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综台探究"课的思考 口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政治新教材最大的 变化就是在每单元之后增设了一种崭新的课 熊芸 承受和完成。第二,其他学科也有综合探究课 型。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这就决定了在思 想政治学科上不可能花太多时间。 型——综合探究,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以 人为本、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基本理念, 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 合起来,使学生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 展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这给 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本文中,笔者就综合探究课教学过程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目前综合探究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综合探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对综合探究 课还不十分重视,认为综合探究没有新的知识 点,只不过是单元知识点的堆积,可开展也可不 开展。所以在综合探究课堂上往往是把有关的 知识点简单地提一提、议一议,交代一、两个简 单的结论,或干脆让学生自习,活动的开展也任 由学生自己去进行。最终把综合探究课上成“自 习课”或者“放羊课”。这不利于促进新课程改 革,不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 力,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探究活动时间长短把握问题。 探究的时间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第一,作为 思想政治学科的综合探究,每个必修模块设有 4个探究问题,四个必修模块共计16个综合探 究主题。新课标要求每个综合探究一课时,但要 真正完成好一个综合探究,一个课时是远远不 够的。因为每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课具有综合、 归纳、总结本单元知识、升华本单元主题的功 能。例如《经济生活》模块“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综合探究,准备一周(学生查资料,调查研究 等),课堂辩论两课时,还要对活动进行评价与 总结,以及让同学写小论文等。这样多的时间, 即使一个学期只有4个综合探究,学生也难以 3.学生的参与度问题。 综合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 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能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的。这里涉及到学生能否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的问题。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对待活动的态 度、与同学的关系,再加上前面谈到的时间问 题,势必有些学生会抱着“搭便车”的心理,应付 综合探究课所搞的活动,甚至“坐享其成”。没有 学生积极的参与,自然达不到探究的预期效果。 4.家长、社区的配合问题。 因为思想政治的综合探究都是与生活密切 相关的,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社会体验时, 有些家长以及社区负责人可能不理解学生搞探 究活动的目的,所以不太配合,应付了事。 二、对时下综合探究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 略 1.转变观念是上好综合探究课的前提条 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 的内在依据,教师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高 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综合探究课的 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探索性等特征需要教 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 者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改变过去强 调接受、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自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 息、获取新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2.正确认识综合探究课的功能是上好综合 探究课的必要准备。 (1)明确增设综合探究课的目的。 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 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 学内容的第一手资料、佐证、数据等融入其中, 验)的通知。《通知》指明了设置“综合探究”等研 让学生思考探究。又如,《经济生活》模块“经济 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全球化与中国”,我们可以探究路径的5组问题 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 为基础把学生分成5组。利用一个星期的课外 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 时间进行分组收集资料、整合信息、组内交 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 养。 (2)明确综合探究课与课程标准、框题知识 流、形成探究结果(要求做成PPT)。然后教 师空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展示评 价。汇报和交流是重头戏,每组安排一个同学 的关系。 各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和前面的课文,同 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单元学习内容不可或 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 习的重要环节。综合探究课既是课程标准的实 施,又与单元框题知识有密切联系。综合探究 课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但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 成文。归纳起来,综合探究课与课程标准、框 题知识存在着四种关系:一是课程标准单列, 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或结构设置的原因,没有 在框题知识中给予阐述,因而,作为综合探究 课独立成篇。二是课程标准单列,框题虽有阐 述,但需拓展其内容,从而在综合探究课中进一 步扩展升华。三是课程标准单列,具有综合归纳 单元知识的功能,因此,只有在综合探究课中得 以落实。四是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单列,框题知 识分别体现综合探究课内容,综合探究课具有 综合、归纳、总结单元知识、升华单元主题的 功能。 3.创造性地安排探究课的时间和组合探究 形式是上好综合探究课的可靠保证。 综合探究课的上课时间,大家想到的肯定 是安排到一单元结束后再上,这无可厚非,因为 这样安排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整 合。但每一个综合探究,如果每个学生都要参 与,时间、空间都成问题,师生会疲于应付,直接 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创造性地安 排探究时间、设计探究问题和组合探究形式。例 如《经济生活》模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 生活》模块“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等,因其 本身就是教学内容,所以可在本单元相关内容 教学中求“同”存“异”、“化整为零”,作为学科教 《3l5)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第1期 四分钟的汇报展示时问(通过PPT的演示)、 三个同学接受他组的提问、j三个同学对他组进 行点评。 4.采用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 学生热情是上好综合探究课的有效途径。 作为综合探究课,仅仅用分数评价是不可 取的,这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因此,在评价时,首先不仅要看学生活 动的产品,更要看到学生活动的过程;其次,价 值取向应该是多元化的,即允许学生对同一个 问题的解决有多种方案;再次,对学生探究的结 果也应该作多元化的评价,例如有些学生活动 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学生在活动中所得到的教 训也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也应该肯定。这有利于 树立学生的信心和勇气,提升学生的能力等。这 种形式的好处一是能使探究课的效率更高;二 是评价更综合、多元化;j是让学生的素质全方 位地体现出来。 5.争取家长、社区的配合支持是上好综合 探究课的重要因素。 社会是学生另外一个课堂,学校和老师应 尽量创造条件,让家长与整个社会的观念得到 改变,给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例如, 有的教师在政治模块中曾让学生做过一个关于 村委会、居委会的调查,大部分家长和社区负责 人都给学生极大的帮助。 总之,综合探究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 它对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相应的方法和对策,真正贯 彻新课程理念,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着眼于 学生的长远发展,真正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