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诊治体会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诊治体会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3--6350(2008)01一061—02临床研究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诊治体会张发强,魏健,杨玉辉(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摘要自贡643000)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I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17例采取扩大根治切除术。切除范围超出肿瘤边缘3cm以上的正常组织。结果术后对17例患者随访10月一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好发于真皮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宜采用扩大根治切除术。关键词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根治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30.262文献标识码:A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2结果四。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宜采取扩大根治切除术,切缘必须超出肿瘤(与肿瘤大小无关)边缘3cm以上的正常皮肤,深达皮下组织或筋膜层1~2cm以上的正常深层组织。以防复发。如属复发病例则更应广泛切除。切除范围应深及已被浸润的肌肉。并超出肿瘤边缘3cm以上。由于本病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故不做淋巴结清扫。Roses等认为手术切缘大于3cm,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嗍;本组17例患者行扩大切除术无1例复发.也证实这一观点。但其中一例切口裂开并感染,提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特别是肿瘤大小、皮肤缺损处的张力等因素,导致切除范围受限。综上所述。临床上对已确诊的DFsP病例,其扩大根治手术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至少3em,缝合无张力时可达到5cm;切除深度应视肿瘤浸润深度而定,范围应包括深筋膜及肌筋膜,基底切除充分;怀疑肌肉受侵时;应做肌肉部分切除.皮肤组织缺损大时可行皮瓣转移术。protuberans,DFSP)是一种起源本组17例患者经随访10月~5年无一例复发,其中1例切口裂开并感染,经积极换药引流切口痊愈。3讨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又名进行性复发性皮肤纤维肉瘤(progressiverecurring于真皮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的局限性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病因不明确,临床少见,局部切除术后易复发,远处转移罕见。我科于1988年1月~2007年5月采取扩大根治切除术治疗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9-72岁,平均47岁。其中发生于胸腹壁10例,四肢5例,颈部2例。12例经门诊局部切除活检证实人院;3例院外曾行2次手术,2例行3次手术,该5例复发者均未做活检,II缶床诊断考虑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而收入院。包块多为单发结节。5例复发者中有2例为多发结节。复发病例中有1例肿块破溃并感染。病程最长者7年,最短3月,平均为35月。1.2手术方法:门诊12例患者仅行肿块单纯切除,活检证实为DFSP即收入院.在原手术范围基础上再扩大切除。根据病变部位、肿瘤大小、皮肤松弛程度在距病变边缘3cm~5cm以上区域切除正常皮肤,深度达脂肪层、深筋膜或肌肉。复发5例患者亦按照上述原则行扩大根治切除术。术后做病检均证实为DFSP。dermatofibroma)、皮肤肉瘤样纤维瘤(sarcomatoidfibromaofskin)。1924年Dafter和Ferrand首先描述本病.1952年Hoffinann正式命名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ll。其组织来源尚未定论,熊敏等认为其来源于具有多潜能分化的原始问叶细胞圈。本病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皮肤外伤、接受过放疗有关四。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多见,亦可发生于儿童。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以前胸常见。切除范围不够可能复发,晚期偶有转移至肺或附近淋巴巴结阿。临床表现为单发的淡红色或淡蓝紫色的隆起性包块。或其上有多个结节,质地坚硬,表面稍有光泽,与表皮或皮下组织相粘连。晚期表面皮肤常可萎缩变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溃:本组中1例复发病例肿块发生破溃并感染。主要根据术后病检确诊。典型的病理特点为:梭形肿瘤细胞围绕纤维或扁平脉管呈车辐状结构,核分裂像少见郑明章等报道手术加放疗可有效降低DFSP的复发率171。故有条件者术后可考虑行局部放疗。参考文■1李祖熙.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见:扬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Ira】.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杜.1996,986.2熊敏.窿突性皮肤纤维内瘤【A】.见:赖13权.软组织肿万方数据 ·6l·<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3m6350(2008)01—062—02I临床研究36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疗效分析陈文奕(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福建莆田摘要351100)目的评价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II缶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国产尿激酶静脉滴注。对照组29例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O.01)。结论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不受医院条件限制,操作方便,费用低,值得推广。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目前普遍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的应用越早。疗效越好,在心肌梗死1小时内溶栓效果最好。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9月进行溶栓治疗心肌梗死36例,并与同期应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9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静脉滴注完毕,用此药前静注地塞米松5mg,用药后根据试管法凝血时间(保持其值为对照组的2倍一2.5倍)。持续静脉滴注尿激酶10—14天。肝素1周,其它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对照组:硝酸甘油静脉易反复,对照组止痛效果慢而容易反复。2.2休克纠正时间:观察组有休克者9例(其中心源性休克6例,低血容量休克3例),休克纠正时间为40.6±20.8小时:对照组休克者为8例(其中心源性休克5例,低血容量休克3例),休克纠正时间为80.2±4.6小时.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O.05),说明观察组比对照组休克易恢复正常。2.3心衰纠正时间:观察组有心衰6例,心衰纠正时间为80.25土7.42小时;对照组心衰者5例,心衰时间13.4±121.9小时,因例数少,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4滴注,一般用20一分~60斗g/分的速度滴入,合并低血压者加用多巴胺持续静滴10天一14天。此外。应用消心痛,双嘧达病例选择:65例均为符合莫,阿斯匹林,1,6一二磷酸果糖,并适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极化液、能量合剂,以及止痛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监护室连续观察症状、体征、心电图、血压。每4小时测心肌酶1次,达峰值后每天测1次,心电图开始24小时,每6小时1次,此后每天2次,1周后每周1次一2次。2结果WHO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溶栓治疗为观察组共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0岁~73岁(平均年龄56.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6例,前壁8例。前问壁7例,下壁10例,下后壁3例,无Q波心梗2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共29例。年龄38岁~69岁(平均年龄53.5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8例,前壁5例,前间壁7例,前间壁加高侧壁1例,下壁4例,其中2例为第二次心梗。1.2治疗方法:观察组心梗发病后40分钟~1小时(平均为50分钟)开始应用国产尿激酶100万。在40分钟左右内CPK酶峰值时间恢复时间:本文拟CPK酶在发病后15小时到达峰值为酶峰提前。观察组有CPK增高者20例,酶峰提前者12例,占60%,酶峰时间15.2+4.2小时。酶恢复时间为3.2±1.2小时;对照组有CPK增高者8例,酶峰提前者3例,占37.5%,酶峰时间为26±10.2小时,酶恢复时间为(下转第51页)2.1胸痛消失时间:观察组有胸痛者19例,胸痛消失时间为1.6±1.3小时,对照组有胸痛18例。胸痛消失时间为50.2±2.02小时,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止痛效果快而且不作者简介:陈文奕(1962—02),男,福建省莆田市人,副主任医师,学士。瘤病理学瞰】.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1998,57-59.3王作勤等.隆起性皮肤纤维内瘤12倒临床分析【A】.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3):.2474.-2475.4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A】.见:粱勇才.实用皮肤病诊疗全书【M】.1996.1097.5江美华等.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河南肿瘤学杂志,2005.18(2):135-136.67郑明章.陈志坚.林志雄等.放射治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地位叨.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4):RowDF,Valensi0fQ,LatnmtaG.eta1.Surgical24l一242.(收藕日期:2007—08—20)treatmentSurgdermatofibrossrcomaprotubenms们.GyneedObstet,1986.1621:5):449—452.·62·万方数据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诊治体会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发强, 魏健, 杨玉辉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海南医学

HAINAN MEDICAL JOURNAL2008,19(1)3次

1.李祖熙 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 19962.熊敏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1998

3.王作勤 隆起性皮肤纤维肉瘤12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13)4.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1996

5.江美华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期刊论文]-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02)

6.Roses DF;Valensi Q;Latrenta G Surgical treatment of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1986(05)7.郑明章;陈志坚;林志雄 放射治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地位[期刊论文]-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04)

1. 袁斯明.洪志坚.姜会庆.汪军.YUAN Si-ming.HONG Zhi-jian.JIANG Hui-qing.WANG Jun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分析[期刊论文]-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6)

2. 向青天.陈力.顾子春.李华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整形外科治疗[期刊论文]-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08(3)3. 杜大军.任书伟.尚长海.Du Dajun.Ren Shuwei.Shang Changhai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方法及临床预后分析[期刊论文]-肿瘤基础与临床2008,21(6)

4. 何军民.章鲁艇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1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5. 马奇.李华.宋春轶.顾子春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探讨[会议论文]-2003

6. 曾四平 阴囊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2)

7. 任书伟.张锋.赵敏.李靖松.张学芳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综合治疗[期刊论文]-陕西肿瘤医学2002,10(4)8. 薛瑞峰.方志伟.多健.陈静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期刊论文]-实用癌症杂志2008,23(2)9. 滕寅.袁世璋 胸壁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

10. 郑明章.陈志坚.林志雄 放射治疗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地位[期刊论文]-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4)

1.许孟君 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期刊论文]-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10)

2.陈从文.周云霞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09(20)3.殷潇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9例诊治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医刊 2011(3)

引用本文格式:张发强.魏健.杨玉辉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7例诊治体会[期刊论文]-海南医学 200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