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微型诗会(24) 评:比喻手法的妙用,使这首小诗为之生色。 卜 恤 Ⅱ 卫生间.每天早晨为婆婆倒便桶 是张克珍雷打不动的事 逢年过 节.宁可自己不买新衣服。也要给 老人换新的。让婆婆过得开心。婆 季 文 \ 婆听力下降了.张克珍总是贴着 耳朵和婆婆说话.让她知道周围 发生的事情。杨李氏年龄大了.有 王 永 春 (93) 时消化不好.拉肚子拉得床上、裤 建评 议: 子里到处都是.张克珍一点也不 不大 嫌弃.总是及时给婆婆换洗。眉头 谙量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 双溪村7组.有位叫张克珍的村 民.因为细心照料她102岁的外祖 树明和弟弟分家.杨李氏跟张克 珍一起生活.照顾杨李氏便全部 由张克珍一人承担 特别是前些 年。为了全家生活.张克珍的丈 夫常年在外打工.张克珍既要种 地.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女。还要 平来 仄稿 的扣 联住 母。村民们没有不夸她的。 今年102岁的杨李氏.1904年 1O月18日生.屈指一算 .已跨越两 个世纪。老人家除听力有些弱外. 这应 方对 照料外祖母杨李氏.虽然劳累. 雾蔓 些 眼不花。思维清晰。谈起过去的经 历,老人记忆犹新。1904年。她出生 在本村一户姓李的贫穷家庭 长大 却从无怨言。 杨李氏起居有常.每天早晨6 点起床。起床后就要吃饭。张克珍 每天总是早早起床为外祖母煮好 后,嫁到本地双溪村杨家。双溪村 位于崇山峻岭间。土地贫瘠.交通 闭塞。杨李氏共生了13个子女。除 养大一个女儿杨玉珍之外.其余的 孩子因破伤风、麻疹等疾病不能及 时医治而夭折 避不 免同 应视 对角 中的 削新 减颖 早餐。“婆婆(四川人称外祖母为婆 婆、家婆或家家)饭量大,现在每顿 也要吃两大碗.半斤肉也不够她 了之 楹作 联。 的这 音次 吃。”张克珍说。为满足婆婆需求. 前些年生活困难。张克珍夫妇宁肯 律,蚕 知心陶陶:或许每一个 1986年.张克珍嫁给了杨李 氏的外孙余树明 一来到这个 家.张克珍便主动担负起照料外 祖母杨李氏的责任。1988年.余 自己不吃,也要让婆婆吃够.只要 家里吃肉.总是先把好的肉切给婆 句 由 四 五 婆吃。张克珍常给婆婆梳头、洗头。 清洗衣服和被盖 因为寝室里没有 长寿的故事.都有一颗爱心 的支撑。 七 律 句 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春秋过往.曾 同地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具体事件或亲身经历.生 ◎◎◎◎ 本刊“改革开放3O年"开栏启事 与变化,经验与教训,所失与所得,遗忘与记忆…... 组 成 记否,在神州大地演绎过多少风光盛事.涌现出多少 动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国家和个人的发展 风流人物.激荡起多少风云变幻…… 察诸往,知来者。一滴水可见太阳.平凡人事含有 每一颗心灵都有自己的星空.每一位读者都有自 不寻常。为进一步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各方面 己的故事,《晚霞》再一次与您相约。体裁不限,字数 发生的深刻变化,从2008年第1期起,本刊特别推出 2000以内。欢迎赐稿,敬请关注! “改革开放30年”专栏,选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 编辑部・ ・以诗会友(81l工资不涨高楼长,汗水未停薪水停。 趟曲最l打工真辛苦 风餐露宿农工群0{囊 E福 磐誊 评:开头两句很好。第三句不合格窿,可己丈为 鹤井禽乡真够苦 , :0 l ’誓lll-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