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年长春市继续教育通识模块4讨论4

2015年长春市继续教育通识模块4讨论4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一、对品德不良的学生教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矫正学生品的不良的行为,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充满信心,下面谈谈我对品德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具体做法: 1.要抓住征兆,消除萌芽

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起初总是有苗头、有征兆的。因此,教师要提高教育的意识,留心观察,细心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要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是学生确信教师指导的重要性。

由于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指责、批评、惩罚多于赞扬和鼓励,所以学生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和敌意,通常以沉默、回避、粗暴无礼的态度来对待教师的教育。这样教师的教诲在现实身上就很难生效。为了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教师必须动之以情,多方面地关心他们,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坚持正面教育

品德不良学生的头脑里,并非都是消极的东西,也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闪光点。他们仍然向往美好的未来,喜欢得到表扬、赞许。因此,教师应敏锐地观察到孩子的积极行为,指出其闪光点。

4.要正确对待反复,逐步提高要求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放荡的生活经历,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转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是难免的。要知道,学生的进步不可能是直接上升的,而往往是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的。

5.锻炼学生同诱因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学生品德不良的行为总是由某些不良诱因引起的。在矫正教育的初期,暂时控制或切断学生与外界不良诱因(如同伙的哥儿们、迷恋的对象、犯错误的场所、作案工具等)的联系时有必要的。根本的办法是增强学生在各种环境下抵抗诱因的能力,通过学生自身的道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抗拒诱惑的意志力,在帮助学生进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考验,使学生受到实际的锻炼。

此外,在矫正教育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启发自觉,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要善于抓住时机,讲究教育方法,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只要教师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清他们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按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健康成长的。

2.怎样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

一、教师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是搞好教书育人的基础工程,因而也是教师应有的最基本的教育能力之一。 二、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政治课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制订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掌握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校内外活动的能力等等 三、教师的表达能力

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主要工具是语言,教师的政治信念、思想观点、精神面貌、志趣情操,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有非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科学研究能力主要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所谓教育科学研究能

力,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用科学的态度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探索教育和教学规律的能力。因此,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是政治课教师育人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教师能力的高低,从各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将自身综合能力转化为育人能力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实践、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能力与育人的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