丁在线地打入或去除。

补丁在主机软件有四种状态,它们分别是空闲态、去激活态、激活态、运行态。

z z z z

空闲态:一种初始状态,表示没有补丁。

去激活态:补丁在补丁区中,但还没有被激活,补丁代码不能执行。 激活态:补丁已被激活,补丁代码可以执行,这是一种试运行状态。 运行态:补丁处于正式运行态,不能回退,只能删除。

补丁状态的转换如图5-15所示。

LOAD空空空RMVRMVRMVRUN去去去空ACTDEA运机空去去空 图5-15 补丁状态迁移

激活态是一种临时状态,这种状态的补丁正在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系统试运行正常,就可以用RUN(正式运行补丁)命令将其迁移到运行态;若发现补丁功能存在缺陷,可以通过DEA(回退补丁)命令回退此补丁,并将补丁状态迁至去激活态。

运行态是正式运行态,当系统重新启动时,只将处于运行状态的补丁打进系统,而因为激活状态是一种临时状态,所以处于这种状态的补丁不予以恢复。 当系统不再需要某些补丁时,可以通过RMV(删除)命令删除补丁,将补丁状态迁至空闲态。

5-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