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绿色创新

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绿色创新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上海世博会的低碳绿色创新 ■王致诚 上海世博会的看点不是建筑,而 会时,因为场地很热,专门把欧洲馆 集合在一起建成了有很多自然流水的 是低碳、绿色的主题创新。在上海世 博会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主题下,城市的低碳生活设计、建筑 的生态绿色设计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形 态的改变让你惊叹:没有低碳、绿色 的主题创新,哪来的和谐与美好的幸 福生活。 生态塔来制造凉意。而且,场馆的顶 可以打开,白天气温比较高时就自动 把馆顶合上,晚上气温低时馆顶又自 行打开。另外,本届世博会每个场馆 都建有一个喷泉中厅,房顶上还有链 条垂下来,为了用水降温而不乱溅, 实现了不用电能空调与照明的低碳模 历届世博会的低碳绿色创新 世博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 从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开始,各届世 博会都要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些 式创新。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主题是 “人类、自然和科技”。芬兰馆被评 为展现汉诺威世博会主题最好的场 馆,两个风巢结构建筑的中间是一个 膜等材料制成的再生纸板,外面的框 架是钢结构。展馆内壁采用能吸收二 氧化碳的植物材料——孟买麻,这种 材料能够净化空气,提供一个舒适的 环境。整个展馆建筑可全部再利用、 废弃物为零。它代表了“绿色”建筑 的全新低碳理念。 念,必将成为各国城市更新的借鉴样 板,产生深远影响。 博轴首次进行灯光调试,展示了当今 国际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和生态 其二是上海世博会绿色技术的广 泛应用,直接造就了低碳排放的绿色 园区。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单体建 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使得这些建筑 “充满智慧”。 世博中心:位于卢浦大桥东侧浦 明路以北的世博中心,其造型揉合了 现代建筑视觉理念,在排列方式上由 西向东高低错落,表达出一种既有整 筑,无论是永久性的建筑还是临时性 的场馆,不管是新建建筑还是改造的 老建筑,设计者都在节能减排、节约 资源和减少环境负荷上采取先进、有 效的技术和材料。整个世博园,都体 现了一种低碳世博的理念。 其三是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上海 世博会的又一大亮点。在这些绿色行 动的集体亮相中,上海世博会对于老 上海世博的低碳会展模式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 生活更美好”,在这种主题目标和行 动期许中,当然要包含良好的生态和 宜居的环境。所以,上海世博会不仅 仅是表达中国城市文明进程的精神与 气质,更要重视生态、绿色的低碳发 展模式。众所周知,上海是一座能源 体循序而又不失变化的韵律美。设计 师充分利用沿江景致及世博园区宝贵 的景观资源,形成晶莹通透的内部空 间和外部形态,同时体现节能和生态 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充满智慧的绿 色建筑。世博中心设计方案按照减量 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 循环(Recyc]e)的3R原则,统筹安排 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再利用, 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 物的排放量,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 影响,整个建筑除使用太阳能、地源 热泵、雨水收集、LED照明和冰蓄冷系 统等高新技术外,还根据其临近黄浦 工业区、老城区与老街坊的规划意图 是明确的,一方面为各国提供优秀实 极度匮乏的城市,但其目前的高速发 展又拉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 践案例的展场,同时实践区的本身也 成为最佳低碳实践的案例。在最佳实 践区里面,保留了工业建筑,占该区 每年达到8.9%的增速。无庸讳言,上 海也有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在 国家科学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上海提 总建筑的60%以上,体现了保护前的修 复、改造和利用。使其具有新的功能 和节能环保的品质,并且嵌入了许多 文化与时尚的现代元素,这样既保留 了历史的基因,又可以展现时代精 神。 出了未来发展的低碳模式战略,并在 工业、交通、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实 江边的特点,采用了江水循环降温技 术,避免空调产生较大的耗电量。世 博中心在设计中对环保设备及它的后 期功能利用都要求很高,把节能降耗 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出“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世博主题馆:位于世博园区B片区 世博轴西侧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其 践区等方面启动了200多项重大的科技 项目,为低碳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上海已经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 低碳城市发展的首批两个试点城市之 一上海世博的低碳绿色亮点 我们已经看到,上海世博会也是 一。可以说,上海世博会坚持生态优 先的低碳模式路径,是“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中心立意。 2009年7月,上海世博事物协调局 和市环保局共同发布了上海世博会的 环境评估报告,这是承办方发出的要 次集中低碳实验和绿色行动的环境 世博轴:位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 盛会,其中亮点多多。 地带的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 人流交通的主轴线,也是世博园区内 最大的单体项目。全长约1000米,宽 约110米。世博轴是世博会“一轴四 馆”五大永久建筑之一,是一个由商 业服务、餐饮、娱乐、会展服务等多 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采用并网 发电运行方式,将太阳能发电传回城 市电网中。太阳能总发电量2.57兆 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屋 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发 举办一届“绿色世博”的重要信号。 2009年8月,联合国联合规划署发布了 上海世博的环境评价报告,肯定了上 海世博会的绿色努力和低碳措施。 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可减少c02排 放量约2500吨。主题馆东西立面设置 有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墙,面积达5万平 方米,之前爱知世博会最大的绿墙只 首先是上海世博的会展选址非常 有战略眼光,选择了城市中心的旧工 业改造区,这样既与城市的主题相吻 合,又带动和实现了老城区的有机更 新,激活了衰败老城中心,让其重新 美好起来,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和勇 气。特别是世博区新建100万平方米的 生态走廊,大大提升该地区的生态质 功能组成的大型商业、交通综合体。 世博轴采用了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节 能、环保、生态技术。“一轴四馆” 邻近黄浦江,所有场馆都充分利用江 水源循环降温,提高了空调系统效 有2.5万平方米。主题馆利用绿化隔热 外墙在夏季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 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同 时在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 热,同时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 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 率。“一轴四馆”堪称绿色技术的集 大成者,节能率高达62.896,非传统水 资源利用率61.3%,杂水用量占生活用 量,加上适当布置的众多公共艺术 品,使这个昔日灰色的文化死角成为 亮丽的风景线。上海世博会的选址理 水量76.7%,回收雨水利用可达3万立 方米,还有程控微灌溉系统可节水 50%N70%。6月22日,上海世博园区世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 西轴线交汇处的中国馆,以“东方之 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 日 神与气质。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 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 理念。挑出层如此宽阔的建筑本身就 是对力学和材料学的有力挑战,难度 自不待说。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 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 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如约 而至,让观众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 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 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 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 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 在其表面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 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 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 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 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 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 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 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白遮阳体 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 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 藏在建筑体内。 世博演艺中心:位于浦东的世博 耗能大大降低。 世博园中心绿地景观:位地浦东 的上海世博园中心绿地景观,总面积 达42公顷。在世博会期间,中心绿地 两条林带夹一条湿地,林木由水边至 防洪堤顶由疏而密过渡,基调树种由 落叶的枫香和乌桕过渡到常绿的香樟 林。在世博会期间,此区域绿地承担 定的人流疏散作用。平时则是轻松 愉快的休憩地。四是堤内庭院艺术 一承担着各种庆典、表演、展览、会议 等活动,同时也是游客游览、休闲、 娱乐的主要场所;会后,绿地景观将 成为上海市的绿色中心之一。绿地景 观综合解决了滨江洪涝、生态重建、 人流疏散、遗产利用、文化展示等问 题,使之成为一块滨江的绿地、世博 的绿地和城市的绿地。首先是临江滨 演艺中心,犹如黄浦江畔的一只“艺 海贝壳”,它是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 带,由展区通往绿地的南北道路划分 永久性场馆之一,在世博会期间将承 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该中心的弧 形外观不只是为了凸显这座文化新地 设计了15个小庭园,它们构成的环境 艺术“容器”嵌入防洪堤的土坡,形 成半围合的庭院展示空问。在这些庭 标的时尚感,其中也蕴藏着精妙的环 保构思。下层圆弧表面形成自遮阳体 园中,将生态环保新技术与景观相结 合,充分展示了人类发展的新概念、 新观点、新技术。绿色、环保、节 能、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水能利 系,在高温季节避免阳光直射,同时 为玻璃屋顶的地下空间进行自然采 光。仔细瞧瞧,你还会发现在“飞 碟”的外围有着养眼的“绿坡”,而 非呆板的水泥。“绿坡”的作用不可 小觑,事实上这是屋顶覆土技术的应 水带,由不同类型的生态堤岸、湿 地、土丘与码头等构成,滨江栈道贯 连期间,使人与日常的潮水和江波相 呼吸,并感受丰富的滨江生态系统的 用、废旧材料再利用、风能、屋顶花 园新技术等体现出了未来城市的绿色 庭院技术。 当我们高呼“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的世博口号时,我们应该清醒地 认识到城市是有历史的,这些历史在 边缘效应。其二是内河湿地带,中间 的泡状景观元素由水泡、树岛、灌木 岛等多样化的生境所构成。斑块的边 缘效应和隔离效应,为水体净化、多 种鸟类和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并营 用,它不仅使得世博演艺中心能完美 融入周边的水绿景观,而且能为场馆 外延地下空间保温隔热。在水资源利 用方面,世博演艺中心利用江水冬暖 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内河湿地的水 每一方土地上,在每一栋厂房中,珍 惜和善待它们的存在,方可使城市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