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办单位 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四、竞赛日期及地点
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四川外语学院举行。
五、竞赛项目
男子单人操(竞技、自编)、女子单人操(竞技、自编)、高水平运动员混合双人操规定动作、高水平运动员三人操规定动作(性别不限)、集体六人操(健身、自编,性别不限)
注:女单、男单按《2005-2008健美操竞赛规则》、健身操按《2007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编排。高水平运动员规定动作评分规则按相关规则进行。
六、参加单位 重庆市各普通高等学校 七、竞赛组别
甲组:普通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 乙组: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含运动系) 丙组:高职、高专院校 八、参加办法
(一)运动员资格:运动员必须符合《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第十条规定的参赛条件。
(二)每单位限报1队。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2人,男、女运动员共12人。每队每项限报1人(队)。运动员可兼项,每人最多可报3项。
(三)甲组学生可以参加乙组比赛,乙组学生只能参加乙组比赛。若多人项目中有1名乙组学生,则该项视为乙组。
(四)各单位必须在10月25日以前登陆重庆市教委体卫处网站完清参赛运动员网络注册手续。运动员凭《重庆市大学生运动员参赛卡》参赛,并携带学生证或身份证备查。
九、竞赛办法
(一)所有项目均进行预、决赛,录取前8名参加决赛,由决赛成绩决定最后名次。 (二)预、决赛的出场顺序均由组委会在赛前抽签决定。
(三)采用《2005-2008健美操竞赛规则》,并参照《2007年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评分规则》执行。
(四)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比赛进程中将不接受申诉。 十、名次录取与奖励
(一)甲组、丙组各单项均按成绩录取前8名,不足8人(队)参加的项目,按报名人(队)数减一原则录取名次,对获得前8名的运动员颁发获奖证书。各单项前8名分别按9、7、6、5、4、3、2、1计分,并列名次得分平均分配,无下一名次,录取团体总分前8名颁发奖牌。
(二)乙组各单项均按成绩录取前6名,不足6人(队)参加的项目,按报名人(队)数减一原则录取名次,对获得前6名的运动员颁发获奖证书。各单项前6名分别按9、7、6、5、4、3计分,并列名次得分平均分配,无下一名次,录取团体总分前6名颁发奖牌。
(三)本次比赛设最佳编排奖、最佳表演奖及最佳教练员奖各2名,颁发奖状。 十一、体育道德风尚奖
大会按运动员6:1、裁判员5:1的比例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个人奖,颁发获奖证书。 十二、报名和报到 (一)报名:
1.各单位用电脑打印运动员报名表,注明运动员参赛组别,于2008年10月20日前发传真和电子邮件到四川外语学院体育部,逾期报名视为弃权。
传真号:65385449,联系人:杨焱,电话:65385449
电子邮箱:tyb@sisu.edu.cn 如果电子邮件与报名表不符,以报名表为准。
2.各单位自行对运动员的健康状况负责,必须组织运动员进行体检,报名表盖上单位公章和校医院公章方为有效。
(二)报到:
1.各参赛队于10月31日上午9点前在四川外语学院大礼堂报到,并按训练安排走场。 2.各参赛队报到时交100字以内的本单位入场介绍词一份。
3.各参赛队报到时须向组委会缴纳报名费500元、“抵押保证金”1000元人民币。
4.各参赛队必须为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工作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赛区途中及比赛期间),报到时向组委会校验保险单据,否则不能参加比赛。
十三、仲裁、裁判员
(一)仲裁、裁判长、裁判员由主办单位选派。
(二)辅助裁判员及工作人员由承办单位与市大学生健美操协会协商选调。 (三)裁判员报到时应携带裁判员证书。
十四、经费
各单位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每人每天食宿标准90元人民币)。
十五、其它
(一)女单、男单、双人操和三人操参赛运动员的着装及头饰必须符合《2005-2008健美操竞赛规则》的要求。
(二)六人操参赛运动员的着装及头饰参照《2007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评分规则》执行。
(三)各参赛队应自备两盘比赛音乐带或CD碟,录制在磁带A面或CD碟的开头,并按比赛秩序将运动员的单位、姓名、比赛项目填写在放音顺序卡上,在报到时交一盘到竞赛组,由大会统一播放。 (四)比赛设有开幕式及大会操表演,请各参赛队准备4×8拍的入场展示动作,并可自备校旗一面。 (五)所有组别《高水平运动员规定动作》的音乐由大会准备。
(六)确认报名后不得更换运动员。只有严重的医学问题才能在比赛前24小时换人,但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主办单位同意。替换的运动员必须是已经报名并持有参赛卡的运动员。 (七)本规程解释权、修改权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处。 (八)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重庆市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报名表 单 位:(盖章) 校医院:(盖章) 领 队: 手机:
教练员: 手机:
性姓 名 别 组别 所在院系、年级、班级 身份证号码 运动员报项表
项 目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填表说明:
1.运动员报项填写格式如表内。
2.“组别”栏分别填写“甲”(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乙”(体育专业学生)、“丙”(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高”(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运”(运动系学生)。
3.若多人项目中有1名乙组学生,则该项视为乙组,在组别一栏填“乙”。
姓 名 李某某 陈某某、张某某 组 别 备 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