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前两次针对晏子身材上的缺陷,“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言语中充满了挑衅和嘲弄,对齐国的大夫直呼“你”,已是无理之极;后一次直指齐国,“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嘲笑之语更是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盛气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气凛然,沉着应对,机智反击,结果楚王一败再败,不得不赔礼认输。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二.说学情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几处晏子回应楚王的侮辱的话 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教者的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
学习目标为:
1.学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4、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五、说教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模式是:自主阅读感悟展示 小组探究 训练提升。 六、说学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1、自读品悟法
2.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3、小组研讨法 4、集体交流法
七、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
1、师:同学们,看了资料袋你对晏子有哪些了解?
(板书:晏子使楚)
2、揭示课题,理解“大夫”“使”、“楚”是什么意思?子:使:出使。就是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去访问另一个国家。
3、说说课题的意思。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提出学习目标 (三)自主阅读
(1)师出示自主阅读提纲。(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交流会认会写的字。
(这个环节是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再让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培养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订正字音。) (四)展示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针对生字学习的情况反馈交流。
1、学生展示生字的认读及学习的方法,并 指导书写生字“辱,橘等”生字。
2、交流从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上获得了哪些知识与信息?
3、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读文批注。 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学习第一次交锋。(认真读第3自然段) 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
从晏子与楚王的这次交锋中,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楚王是个怎样的人? 小组研讨解疑,指名回答。
(3)、小组汇报集体交流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师的点拨指导,重在发挥好教师服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挖掘课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五)、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态度)
(六)、课堂检测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课堂检测来了解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说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起因:楚王侮辱晏子 经过:三次侮辱,三次反驳 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石拐蒙古族小学 王瑾芬 2017.03.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