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承包工程及其主要方式 国际承包工程是指一国具有法人地位的从事国际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司或联合体,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投标或接受委托等交易方式,与国外业主签订合同,摄影合同的要求,承担某项工程的建设任务,以取得一定报酬的劳务活动。方式:独家承包、分包、联台承包。
2、简述各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各国制订外贸政策的目的在于:(1)保护本国的市场;(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4)积累资本或资金;(5)维护本国的对外政治关系。
3、简述出口加工区与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的区别271 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而出口加工区,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
4、简述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种类主要有:进口税,出口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优惠关税和普遍优惠关税等。
5、简述贸易协定及其形式 贸易协定是缔约国之间为巩固和发展彼此间经济、贸易关系而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
其内容通常包括:贸易额、双方出口货物作价办法、使用货币、支付方式、关税优惠等。对于贸易额和双方进出口货单的规定,往往不是硬性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通过双方协商加以协调.其内容比较具体,签订的程序也比较简单,有效期也较短。
形式:双边贸易协定,即由两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和多边贸易协定,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谈判而签订的贸易协定。按时间划分为年度贸易协定和长期贸易协定。一般来说,签订双边的、年度的贸易协定较多,多边的和长期的就比较少。
6、简述许可贸易及许可证协议分类 许可贸易又称许可证贸易,是指技术许可方将交易标的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分类:独占许可证协议、排他性许可证协议、普通许可证协议、分许可证协议、交叉许可证协议五种。
7、简述各国海关征税的方法 各国海关征税的方法有:1)从量征税;(2)从价征税;(3)混合征税;(4)选择征税。
8、简述出口信贷有哪些特点 四个特点:(1)贷款必须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国家的出口商品。(2)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约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其余10%一15%由进口厂商作为订金,先支付现金。(4)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
10、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答: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在:(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11、简述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征。 答: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征:(1)服务业FDI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发展;(2)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有所提高;(3)伴随着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4)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但各国发展不平衡;(5)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比例较小,且发展不平衡;(6)国际服务贸易直接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7)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发展提升了服务对一国经济增长与发展影响力;(8)服务市场开放难度大,贸易利益冲突严重。
12、简述对外贸易政策及其特征 答: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包括政策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手段等基本因素。
从类型上看,外贸易政策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
13、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贸易自由化原则;(2)非歧视原则;(3)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4)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5)促进公平竞争原则;(6)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原则;(7)、区域性贸易安排;(8)透明度原则;(9)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
14、简述服务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答:服务贸易壁垒的形式主要有:(1)、数量限制。包括服务提供者数量限制及服务产出数量限制。(2)、与价格相关的限制措施。(3)、标准、许可与政府采购。(4)、对国外服务提供者进入国内分销、配送、通信网络实施歧视。
15、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与形式。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定协议或条约,取消阻碍经济贸易、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照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 经济货币联盟、政治联盟等。
1)优惠贸易安排:较低级和松散,对全部和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待遇
2)自由贸易区: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商品可自由流动
3)关税同盟: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
4)共同市场:实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
5)经济同盟: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
6)完全经济一体化:最高阶段,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
16、简述跨国公司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 答:跨国公司为应对环境的变化,在经营战略和竞争方式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垄断与争夺世界市场;
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在国外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扩大公司内部贸易;
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有机结合;
更为灵活的市场进入方式—股权与非股权安排相结合;
跨国购并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
通过战略联盟和战略性外包构建企业合作网络。
16、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 答.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由两种理论构成: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厂商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与这类国际寡头竞争中,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增加本国福利。
外部经济利润认为,产业外部经济因素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因素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能够在外部经济作用下形成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7.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 答: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18. 简述关税同盟效应 答:有两种经济效应,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
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替代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它的产生是因为各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
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参加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综合效应就是净效应,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净损失和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动态效应有以下几点:(1)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2)改善成员国的市场结构。(3)刺激投资。(4)产生外溢效应。
43、简述关税同盟效应 答: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价格、数量、进口来源以及经济福利的效应,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贸易创造: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中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当一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关税同盟国的高成本国家所替代时,就发生了贸易转移。它的产生是因为各成员国之间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1.带动经济发展 2.规模经济效应 3.促进竞争效应 4.刺激投资效应 5.资源配置效应。
19. 请说明国际服务贸易特点 答:(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7)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复杂。
20. 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可以分为:狭义的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不仅包括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还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供给比例理论:(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的国际价格趋向于相等,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22.简述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虽然有多种多样,但是从其实质上说,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即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国外经济依附的目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
23.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特点: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24.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基本特征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不再培养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的垄断。
(3)转入进攻性。以前保护贸易政策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政策是要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从保护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保护大企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26. 简述有效保护及其政策意义。 答:有效保护是指全部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净增值所给予的影响。有效保护理论把着眼点放在生产增值过程上,考察保护措施对被保护行业的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而名义保护则着眼于被保护产品的市场价格上。
其政策意义:(1)有效保护与关税结构。以关税对国内经济提供保护时,必须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2)有效保护与关税减让谈判。关税的有效保护取决于一国的关税结构,因此,在按一揽子减税方法进行关税减让谈判时,大幅度削减投入品的关税税率,小幅度削减产出品的关税税率就可以在降低总体关税水平的同时,不降低少降低甚至反而提高对被保护产业的有效保护。(3)有效保护与关税制度。海关监管下的加工制度可以解决在投
入产出系数较大的条件下,投入品税率高于产出品的税率导致负保护的问题;加工贸易税和复出境退税可以使国内投入品的税率为零,从而避免出现负保护。(4)有效保护与产业政策。有效保护理论运用于产业政策时,主要是根据既定的产业政策,通过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促使资源配置合理化。
27. 简述WTO基本原则。 答:WTO基本原则:(1)非歧视贸易 (2)贸易自由化原则 (3)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程度 (4)促进公平竞争 (5)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28. 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外贸易依存度(Dependence Degree of Trade),亦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因素: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和产业结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等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30.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1)健全了各种程序,加强了对实施裁决的监督,确保了世界贸易组织对规则的严格遵守和WTO体制的正常运作。(2)争端解决协议允许当事方进行交叉报复。
31.简述普惠制的主要原则1.普遍的。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普遍的优惠待遇。2.非歧视的。指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受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的待遇。3.非互惠的。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32.比较绝对进口配额制与“自动\"出口配额制的异同 (1)从配额的控制方面看,进口配额是进口国直接控制配额数量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行控制配额数量,限制一些商品对指定进口国家的出口。(2)从配额的影响范围看,进口配额制通常对一国大多数进口商的进口都适用;而“自动”出口配额制仅应用于几个甚至一个特定的出口者,具有明显的选择性。(3)从配额适用时限看,进口配额制适用时限相对较短,往往为1年;“自动”出口配额制时间较长,一般为3~5年。
33.与关税壁垒相比,非关税壁垒有何特点?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答:(1)非关税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关税措施是靠立法程序确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非关税措施通常是确定行政程序确定,比较迅速,程序简单。(2)非关税壁垒与关税措施更有效,关税是通过价格机制来限制商品进口,限制进口的效果不易确定,而很多非关税措施超过限额就直接禁止进口,能快速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3)非关税措施隐蔽性较强。(4)非关税措施能够针对某个具体国家制定相应措施,有明显的针对性与歧视性。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进口限额制、进口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许可证制、对进口商品制订严格的海关手续或通过外汇管制,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实行外汇管制,对进口货征收国内税,制定购买国货和限制外国货的条例,复杂的海关手续,繁琐的卫生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包装装潢标准等。
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名义上的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的制定一般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具有合理性。(2)形式上的合法性。技术法规,标准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制定或颁布的,具有合法性。(3)内容上的复杂性。技术法规,标准涉及范围广泛,技术规定及检验程序又十分复杂。(4)手段上的隐蔽性。技术法规,标准往往打着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保护环境等旗号。(5)使用上的灵活性。技术的进步发展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有以下5种:(1)颁布各种强制性的技术法规;(2)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3)推行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4)利用工业产权、知识产权形成技术保护;(5)其他形式的技术壁垒。
34. 什么是国际分工?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哪些? 答: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多寡、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国际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跨国公司。
35. 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 答: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D.李嘉图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又称比较利益论。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36.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其常见的例外有哪些? 答:在国际贸易中,最惠国待遇指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条约的缔约一方在贸易、关税、航运、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如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减让、特权、优惠或豁免时,缔约另一方或其他缔约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例外事项有: (1)一国给予邻国的特权与优惠; (2)边境贸易和运输方面的特权与优惠; (3)有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间形成的特定地区的特权与优惠; (4)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互相给予对方的特权与优惠。
37.简述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1)由于关税壁垒的提高将使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2).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
38.简述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主要区别。 答:在对外贸易法的区分是“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两种不同的范畴,其标地物也不一样,货物进出口是一般有形的商品贸易,例如生活用品、家电用品、生产设备的机器、汽车等等,但技术进出口是属于无形的技术转让、著作权、商标等等,当然它也有对某项技术的进出口所必备的生产设备及专家人才进出口。另外值得注意是贸易或称进出权的资格也是不一样。
请简述WTO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答: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境的服务行为,是服务在国际间的输出和输入,实际
上是国际间服务的提供和接受。根据WTO的GATS将服务贸易分成了12大类,共150多个项目。这12大类是:1.商务服务,2.通信服务,3.建筑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及社会服务,9.旅游服务,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11.交通运输服务,12.其他服务。
请回答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认为国家的强富不在于现有的财富多少,而在于将来能创造多少财富,而能创造未来财富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在对外贸易方面,他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关键是保护关税。但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将使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遭受损失,因此应把实施保护政策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对工业有选择的加以保护,以便被保护工业将来发展后所获得利益补偿因实行保护政策而造成的损失。这样,对幼稚工业应重点加以保护,而保护的重点应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对于当时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英、法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迷?请用所学知识理解这一现象 答: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资本丰裕的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性产品,进口劳动密集性产品,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用传统理论解释不了此种现象,所以学术界将这种现象用它的发现者命名,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
一、美国工人的效率比其他国家高,管理水平高;二、人力技能理论;三、人力资本理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与特点 答: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特点:1.广泛性2.系统性 3.合法性 4.双重性 5.隐蔽性和灵活性 6.争议性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