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6-01-22 作者:周庆华 来源:新民晚报
上海理发业真正快速发展还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归国华侨、华商和外商开设的理发店不断涌现。聪明的上海理发师吸收和引进洋人的先进理发技术和设备,为我所用,引领着中国时尚风潮。讲究穿着打扮的上海人,就更加注意自己的一头青丝,俗话讲“噱头,噱头,噱就噱在头上”。
设备与技术
首先,理发店的装潢设备,力求时新,一反过去因陋就简的陈旧设备,店堂四周壁间,装配玻璃橱窗,设置铁盘座椅,瓷面盆,电扇等。一些大店还有进口的西洋轧刀、剃刀、电吹风等,门口出现了转动的三色花滚转灯,有的业主经营意识强,在报纸上做起了广告,以招徕顾客。
其次,由于人们观念转变,理发技术提高很快,发式发型随之应运而生。从辛亥前,理发以净光为主,之后,男子有剃光头,一刀齐短发,到后来男子理发,女子剪发日趋普及。太太、小姐们离开家里的“梳头娘姨”走进了理发店。当时流行刘海式,最常见的是一字式、童花式、垂丝式、燕尾式、满天星等。1928年上海出现了首部电烫机,但机器和烫发药水全部进口,技术主要掌握在洋商手中。自出现电烫后,后来又出现了火钳烫、水烫等服务项目,之后又有“横S”式、“长中波浪式”风靡上海滩。男子发式有:留发较长、中分头路的西洋头(又称中山式)和留发较短平圆头(又称东洋头)以及学生式、青年式。之后又出现了经理式、飞机式、派克式等。
欧美商人来上海开设理发店、美容院,给上海理发业带来了新设备、新技术。1930年,外商在黄浦区南京路上开设的丽新美容修饰院和鲍罗美容院,装潢精美、设备先进,使用法国和美国化妆品,主要服务项目有西洋烫发、按摩、美容、发型以西式波浪为主。1931年意大利人在南京路49号二楼理发馆,开办理发学校,这是上海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理发技术培训学校,学校有外国技师亲自教授烫发和理发技术,对促进和提高当时上海烫发和理发技术起到推动作用。洋商开办的理发店技术好,设备先进,环境雅,项目全,发型美,因而赢得上海一些有钱人家太太、小姐和高级交际花的青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成为孤岛,商业出现畸形发展。由于大量有钱人涌入上海,使理发业日趋兴旺,主要马路高档理发网点不断增多。较有名气的华商大店率先引进欧美先进高档理发设备及工具,同时,理发技术提高较快,并在各方面都已大大超出洋商的美容院、理发店,吸引了许多有钱人老板、经理、太太、少爷、高级职员光顾。在技艺方面,淮海路,南京路、四川路三条街的理发店最为出色,并形成各自的发型流派,互显身手。那时,淮海路一些大店的发式以自然活泼、气质豪迈见称;南京路一些大店的发型以文静大方取胜;四川路上一些大店发型以鬈曲度高为顾客所欢迎。
“理发街”
上世纪20年代,理发店、摊大多集中在热闹地区,如静安区新闸路康定路等14条马路上共有24家之多;又如卢湾区太平桥周围(黄陂路、淮海路、西门路一带)成为区理发业发源地;老城厢(原南市区)环城内已有理发店15家,虹口区犹太人和日本人集中住的地区也有犹太人和日本人开设的理发店。同时,在南京路、静安寺、霞飞路(今淮海路)、北四川路主要马路上开设的高级理发店更多。如南京路上的新新、华安,霞飞路上的白玫瑰、巴黎、霞飞,北四川路上日商开设的理发店等。
有趣的是,过去上海也曾出现过“理发街”,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地处静安寺附近的愚园路上,理发店鳞次栉比,相互竞争形似百花齐放,俨然成了“理发街”,100米左右的距离内,二十几家店面,竟开11家理发店;而黄浦区云南路则改为名符其实的“剃头街”共有17户之多,晚上旋转的三色理发灯柱尤为耀眼。至1949年上海前夕,全市有理发店、摊多达一万多户,从业人员三万多人,拎包走街穿巷者则不计其数。
各种档次的理发店
旧时,规模大的特级理发店,多半是大饭店、大公司的配套设施。如先施公司的东亚理发处、新新公司理发部等,业主都是有钱有势实业家,虽是外行,但会做生意。物色技术好、会管理的理发师负责管理。有些高档理发店则由几位技术好,老顾客多、人品好的理发师合股开设。上世纪40年代初,华人内行在高档理发店取得领导权,确立扬州人在理发业的权威地位。大店老板一般不雇学徒,而亲自挑选录用技术好、品貌谈吐好的职工。店内分工细,有经理、总管、账台,分设男女部,男女式大工、助手,专职美容、修指甲、招待、司炉、烧饭的。职工服装挺括整齐,纪律严。服务对象是上层各界人士,社会名流。发型文雅大方,工具一客一换,严格消毒。根据特点服务,洋人、银行钱庄职员要快,有些顾客要舒服,就在洗头、修面操作程序上下功夫,比较到位。其他设施方面,如新新美发厅每只座位都有电话插座,使商人不误交易。大店招待还能外语会话。
中档理发店,一般集中在次要马路上,如黄浦区三马路、四马路和云南路。服务方式紧跟大店,经营灵活,能适应多层次顾客的需要。如庄裕记理发店以剪刀生飞理出高平头、圆顶头,驰名上海,受到中小老板欢迎;大华理发店吹出花色头吸引著名滑稽演员;万华理发店的钳子烫技巧闻名上海;沪中理发店的中长发式受金融界青睐;万华理发店、国华理发店女式剪吹有特色,尤为妓女多,福州路会乐里,群玉坊的中高档妓女都去包发。
中小型、低档的理发店一般设在较冷僻的马路或弄堂内。学徒包揽店里一切什事。滑稽戏《三毛学生意》故事情节即是真实写照。学理发前先要学会敲背、挖耳、推拿。工作时间长,服务对象是附近居民、店员和工人。有的理发师还掌握接骨、接脱骱、挑痧和全身经络按摩等传统技术,深受病者欢迎,“理发师相当于半个医生”即源于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