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题,计72分;第二部分为填空题,每空2分,计28分。全卷满分100分。
2、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只梨重约0.15牛 B 人步行的速度约5米/秒
C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0。5吨
D 一支新中华2B铅笔的长度约40厘米。
2、在下列四个事件中,经历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 )
A 人眨一下眼 B 人在安静时呼吸一次 C 人在感冒时打一个喷嚏
D 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如快速登楼)脉搏跳动一次
3、手掌中托一小石块,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当小石块与手掌脱离时,则( ) A小石块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小石块速度继续增大,手掌速度将减小 C小石块与手掌的运动速度相等 D小石块比手掌运动得快
4、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 钟声的回音 B 大钟还在振动
C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B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C 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6、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年轻时有一次访问德国,当地一名数学家在电车上给他出了一道题:甲、乙两人相对而行,相距5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小时走4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又往甲方向走,碰到甲后它又往乙方向走,这样持续下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这条狗一共走了( )
A 50千米 B 40千米 C 30千米 D 20千米
7、坐在由西向东行驶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 B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
C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 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
8、彩色电视荧光屏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 ) A 红、橙、黄 B 绿、红、蓝
C 橙、靛、紫 D 黄、绿、蓝
9、在大楼电梯的箱顶上用绳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箱底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箱底板所需的时间为T2,则( )
A T1>T2 B T1=T2 C T1<T2 D 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的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效果图。据悉,中国馆将和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一样,都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其中要用到“超白玻璃”, 这种特殊材料具有较好的( ) A 保暖性能 B 保洁性能 第10 C 透光性能
D 导电性能
11、小明在广场上游玩时,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 B 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 C 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 D 小汽车仍处于静止状态 第11题
12、某质量是50千克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重约为100牛。现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悬挂重600牛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为( ) A 50千克 B 100千克 C 300 千克 D 600千克
13、一只封闭的小箱子,自重为G,内有一只重为G0 的小蜜蜂,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小蜜蜂在箱子内水平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
B 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于G+GO C 若小蜜蜂在箱子内竖直向下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小于G+GO D 若小蜜蜂在箱子内倾斜向上匀速飞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G+GO 1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握着一个玻璃瓶,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握力适当增大,手和瓶间的摩擦力增大 B 握力适当减小,手和瓶间的摩擦力减小
C 握力适当减小,手和瓶间的摩擦力增大 第 14 题 D 握力适当增大,手和瓶间的摩擦力不变
2
15、如图所示,物块A在木板小车上。小车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作匀速直 线运动,物块A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A的受力情况是( )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第15题 C 重力、支持力、拉力 D 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16、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方形 B 圆形 C“△”形 D “▽”形
17、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搂时,数得走了16级;当他以同样的速度(相对电梯)沿自动扶梯走下楼时,数得走了48级,则该自动扶梯级数为( )
A 22级 B 24级
C 32级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8、当物体距凸透镜8厘米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若只将凸透镜
向光屏方向移动2厘米,则在光屏上又成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f为( ) A 2厘米〈 f 〈4厘米 B 4厘米〈 f〈5厘米 C 5厘米〈 f 〈8厘米 D 无法判断
19、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
A 像以速度v长高 B 像以大于v的速度长高 C 像以速度V缩小 D 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20、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则照出的相片上( ) A 没有墨点的像 B 有一个缩小的墨点的像 C 有一个放大的墨点的像 D 一片漆黑
21、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在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也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 252 B 552
第21题 C 225 D 522
22、墙上挂着一块长30厘米的平面镜,小明站在镜子前1.5米处,这时他正好可以看到身后的一根木杆,木杆高2米,那么这根木杆离人的距离应该是( ) A 7.0米 B 8.5米 C 10.0米 D 19.5米
23、即将进站的列车发出一鸣号声,持续时间为t 。若列车的速度为v1 , 空气中的声速为 v2 ,则站台上的人听到鸣号声持续的时间为( )
A (v2-v1)t/v2 B (v1+v2)t/v2 C v1t/v2 D t
24、一个弹簧秤,将其弹簧截去原长的1/5,然后再调好零点,用此弹簧秤称同一物体的重力,则弹簧秤的示数跟原来相比是( ) A 偏小 B 不变
C 偏大 D 无法判断
3
第二部分:填空题
25、一根长为10厘米的弹簧受到2牛的拉力作用后,长度变为11厘米。如果这根弹簧受到3牛拉力的作用,弹簧长度比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增加了 厘米;当弹簧长度变为13厘米时,它受到的拉力是 牛。
26、如图所示,用重锤打桩时,重锤跟桩的相互作用力为F, 桩的质量为 m ,泥土对桩的阻力为 f 。打桩时桩所受合 力的大小为 ,方向为 。
第26题
27、如图所示,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如果只被分成OA和OB两光束沿图示方向射出,则OA为 ,OB为 。
第27题 第29题
28、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风向是 。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
29、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装有砝码的小盘相连,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是 、 ,相应的施力物体是 、 。 30、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陈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 ,该透镜的焦距f为 。
第30题
4
„„„„ _„__„__„__„__„__„__„__„__„:线号„证„考„准„ „ „ „ _„__„__„__„_„__„__„__封__„__„:„名„姓„ „ „ „ „ „__„__„__„__„__„__„__„__密__„:„校„学„„„„„„„„2015年武夷山市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答题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25 26 27 28 29 30
5
八年级物理竞赛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3分,共72分 题号 答案 1 7 13 19 C B D D 题号 2 8 14 20 答案 题号 C B D A 3 9 15 21 答案 C B A A 题号 4 10 16 22 答案 题号 答案 B C B A 5 11 17 23 B C B A 题号 6 12 18 24 答案 B C B A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题号 25 27 29 1.5 红光 拉力 摩擦力 答案 6 复色光 轻绳 桌面 题号 26 28 30 答案 F+mg-f 由西向东 (L-b-2a)/2 竖直向下 丙 (L2-b2)/4L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