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桩令
1、签发级别、范围和实施程序 1)分为公司和分公司二级;
2)签令范围:详见Q/PTAY20305-2008施工令管理规定P2页;
3)强调指出:在签地下连续墙沉桩令时,吊钢筋笼吊机凡大于70吨以上时,需同时签吊装令;
2、内场资料
详见沉桩令自查表
3、现场沉桩准备要点:
1)施工令还未签,桩就已打好或已开始打(包括工程试桩、深围护桩和钢板桩) 2)桩架还未进场或部分进场或正在组装; 3)桩架还未检测;
4)商品预制桩堆放不到位,甚至桩还未进场(包括钢板桩); 5)桩进场后未验收或根本不知道要验收哪些内容;
6)同时多台桩架进场未挂牌编号或桩架破旧未油化整理;
7)对影响周边环境的措施不到位(如防震动、防挤砂井、高压线防护架、进大门口地下管线钢板、砼等)
8)红线内甚至施工区域内管线、建筑应搬迁不到位;
9)水泥筒仓计量不到位(未用电子控制装置)且无防尘棚等; 10)工程的控制轴线、搞成控制点还未引到场内或场外无控制点; 11)未放好桩的样桩点或灰线;
12)锤击桩的桩身未画米字标高控制; 13)预制桩的接桩斧头片现场不到位;
14)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质量差(电焊箍筋间距吊环位置、接驳器位置等); 15)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场地未到位或操作平台高低不平;
16)围护桩三搅搅拌机架因桩身过高,而施工场地高差过大、不平,回填土软硬不均,容易造成倾履事故
17)施工流程不妥;即工程桩(锤击)未全部完成就开始做附件的砼坝体围护桩; 18)预制桩沉桩无喂桩设备; 19)泥浆池标准太差; 20)现场监测点还未布置;
21)钻孔桩、地下连续墙沉桩时没有标养室或有但达不到相应要求; 22)大门口地下管线、架空线的保护措施不到位。(铺设砼或钢板) 23)场内施工道路不畅通且无沉淀池,无有组织体系排水 24)无夜间施工照明;
25)相关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质量、安全、项目经理)
二、挖土令
1、签发级别和范围
1)所有挖土令仅为一级,均由公司签发;
1
2)强调挖土要分皮、分段签挖土令 2、内场资料
相见挖土令自查表
3、现场挖土准备要点:
1)还未签挖土令就已开始挖土,甚至已挖到坑底或接近挖完; 2)挖机还未到位或部分不到位(特别是后阶段深坑挖机)
3)砼或钢支撑还未到位(未做完或没形成支撑体系;未施加预应力) 4)围护桩没全部完,坑底加固或坑中央大机未安装;
5)钢围檩与围护桩之间空隙没到位(规定空隙大于3cm必须填砼) 6)钢支撑钢围檩挑牛腿间距尺寸过大(一般按设计、无规定按@2米) 7)钢板桩围护体系中的各部位电焊质量不到位; 8)Φ609钢管支撑拼接处法兰连接螺丝底部容易漏; 9)围护桩中的型钢水平斜撑或八字撑端头无防滑措施
10)超宽钢支撑无钢格构柱或虽有单偏位没采用挑扁担措施(规定18米) 11)基坑降水不到位
①井点未打完;②刚开始抽水;③软管问题;④过渡井点过早拔;⑤深井被损坏。 12)挖土机上无识别编号的黑牌子; 13)基坑边缘超载堆物过多过近; 14)地表面明显裂缝未及时处理; 15)周边环境监测点还未设置;(主要发生在工程桩是甲方完成的;无基层围护的) 16)挖土前钢筋加工、砼垫层面防水材料,特别是围护桩材料、设备等没有落实;
17)分皮挖土时,对砼支撑反底的土底模以及挖土露出的围护体壁沟槽内存在问题应及时检查和处理;
18)大门口地下管线、架空线保护措施不到位; 19)场内施工道路不畅通且无沉淀池未有组织排水; 20)无夜间施工照明
21)相应管理人员不到位。
三、砼浇灌令
1、签发级别和范围
1)分为总公司、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四级 2)具体范围:详见施工令管理规程 2、内场资料
详见砼浇灌令自查表 3、外场要点: A、底板结构:
1)工作量较多未完成(无人来整改),最起码签令时要有一块像样的全部完成; 2)底板钢筋支架直接落在垫层上,顶面露出(包括深坑弯起钢筋露出) 3)格构柱、大机预埋脚止水钢板电焊不到位; 4)入坑登高梯管子未架空或浇筑时未及时拔除; 5)钢筋套筒丝牙油化无标识(包括上部结构)
6)采用钢筋绑扎接头搭接短或电焊搭接不足等,特别有漏掉焊接; 7)柱头插筋未二次放线做油化控制标识; 8)柱头插筋限位固定不到位; 9)人防部位的构造筋等不到位;
2
10)钢筋撑脚太少、太软,容易踏坏;
11)地下连续墙与底板钢筋的接驳器有漏,有标高不一,但无任何加固措施; 12)底板面筋高低不平,特别是深坑部位淌下去太多; 13)底板钢筋高度不足,底板砼厚度严重不足;
14)钢筋保护层(特别是垫层面和四周一圈)不到位; 15)砼面标高钢筋控制点太少;
16)外墙施工缝止水钢板接头方法不妥、特别是转角处电焊量不足; 17)底板钢筋角铁槽钢或钢筋支架直接落在砼垫层面,容易产生渗漏水。
18)部分桩基锚固钢筋太长,顶部超过底板面筋,会产生渗漏水。19)底板四周一圈与围护桩与底板砼之间的分隔无措施;
20)深坑的模板对上浮的固定措施不到位; 21)坑底积水(特别是深坑)垃圾未及时处理; 22)底板大体积砼的测温措施没落实;
23)后浇带模板弯曲不直、高低不平(特别强调在±0.00时更应注意) B、墙顶板结构:
1)外墙板插筋一次性从底板插到顶部,但顶标高控制措施不到位; 2)外墙板外迎水面漏抗裂钢筋;
3)柱梁节点特别是加密区内漏放漏扎箍筋; 4)柱、梁节点不同标号砼的快易收口网不到位; 5)所有四周边的水平筋到边时应有135度弯头;
6)扶梯间模板轴线位置不准、几何尺寸不准、踏步歪斜不平; 7)扶梯间施工缝未按规范要求留设,且施工缝处垃圾未处理;、
8)平台模板四周弯曲、高低不平、柱梁节点模板问题多,平台模板损害未补平; 9)底层柱头与柱脚或与地下室外墙板凸进凸出,接槎偏差大。(特别强调在下一层已浇捣好的墙板或柱子上必须预埋固定上一层模板的螺丝) 10)钢筋保护层不到位;
主要部位:梁底板底、大梁侧面、垫块用料不妥(塑料马镫质量差、用大理石垫块) 11)玻璃幕墙埋件表面歪斜、不平(没贴牢外模板、甚至漏放);
12)大梁模板二侧固定措施不到位、未用对拉螺栓、没有斜撑仅垫二×四木料; 13)后浇带(包括施工缝)的吊模弯曲不直、高低不平;
14)对高出平台标高的外墙模板应弹出标高线后,再按线用小木条钉好控制标高; 15)平台、大梁内木屑垃圾未处理或处理不当; 16)浇捣砼后的养护保温材料未落实。
17)标养室不到位:保温层差、制冷、制热效果差、养护池和蓄水池面积过小;试模数量不足且截面偏差大;同条件试块未放置与现场同等条件下养护。 C、排架体系
1)较多工作量未完成。 2)排架搭设前未弹线
3)排架搭设混乱,管子歪斜严重,未按施工方案组织搭设; 4)排架间距尺寸不按图施工(特别是大梁底排架随意布设) 5)垂直、水平剪刀撑设置不到位,做法不标准;
6)排架顶部仅单向右管子牵杠(另一侧均无,可二边有当中一隔一)
7)下部为后浇带处的排架根部落脚点加固不按方案做,造成特别不安全隐患; 8)上层高排架搭设前或未浇捣砼前,下层排架已拆除,且加固不到位); 9)扫地杆不到位(甚至单向也缺);
3
10)高排架应与四周连成整体固定;
11)顶部大梁底未用双扣件,且之间无空隙;
12)查钢管扣件紧固力度较多达不到规定的40-65n/m 13)高排架钢管接头在同一截面;
14)高柱头高模板下端对拉螺杆双螺帽有漏、松动; 15)部分地面高排架处的排水不到位。
16)对排架施工中,较多工地未配备扣件扭力扳手; D、安装工程:
1)平台板预埋管线箱盒位置不对称、不统一、做法随意,固定不牢靠; 2)墙面开关插座标高不准、歪斜; 3)PVC埋管接头松动脱落;
4)平台电配管安装后未固定牢靠; 5)埋管转弯半径太小;
6)在平台板上搞丝牙无保护措施,造成油污染; 7)平台防雷均压环、等电位焊接不到位。
四、吊装令
1、签发级别和范围
1)分为总公司、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四级、 2)具体范围:详见施工令管理规程 2、内场资料: 详见吊装令自查表 3、现场施工准备
1)吊装设备未进场或正在组装; 2)虽已组装完,但不进行检测;(指轨道行走式) 3)钢丝绳破损严重;
4)吊束绳(千斤绳)不符要求(应穿吊环或3只卸夹) 5)吊车上无识别编号的黑色标牌; 6)路地基耐力差,且无特别措施;(较多不按施组要求做)
7)柱头吊装完在上面高空作业无登高设施或设施简易不符要求; 8)在高空大梁上行走无生命绳;
9)安装单位与吊机单位不是一定指挥不协调; 10)没有设上、下二级指挥或无联络设备;
11)吊装时对附近的高压线未按方案要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12)吊装区域未设警戒线。
五、整体脚手架提升(下降)令
1、签发级别、范围和实施程序
1)分为公司、分公司二级(即每首次提升、每首次下降或高空解体拆除令由公司签令,施工过程中的每次提升、下降令由分公司签令);
2)具体范围:详见Q/PJAY20305-2008施工令管理规定P14页。 2、内场资料: 详见吊装令自查表
4
3、现场施工准备
1)签令时架体组装等工作量未完成; 2)架体上的登高设施不到位;
3)承力架上附墙螺丝承力销漏掉或缺双螺帽或螺丝没露出三牙等;
4)架体本身加工时电焊质量不到位以及架体组装缺较多螺丝、螺帽和弹簧垫片; 5)架体的防倾斜和导向杆装置不到位;
6)建筑物转角处和阳台部位的架体不到位,有空挡等重大不安全因素; 7)钢丝绳破损严重;
8)该用卸夹的部位数量不到位; 9)楼层隔离措施不到位;
10)架体最底部封网不到位或用网材料不符;
11)提升用控制室内电器设施差乱很不标准(悬挑不牢靠、无门、未配专用电箱); 12)架体上无防雷接地装置; 13)防倾覆装置不到位
14)架体上无防火设施(特别是控制室边); 15)部分架体不垂直、立面冲斜;
16)机位没编号,且没落实到责任人; 17)架体与墙面部分未脱开;
18)部分结构的临时悬挑物未拆除;
19)架体上(包括封底网内)垃圾未清除; 20)多幢单体建筑提升时有操作证人员不够; 21)悬挑钢平台固定不到位; 22)楼层落手清及周边堆物; 23)进入楼层的通道防护棚。
六、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内容:
1.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加强做好孔底二次清渣工作和做好泥浆护壁工作; 2.挖土过程中或挖土完毕后应及时对附着于围护桩壁、槽的余土或支撑栈桥砼土底模及时清除;
3.分皮挖土时无落坑等高梯;
4.对底板和平台砼面应用磨光机做好砼的收头、养护、产品保护工作。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