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一年前我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来到西关小学,西关小学的女教师是城区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能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荣幸。在此三八妇女节之际,祝各位女同胞们节日快乐,青春永驻,美丽永远!祝各位男同胞们合家欢乐,万事如意!今天我作为师德师风的发言人,倍感荣幸,我与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在我上学的第一天,看见老师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上课,就开始觉得“老师”这一职业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将来我要是能当上一名老师,也能手执教鞭、立足三尺讲台神采飞扬的给学生们讲课,那该有多好! 数年后,我就带着这样一份崇敬走进教师队伍,当我穿过它面前的光环,走进它的内核时,页渐渐理解了它的内涵。教师是平凡普通的,就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也只是社会中的沧海一粟。大多数的老师。都只是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烧尽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的退下来,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犹如一块黑板,曾经写满了神奇,最后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他们的奉献虽然看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一片清纯的天地,那作业本上鲜红的笔记,那办公桌上厚厚的教案,那深夜依旧闪亮的灯光,那课堂内外谆谆的教诲,让我看到了教师的奉献和忠诚,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大爱与无私。
有人说,教师如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像春蚕,为人
类吐尽最后一段丝;也有人说,教师似粉笔,为了学生不断磨损自己。其实,他们都在告诉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奉献。是的,的确如此。从来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一样付出如此之多。在我们身边,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去年,我来到西关小学支教,西关小学的变化令我震惊不已。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西关小学在短短的几年之间从过去的三四百人发展到今天的千人大校?今天我终于明白了,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和全体老师们的团结奋进使这所学校从过去的步履维艰而成为今天安康西部的一所强校。
我看见,高校长每天早出晚归,以身作则,事事亲力亲为,认真工作,一丝不苟,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校的同事们。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这样好的领导,学校想不发展都难!
就六年级的老师们来说,每天下午其他老师都已陆续下班回到自己温暖的小家,而他们仍旧辍辍耕耘在毕业班的第一线,他们为学校的声誉和荣誉而努力工作着。忽略了自己的小家,为学校这个大家庭而忘我的投入到教育这个光荣而又艰辛的事业中。他们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使西关小学的升学成绩屡创新高,为西关小学争夺了一个有一个响亮的荣誉。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吗?他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吗?我们为他们而喝彩,而自豪!
还有许多青年教师,他们家中也有待人照顾的老人,有待人疼爱的孩子,但他们却舍小家、顾大家,常常都是放学铃声想过很久才和学生们一起走出学校,他们这种心系学生,虚心求教、刻苦钻研的精
神,也让我感慨万分。他们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页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显露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记得上学期,张蕾老师的小孩生病了,折腾了她一晚上,弄的她筋疲力尽。但第二天她仍然坚持着来到了学校。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知道情况后,都要求她回去休息,她说:“我回去了,班上的孩子们怎么办呢?”她仍然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教师为孩子们上课。这让我想起了教育家巴特尔的名言:“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情感也会笑容。”这也正像一首歌中所唱:“这是心得呼唤,这是爱的奉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朋友们,既然我们选择了三尺讲台,就是选择了奉献,即使不能长成参天的大叔,也不妨是一棵小草,为春天线上一丝新绿;即使不能像海洋用宽阔的胸怀拥抱百川,又怎不可以是一条小溪,为入旱的土地捧上一滴甘露。朋友们,奉献是神圣的,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擎起希望的火炬,劈风斩浪,走向辉煌的明天,让我们的生命在奉献中熠熠闪光!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