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

浅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面对愈来愈复杂的国际化形势,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时代的选择,同样也是科学的选择。当前,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简要叙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标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困境;建议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內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面对新要求、新任务以及新目标,探讨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自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全新的阶段。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渡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朝着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主要的动力仍然是依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现象不仅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2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困境

2.1 传统的发展观念尚未得以根本转变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观念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转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发展观念主要是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考核方式。受到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我国各地方更加注重于经济增长这一层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片面的追求数量扩张、高速增长、不重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等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导致了我国经济结构比例失调,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传统的发展观念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党和虽然多次提出不以GDP作为考核我国地方发展的关键指标,然而传统的发展观念已经形成。在实际的经济运作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GDP等指标依然被大多数地方重点关注。因此,传统的发展观念尚未得以根本转变,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2.2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工业发展的质量不高。其次,我国的农业基础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再次,我国服务业的

发展较为落后。最后,需求结构不均衡,尤其是高档次与低档次的产品需求不均衡,进而导致了供给相对过剩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些问题的出现,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矛盾。

2.3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较低

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许多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然而,由于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以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未能得以有效的落实。首先,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然选择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發展方式。其次,有些地方虽然已经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与处罚措施,使得环境治理的效果不明显。由于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较低,使得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现象依然存在,不仅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还会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4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不相符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而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在研发和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高端的技能人才。从我国现有的科研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由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不相符,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建议

3.1 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受到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转变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首先应当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诠释了科学的发展道路。由于传统的发展理念已经形成,因此,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科学发展理念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证科学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

3.2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经济结构中,产业结

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中,应当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企业。对于传统工业的发展,应当借助于科学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资源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但是,要想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于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降低高消耗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与此同时,在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同时,还要构建严格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度。对于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查处,通过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3.4 重视创新驱动战略

为了能够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变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努力造就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力度宣传普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社会创新氛围,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与此同时,还要完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法律制度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4 结束语

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以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经济实力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境。有些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念尚未得到根本的转变,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经济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就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付佳杰,尚玉芳.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商场现代化,2015(02).

[2]邱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摆脱困境的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3]刘百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研究[J].中国市场,2015(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