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圣地亚哥是( )的一个老渔夫。
2.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 ),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3.圣地亚哥十分( ),只有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总跟他在一起。 4.老人在每天早上负责( )。 5.圣地亚哥爱大海,他认为海是( )人。
6.一段时间,老人独自乘小船打鱼,他连打了( )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7.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人运气差,让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星期就捕到( )条好鱼。 8.在第85天,老人终于钓上来了一条大( )鱼。 9.老人与大鱼整整搏斗了多长时间( )。
10.在与大鱼搏斗了多久( )的时候,老人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掰手腕的经历。
11.与大鱼搏斗时,老人饿了,就从( )鱼身上割下几片肉,放在嘴里慢慢嚼。 12.在老人得到大鱼的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它的( )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 13.老人用( )杀死了第一只鲨鱼。
14.在随后的搏斗中,他改用( )与鲨鱼搏斗。
15.鲨鱼吃光了鱼肉,只剩下( )和( )留给了老人。 16.在拖鱼返回的途中,老人共遇到了鲨鱼的( )次袭击。
17.在老人把鱼骨拖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人,见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时,不禁( )。
18.老人醒来后,孩子给他了一杯( )。 19.老人醒来后,两人相约( )。
20.孩子走了之后,老人又睡着了,他梦见了非洲的( )。 二、选择
21.下列对小说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没有传统小说的结构框架,内容的简化使小说的节奏性极强,其中有明丽、恬静而雅致的景色描写,也有豪华而壮观的抒情段落。
B.在小说中,主人公一直自言自语,这说明长期的孤独与困境的压力,使老人深感悲苦无处倾诉,
1
只能自己说给自己听,作者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C.小说中的老人体现了现代人面对一个异己世界时的“意志力”。命运对他来说是严峻的,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以不息的斗志去迎战命运和眼前这个世界。
D.在小说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22.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这句话是理解人物思想性格最关键的句子,也是理解本文乃至全书的文眼。
B.“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消灭掉”的是他的生命,“打不败”的是他的精神和意志。
C.“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这是勇敢者的誓言,也是强者的生存哲学。海明威就这样借主人公桑地亚哥的话,表达了他自己认为在当时人们应有的生存信念。
D.对弄死鱼罪与非罪的思考,一方面表现了老渔夫心地善良,一方面表明了他对人生存的思考:在现实社会中要生存就必须心狠,你不弄死它,它就有可能弄死你。 23.对文章层次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开始到“我不能过分欺骗自己了”是第一部分,写斗鲭鲨及斗死鲭鲨后的心理活动:决心不被打败。
B.到“也许结果会很好的”是第二部分,写老人斗鲭鲨及斗死鲭鲨后准备继续战斗。 C.到“里里外外”“都累乏啦”,是第三部分,写斗死鲭鲨后的困难处境。
D.到“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是第四部分,写再斗鲭鲨及与鲨鱼斗争到死的决心。 E.到课文结束是第五部分,写老人的劳动果实被鲨鱼抢夺净尽,老人最后空手回到家里,斗争失败。启示人们,人在与自然斗争的时候,有时是为力的,这也是小说的现实意义。 24.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人与海》取材于一古巴渔民的真实经历,是海明威于晚年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中篇杰作。 B.《老人与海》获1952年普利策奖,19年又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桑地亚哥也成为文学史和电影史上著名的“硬汉”形象。
C.海明威、杰克•伦敦、惠特曼、欧•亨利等都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
D.海明威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三、文本精品
2
阅读下面几段课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从“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到“身上一切光溜溜的部分。”
25.文中说“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桑地亚哥是不是完全彻底的失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怎样理解“风总算是我们的朋友”“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人说,桑地亚哥只要割断钓丝,放弃捕获物,便可摆脱困境。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