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1多种多样的食物 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1-1多种多样的食物 教案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1.1《多种多样的食物》教学设计

课题 多种多样的食物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3 本课教材从我们经常吃哪些食物入手导入新课学习。首先调查昨天早餐、午餐和晚餐分别吃了哪些食物,并在此基础上统计一天中一共吃了多少种食物,吃的最多的是哪种。其次,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食物的来源,并以来源为标准给食物进行分类。拓展与应用部分,通过图解让分析 学生知道食物是怎样到餐桌上的,意识到人类会根据需求不断改进对食品的加工、制造的方法。 科学观念: (1)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物非常丰富。 (2)知道食物来自于植物和动物。 科学思维:培养比较、分析、分类的逻辑思维。 学习 科学实践: 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用恰当的方式记录、整理、分析一日三餐分别吃过食物的信息。 (2)能根据食物的来源给食物进行分类。 责任态度: (1)了解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2)意识到人类根据需求的增加不断改进对食物加工、制造的方法。 重点 能用恰当的方式记录、整理、分析一日三餐分别吃过食物的信息。 难点 能根据食物的来源给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当看到这幅漫画的时候,你会想起哪首诗歌? 展示漫画。 2、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盘中餐。日常生活中,盘中餐都有哪些? 3、我们一日三餐要吃很多种食物,经常吃的有哪些? 教师提示:千万不能挑食、偏食哟! 4、番茄炒鸡蛋,吃的是几种食物? 5、地三鲜,吃的是几种食物? 小结:原来,像番茄炒鸡蛋、地三鲜等,只是一道菜肴。菜肴不一定是由一种食物构成,可能是几种食物构成。 一、科学小调查 1、昨天我们早餐、午餐和晚餐分别吃过哪些食物? 讲解: 清晨时吃的食物记录为早餐。大多数人们喜欢在早晨吃一些易消化的热的食物,因为早上吃这样的食物既方便消化又不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一般有粥类、奶类,与其搭配的有面包、油条、包子、馒头等。 午后时为了缓解上午的体力消耗而提供的食物记录为午餐。我国的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在面食学生活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结合自己实际回答 说出自己吃最多的食物。 番茄和鸡蛋 土豆、辣椒、茄子 阅读资料 设计意图 通过诗歌引出“盘中餐”,激发兴趣。 知道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 知道食物和菜肴不是一回事。 讲授新课 通过讲解,了解三餐意义。 中可以获得大量的糖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力;而南方人则通过米饭获得大量的糖来补充身体消耗的能力。 下午或晚上时吃的食物记录为晚餐。劳累一天给疲惫的身体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来增加身体的能量。 我的一天食物记录 2、把自己一天吃的每种食物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写一种食物,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录。 我们吃了几种食物(重复的算一种)?吃得比较多的是什么食物? 二、食物的来源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食物都是来自农民伯伯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吗? 2、这些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米饭、酱牛肉、炒白菜 3、能按食物的来源给它们分分类吗? 米饭、酱牛肉、炒白菜 明确: 米饭、炒白菜是一类,都来自植物;酱牛肉是一类,来自动物。 4、你还知道哪些食物来自于植物或动物? 5、小结 食物按照来源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植物类的有蔬菜、水果、米饭等;动物类的有肉、蛋、水产品等。 三、食物到餐桌上的过程 1、以米饭为例,它是怎样来到餐桌上的? 明确: 记录三餐食物 制作卡片 数卡片 有的是,有的不是。 米饭——水稻 酱牛肉——牛 炒白菜——白菜 分类并说明理由 小组交流,填写表格 和老师一起归纳 阅读教材回答 调查了解三餐食物,为食物分类做准备 设计此项活动,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回答问题。 了解不同食物的来源 食物按照来源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2、大米还可以加工成什么食物? 3、其他食物又是怎样来的? 如, 米粉、雪饼、米糕等 互相补充交流 四、食物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课堂练习 1.食物按照来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下列食物属于动物类的是( ) A.豆腐 B.牛奶 C.苹果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番茄炒鸡蛋,记作一种食物。 B.大米来自水稻。 C.酱牛肉来自奶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食物非常丰富,并且还知道食物来自于植物和动物。人类根据需求的增加不断改进对食物加工、制造的方法。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了解食物的加工过程 继续给食物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