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

来源:意榕旅游网
理论研究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以CSSCI图书情报学期刊评价为例 口李 超 摘要 构建一种考虑引用质量的加权影响因子:IF 指数,该指数既能反映影响因子与H指 数计算简便、设计巧妙的优点,又体现SJR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算法中考虑引用质量的思想, 以期客观科学地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在详细阐述IF h指数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CSSCI收录的 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检验利用IF 指数评价学术期刊的可行性;另一 方面通过分析IF h指数评价与影响因子、H指数评价以及CSSCI评价的关系,研究IF h指数的 特性。IF h指数同样适用于学科专业和科教人员等层面的学术影响力评价。 关键词 期刊评价 引用质量 影响因子 H指数 IF 指数 1 引言 数),该指数既能反映IF与H指数计算简便、设计 学术期刊评价是优化学术期刊使用,提高学术 巧妙的优点,又体现SJR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中 期刊内在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影响力与科技 考虑引用质量的思想,实现1F、H指数、SJR指数与 评价的重要手段。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主 Eigenfactor的优势互补,得出更为简便、合理的评 观评价与利用引文分析的定量评价,引文分析法比 价结果。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 较客观,是当前评价学术期刊的主流方法。文献计 对期刊评价计量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三部分 量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期刊评价引文计量指 介绍IF 指数设计思想及其计算方法;第四部分以 标,如传统的文献计量指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 20种C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计算它们的 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等;现代最 IF 指数值,在此基础上研究IF 指数评价与IF、H 新发展的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SJR指数与Eigen— 指数评价以及CSSCI评价的关系;第五部分是对本 factor等。其中E.Garfield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 文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总结,以期为IF 计量指标 (Impact Factor,简称IF)影响最广,现已成为国际 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但随着文献计量学、计算 机与期刊数据库的深入发展,影响因子越来越暴露 2期刊评价文献计量指标研究综述 出其不合理一面,如引用质量、自引、跨学科比较、统 进入21世纪以来,期刊评价取得了一些突破性 计源期刊等问题[1 ]。 进展,在文献计量学界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美国物理学 鉴于IF与H指数不能反映引用质量以及SJR 家Hirsch(2005)创造性地提出H指数来测评科学家 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复杂,笔者(2011)曾经提出 的成就,H指数兼顾了论著数量和质量[4]。随后, 使用熵值法将IF与H指数结合起来构建HIF指数 Braun等将H指数引人并应用于期刊评价,即期刊的 评价科技期刊[3],该方法仍然没有弥补IF与H指 H指数是该期刊所发表的全部论文中最多有h篇论 大 数将期刊之间的引用同等对待的缺点。本文构建一 文至少被引用了h次[5]。短短几年,H指数就已成为 乎 种新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加权影响因子(IF 指 文献计量学中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H指 固 .鼋} 佛 *本文系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高等学校科教管理人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020503040)”成果之一。 等 辗 29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数与IF一样,未考虑引证期刊的质量差异,也即对于 不同质量的期刊引用某一被引文献是同等对待的,这 显然与不同期刊得到的认可度差异较大的现实相背 离。因而,随后诞生了考虑引用行为质量的SCImago Journal Rank(SJR指数,义称期刊声望指数)与Eigen— factor(特征因子)。SJR指数是借鉴Google网页排名 的PageRank算法结合Elsevier的Scopus数据库的数 据应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期刊评价指标,该算法赋 予高声望期刊的引用以较高的权重,并以此规则迭代 计算直到收敛 。SJR指数同时衡量了期刊被引数 量和质量,如果一种期刊越多地被高声望期刊所引 用,则此期刊的声望也越高,该指标2008年得到了 Nature的报道并被认为是对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ISI)的期刊影响因子的强有力的挑战l7]。因 此,Thomson Reuters科技集团于2009年推出了增强 功能的2007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 并新增了重要的文献计量指标——Eigenfacto rM Metrics(特征因子,简称Eigenfactor,包括Eigenfactor Score和Article Influence Score)。Eigenfactor是 Thomson Reuters与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 拉分校的研究团队构建和完善的,其计算原理与SJR 指数设计思想类似,同样依据Google网页排名的 PageRank算法 ]。Eigenfactor基于社会网络理论, 并借助完整的JCR引文数据库,通过文献之间的引用 关系反映期刊间的关系网络,进而综合评价期刊的权 威性和引文影响力[ 】。 SJR指数与Eigenfactor同时考察了引用期刊 的数量与质量,但SJR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较为 复杂,而且必须有成熟规范的期刊数据库,目前SJR 指数与Eigenfaetor分别通过各自数据库(Scopus数 据库与JCR的引文期刊数据)计算得到,因而根据 s-IR指数与Eigenfactor这两个更为科学的评价指 标对国内核心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尚未普及。国内学 里者研究多数是对SJR指数与Eigenfactor及其算法 的理论特性进行研究。赵星、高小强等(2009)较早 在国内期刊上引入SJR指数及其计算方法,并探讨 士了sJR指数与IF、H指数的关系ll 0;杨康、刘明政 廖等(2009)将SJR指数与IF各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详 固细比较ll。];王一华(2010)对SJR、IF和H指数三种 指标之间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S.IR同时兼顾期 刊被引数量与质量,从而更优。马丽、赵星(2010)认 为H指数和SJR指数区分度弱于中心度和特征因 1卜 n 子指标 …。刘艳华、华薇娜(2009)、任胜利(2009)、 窦曦骞、祁延莉(2009)、赵星(2009)与朱兵(2010)从 不同视角研究了Eigenfactor评价期刊的特征、优势 与不足口 “ ;米佳、濮德敏(2009)用软件实现 Eigenfactor算法,并以我国C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 学期刊为样本尝试性地对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 明Eigenfactor与期刊综合指数、H指数、1F存在较 强的皮尔逊相关性[1 。苏成、潘云涛等(2009)构建 了适用于期刊引用网络的Hypertext Induced Topic Search(HITS)算法与PageRank算法,并探讨了这 些算法用于期刊评价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I 】。 正是由于学术期刊评价问题的复杂性,不同文 献计量指标评价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 足的缺憾,为了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学术期刊评 价,国内外众多学者始终坚持探寻新的文献计量指 标以获得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如近年来国际 上出现的一些基于引文的文献计量指标:相对影响 因子、论文计数影响因子、期刊使用因子、趋势指数、 欧洲因子、权威因子、期刊排名计划(JRS)等。本文 借鉴IF与H指数设计巧妙的优点以及SJR指数与 Eigenfactor算法中考虑引用质量的思想,构建一种 加权影响因子:IF 指数,通过对不同引用质量的期 刊给予不同的权重,试图进一步改进IF,从而完善 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3 I 指数设计 IF 指数构建的核心思想是,在计算两年影响 因子时赋予不同期刊引用大小不同的权重,引证期 刊的权重用其H指数大小反映,利用影响因子计算 公式计算加权的影响因子即为该期刊的IF 指数。 同理,剔除自引后的IF 指数记为IF 。 I 指数计算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收集被评价期 刊的被引数据;其次,统计引证期刊的引用次数并计算 其H指数,对所有引证期刊的H指数除以所有引证期 刊H指数的均值,进而得到均值为1的期刊相对H指 数(H );再次,用H 代替单独的每条引用(次数),以反 映不同权重期刊的引用;最后,利用两年影响因子计算 原理,用汇总的H 值代替原计算公式中被引用的总次 数进行计算即为该期刊的IF 指数。即 ~某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加权总次数 l1 ̄wh 刊前两军 表的论文总数 由IF 指数计算的基本思路可以看出,IF 与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影响因子具有相同的性质,IF 指数越大说明该期 刊的论文平均影响力和学术作用也越大。IF 指数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特征。第一,IF 指数继承了影 响因子设计巧妙的优势;第二,IF 指数考虑了不同 期刊引用质量的差异,以H指数作为期刊引用的权 重同样考虑了H指数计算简便以及H指数反映期 析。被评价期刊的被引数据来自CSSCI被引数据库, 即在该数据库中查询这2O种期刊2008与2009年论 文被2010年CSSCI收录期刊引用数据(检索日期 2011年6月10日,由于CSSCI被引记录录入时间滞 后问题,被引数据可能存在向下偏误)。CSSCI是教 育部在全国推广的官方人文社科评价体系,以其收录 期刊影响大、编辑出版规范,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因 而以CSSCI引用数据来评价被引期刊质量科学可靠, 刊质与量的统一的优势;第三,IF 指数与sJR指 数、Eigenfactor相比,不仅考查了引证期刊的声望, 而且计算较为简便。 4 IF 指数评价期刊实践与分析 4.1 数据来源 可以真实地反映期刊质量。评价期刊发文数以及引 证期刊H指数等文献计量指标数据来自2010年版中 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 版)》,该报告是依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 程技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在“万方数 据——数字化期刊群”基础上,结合中国科技论文与 引文数据库(CSTPcD)进行统计分析而编制完成的, 规范科学,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被评价期刊发文及 其引用指标统计如表1所示。 本文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 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与中国科 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选 择CsSCI(2O10—2011年)收录的2O种图书情报学期 刊作为评价对象,运用IFwh指数对其进行评价实证分 表1 我国图书情报学CSSCI核心期刊论文IF 与引用指标统计 发文数 序号 刊名 2008盎 2009燕 H指数 H,指数 总次数 剔除自引 (2010年) H指数(2009年) 2008—2009合计被引 IF 1 2 中国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128 136 113 13O 14 11 1.79 1.40 233 107 213 82 0.97 0.40 3 4 5 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知识 133 445 117 132 810 126 14 13 8 1.79 1.66 1.O2 196 532 117 172 392 1O5 0.74 0.42 0.48 6 7 8 9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国家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236 92 412 305 394 70 431 311 9 6 9 12 1.15 0.77 l_15 1.53 224 6O 251 134 173 59 197 97 0.36 0.37 0.30 0.22 1O 11 情报科学 图书馆论坛 407 327 414 345 9 12 1.15 1.53 200 173 187 137 0.24 0.26 12 13 14 15 16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情报杂志 图书馆杂志 216 166 399 599 287 196 162 409 573 263 8 8 1O 9 1O 1.O2 1.02 1.28 1.15 1.28 108 101 199 314 182 65 81 157 207 148 0.26 0.31 0.25 0.27 0.33 17 18 19 20 图书与情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191 315 161 1O0 200 380 158 10O 10 9 6 6 1.28 1.15 0.77 0.77 132 139 51 22 121 114 24 11 0.34 0.20 0.16 0.11 大 乎 囿 李 佛 数据来源:CSSCI被引数据库与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 学 衣 31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表1中IF(2010年)是依据两年IF定义计算得 到的,即等于各期刊2OO8、2009年载文在2010年被 表2中IF 指数是根据剔除自引后的被引数据 计算的各期刊IFw 指数。在20种评价期刊中有6种 CSSCI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这两年发文数,由 此可以看出,两年IF的计算并没有考虑不同期刊引 用质量差异的影响。表1中H 指数是指相对H指 数,是将各期刊H指数除以这2o种期刊在2010年 所有102种引证期刊的2009年H指数平均数 期刊的IFwh指数与IFwh 指数评价结果相同,分别是 《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 识》、《图书馆建设》、《情报资料工作》与《图书馆工作 与研究》,这些期刊自引量较小,自引对期刊排名影响 极小;考虑自引情况,排名差异最大的是《情报科学》, IFwh指数排名16,而IFwh 指数排名12,上升4个名 7.84,以减少H指数的方差,也即相对H指数的平 均数为1。表1同时统计了剔除自引后的被引次 数,为计算剔除自引后的IF 指数(简称IF 指 数)提供数据基础。 4.2 图书情报学核心期-71j IF h指数 次;剔除自引后,排名上升的期刊还有《图书馆理论与 实践》上升3个名次,《国家图书馆学刊》与《图书与情 报》上升2个名次,《图书馆杂志》与《档案学研究》名 次上升1位;其余期刊在剔除自引后,排名均有所下 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图书情报工作》与《现代 图书情报技术》,各自下降3个名次,这与期刊的分工 细化与定位密切相关,如《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是以跟 踪技术的研究、应用、交流为主体的专业期刊,从而特 依据IF 指数构建思想与步骤,计算得到2010 年我国2O种图书情报类CSSCI期刊的IF h指数值 与IF 排名,如表2所示。根据IF 指数评价,《中 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 识》、《图书情报工作》与《情报学报》位居图书情报类 核心期刊前5名,这些期刊的IF与H指数也都排 名靠前。《情报科学》、《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 践》、《档案学通讯》与《档案学研究》则位列图书情报 色鲜明、方向单一,无可避免地常常引用自己期刊的 论文;此外,《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 馆》、《图书馆论坛》、《情报杂志》与《档案学通讯》剔除 类核心期刊最后5名。 加权被 引次数 1 2 3 4 中国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324.36 141.9】 266.99 712.34 剔除自引后的 加权被引次数 288.66 1O6.85 224.15 480.29 自引后的IFw 指数均有所下降。 表2我国图书情报学CSSCI核心期刊论文IFwh指数与比较 序号 刊名 IF h 1.3459 0.5335 1.0075 O.5676 IFwa/sc 1.1978 0.4017 0.8458 0.3827 IF排名 1 5 2 4 IF h排名 1 5 2 4 IF h/ 排名 1 6 2 7 S 6 7 8 图书情报知识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国家图书馆学刊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科学 图书馆论坛 158.99 283.94 81.35 334.94 18O.80 255.13 238.94 146.75 225.42 80.58 272.98 124.19 240.21 183.86 0.6543 0.4507 0.5O21 0.3973 0.2935 0.3108 0.3556 0.6039 0.3578 0.4974 O.3238 0.2016 0.2926 O.2736 3 7 6 11 17 16 14 3 8 6 11 17 16 l2 3 9 4 11 18 12 13 9 1o 11 1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1 33.88 131.45 90.02 111.O5 0.3249 0.4008 O.2l85 0.3386 13 10 13 1O 16 10 13 1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情报杂志 图书馆杂志 图书与情报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档案学通讯 档案学研究 261.89 375.10 246.08 177.74 181.43 41.44 21.68 208.34 252.32 202.73 163.71 152.75 20.78 13.26 0.3241 0.3201 0.4474 0.4546 0.2611 0.1299 0.1084 0.2578 0.2153 0.3686 0.4187 O.2198 0.O65l 0.0663 15 12 9 8 l8 19 2O 14 15 9 7 18 19 20 14 l7 8 5 15 20 19 大 l5 16 17 l8 19 2O 学 固 苔 锋 学 旅 32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4.3 IF h指数评价与CSSCI评价比较 CSSCI评价依据的是定量(引文文献计量指标) 评价与定性(学科专家)评价相结合 ,CSSCI期刊 评价实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 的科学合理性;但利用1F衡量的引文文献计量指标 仍然没有考虑引证期刊质量差异的影响,同时专家 主观评价也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表2中的序号 同样是CSSCI对期刊的评价结果,由此可以看出, IF 指数评价结果与CSSCI排名多数一致,少数期 刊略有差异,个别期刊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二者名次 的Kendall Tau-b相关系数为0.611,统计检验P值 接近0.000,在0.01显著性水平下检验显著。 有7种期刊的IF 指数评价排名与CSSCI评 价排名相同,分别是《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 工作》、《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情报杂志》、《图书馆 理论与实践》、《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两种评 价结果差异最大的是《图书与情报》,CSSCI排名第 17名,而IF 指数排名第7名,1F h/s 指数排名第5 名,分别相差1O与12个名次;依据IF 指数评价而 使得名次上升的还有:《图书馆杂志》名次上升7位, 《情报资料工作》上升3位,《图书情报知识》上升2 位,《大学图书馆学报》与《国家图书馆学刊》名次上 升1位。其余7种期刊IF h指数评价排名比CSSCI 评价排名有所下降,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图书馆》与 《情报科学》,分别相差8与6个名次;《情报学报》与 《图书馆建设》均相差3个名次,《情报理论与实践》 相差2个名次,《图书馆论坛》与《现代图书情报技 术》则仅相差1个名次。 IF 指数评价与CSSCI评价结果的比较进一步 说明了IF 指数的可靠、合理性。Kendall Tau—b相 关系数说明这二种期刊评价方法显著相关,而且 IF 指数还具有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反映引证期刊 质量差异、计算使用简便等优点。 4.4 IF h指数与IF、H 指数相关性分析 IF与H指数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两种文献计 量学指标,它们将来自所有刊物的引用都平等看待, 并没有考虑引证期刊自身的影响力。IF n指数的制 定就是考虑到了不同质量期刊的引用权重,为深入 了解IF 指数的特性,需进一步研究IF 指数与IF、 IF h/s 、H 指数的相关关系。借助SPSS19.0软件 计算,IF 与IF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998,而 IF h与IF 是0.989,IF h指数与H 指数是 0.661,统计检验在0.01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图 1用散点图的方式揭示了IF h指数与IF、H 指数、 IF 的相关关系。从图1也可以直观看出,IF 指 数与IF的相关性比IF 指数与H 指数的相关性更 为紧密。这说明,与H指数相比,IF与1F n指数的 相关性更强,这是因为IF 指数完美继承了IF设计 巧妙计算简单的特点,而且还考虑了期刊引用质量 的影响。同时,IF 指数与IF 指数的相关系数要 小于与IF与IF h指数的相关系数(0.989 ̄0.998), 图1中的直线对散点图的拟合情况也验证了这点, 表明IF n指数与IF和IF 指数的相关性均十分显 著,但与IF的相关性更强;而且,IF 指数不将自 引纳入统计范畴,消除了过度自引带来的引文数据 偏差。 图1 IF 与IF、H 和I 散点图 5 结语 IF与H指数作为当前主流的期刊评价指标,其 设计巧妙、计算简便又利于理解,但是它们在计算时 都将重要期刊的一次引用与次要期刊的一次引用赋暑 予相同的权重,显然不科学不合理,它们只能部分地孬 反映期刊的影响程度,不能全面地反映期刊的影响期 力大小。IF 指数综合考虑了引用次数和引用质 量,而且使用H指数反映期刊引用质量并作为引用 . 次数的权重,从而计算加权影响因子,可以弥补IF 评价的弊端,又能体现IF与H指数计算简便的思 想,更能客观科学地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同时,案 IFwh 指数剔除了自引数据,从而可以揭示更为真实诉 的引用情况和研究对象的学术影响力[10]。本文研 蒙 33 引用质量加权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研究 rIeS 究思路同样适用于学科专业和科教人员等层面的科 研论文评价。 9 Bergstrom C.T.,West J.D.,Wiseman M.A.The Eigenfactor Metrics7.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8,28(45):1 1433 ll434 IF 指数期刊评价方法完美继承了IF设计的 1o窦曦骞,祁延莉.特征因子与论文影响力指标初探.大学图书馆 学报,2009(6):57—62 巧妙之处,同时使用H指数作为引用权重衡量不同 期刊引用质量的差异,但H指数本身仍然未能考虑 期刊引用质量的差异,这是IF 指数设计的一个缺 11赵星等.sJR与影响因子、h指数的比较及sJR的扩展设想.大 学图书馆学报,2009(2):80—84 陷,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权重是今后的一个研究 方向。 12杨康等.SJR指数研究及其与影响因子的比较分析.情报杂志, 2009,28(11):27~3O 13马丽等.新型期刊引文评价方法比较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 2O10,33(5):71—75 参考文献 1 LANGE L.The impact factor as a phantom:Is there a self—ful 14刘艳华,华薇娜.期刊评价新指标一一特征因子.情报杂志, 2010(7):122—126 filling prophecy effect of impact.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2002,58(2):175—184 2 BUTI ER L.,VISSER S.Extending citation analysis source items.Scientometrics。2006,66(2):327—343 l5任胜利.特征因子(Eigenfactor):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 的重要性.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3):415—418 16朱兵.特征因子及其在JCR Web中与影响因子的比较.情报杂 志,2010(5):85~88 3李超.“HIF指数”评价科技期刊学术影响的机理与实践 情报理 论与实践,2011,34(7):44~48 4 Hirseh J 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I s scientific outpu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l02(46):l6569—16572 17 赵星.期刊引文评价新指标Eigenfactor的特性研究一一基于我 国期刊的实证.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53—56 18米佳,濮德敏.特征因子原理及实证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6):63—68 19苏成等.基于PageRank的期刊评价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20(4):614—617 5 Braun T,Glaznzel W,Schubert A.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 nals.Scientometrics,2006,69(1):l69—1 73 2O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2010—201I)来源期刊遴 6 SCImago.SCImago Journal&Country Rank.E201 1一O6一ao]. http://www.scimagoir.corn 7 Butler D.Free journal—ranking tool enters citation market.Na— ture,2008,45l(7l74):6 选原则与方法.[2011—06—101.http://cssci.nju.edu.cn/ newsshow.asp?Articleid=71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统计研究中心,蚌埠,2330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武汉,430073 收稿日期:2011年7月31日 8 Jevin D.West.Eigenfactor:ranking and mapping scientific knowledge[PhD Dissertation].Seattle,WA,US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10 Weighted Impact Factors Considering Research on Journal Evaluation Using the Journals of LIS as an Example Cited Quality:Taking CSSCI Source Li chao 譬 年 第 一 Abstract:The weighted impact factors considering cited quality is constructed to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scientifically,that is IF h Index,which calculates simply and designs ingeniously that inherits the  of the impact factor and H index,and also considers cited quality using the idea of the SJR index 期 advantagesand Eigenfactor for algorithm.Based on the IF h index design thought,CSSCI Source Journal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e taken as an example for an empirical research.On the one hand,we can inspect feasibility of the IF h index to evaluate academic journa J and on the other hand,we can study its eharacteris— tics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bout impact factor,H index and CSSCI evaluation method with IF h index.IF h Index is also adapted to evaluation of subject,discipline,teache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ers aca— demic influence. Keywords:J ournal Evaluation;Cited Quality;Impact Factor;H Index;IF h Index 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