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电池化学实验报告2

原电池化学实验报告2

来源:意榕旅游网
3月23日原电池实验 实验报告 组长:李越

总实验目的:

研究原电池中各种因素对电池产生的电压、电流大小的影响 总实验用品:碳棒、铜棒、万用表(自备)、烧杯、导线(带夹子) 稀硫酸2mol/L、5mol/L、10 mol/L(递增即可,或者现配,则需配溶

液用具),钠块、镁片(一卷,放心,用不完)、铜片、铝片、锌片、铁片

实验一

实验目的:探究负极金属活泼性对电压、电流的影响。 实验器材:碳棒、万用表(自备)、烧杯、导线(带夹子) 实验药品:稀硫酸2mol/L,钠块、镁片、铝片、锌片、铁片 实验二

实验目的:探究正极活泼性对电压、电流的影响

实验器材:碳棒、万用表(自备)、烧杯、导线(带夹子) 实验药品:稀硫酸2mol/L,碳棒、镁片、铜片、铜棒、铁片、锌片 实验三

实验目的:探究负极金属表面积大小对电压、电流的影响 实验器材:碳棒、万用表(自备)、烧杯、导线(带夹子) 实验药品:稀硫酸2mol/L,镁片(多个) 实验四(合在实验一中) 实验目的:研究钠作负极的原电池

实验用品:碳棒、导线(带夹子)、稀硫酸2mol/L、钠块、锡纸(被乌鸡白凤丸的药丸壳所替代)、万用表(自备)、烧杯

1

3月23日原电池实验 实验报告 组长:李越

实验一 负极活动性 序号 1 负极 Na 正极 C 电压表/V 0.91 电流表/mA 未测 说明 锡纸没有 装置设计不好 接触不良 电压忽高忽低 最大到1V多 能明显感觉到钠块在装置中四处游动撞壁时的振动 能看见水蒸气从上面冒出 我低估了钠的暴躁 2 Mg C 0.80 60 用过了那枚跳上面附着一层黑色物质 推测可能是之前放过的Cu或Fe生成的离子 又被置换出来了 3 Al C 0.55 15 王老吉的罐壳 可能是由于表面只有一侧接触到溶液 所以电压电流小 不太可能使氧化膜的原因 过了很久没有增长 4 5 6 Zn Fe Cu C C C 0.88 0.39 0.01 27 5(G表) 有锈的是铁 没锈的是锌 1(G表) 电流从2到1迅速递减最终稳定在1 2

3月23日原电池实验 实验报告 组长:李越

实验二 正极活动性 序号 1 2 负极 Zn Zn 正极 C Cu 电压表/V 0.7 0. 电流表/mA 40 1800-400 说明 从1.8到0.4逐渐减小 过程很快 持续大概2秒 3 4 5 Zn Zn Zn Fe Al Mg 0.48 -0.40 -0.20 50 -10 -20 电流都是开始很大 后来迅速递减 由于是用万用表测的 所以电压电流会出现负值 实验三 负极表面积 序号 1 负极 Mg 正极 C 电压表/V 0.8 电流表/mA 60 说明 镁带普通宽度 折取长为7mm的镁带 设为一倍的长度 2 3 4 Mg Mg Mg C C C 1.44 1.15 1 78 90 60 两倍长度 三倍长度 所有镁带的总和 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时由于没有夹子 只得用手固定伸进硫酸中 挺爽的 没事儿 3

3月23日原电池实验 实验报告 组长:李越

附加实验 以苹果为电解液的原电池

序号 1 2 3 4

负极 正极 电压表/V 无 Zn Fe Fe 无 Cu Cu C 0.04 0.92 0.48 0.37 5 6 7 8 9 Zn Al Al Zn Al C C Cu Fe Zn 0.77 0.40 0.51 0.46 0.35 实验总结:

1、 当负极一样时,正极是铜要比正极是碳产生的电压和电流要大。 2、 当正极一定时,负极越活泼,产生的电压和电流整体上呈增大

趋势。(不排除例外)

3、 正负极都一定时,负极表面积越大,产生的电压和电流在整体

上是呈增大趋势的。(怀疑最后一组全加起来有问题) 4、 当两极都是氢前金属时,较活泼的一极是负极。电压稳定,电

流从大到小突变较大,最终保持在较小数值。

5、 当两极都是氢后金属时,上述现象更加明显。突变时较大,之

后电压电流都很低。

6、 苹果也能形成原电池。之前的结论依然成立。可怜的苹果…… 小组成员:

崇煜明 张捷然 韩涧镇 朱千袤 傅小勇 赵英灼 李城鋆 李越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