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古希腊建筑 - 副本

浅析古希腊建筑 - 副本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浅析古希腊建筑

学院名称: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建筑112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12月6日

浅析古希腊建筑

作者:耿新明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201101624228)

指导教师:张进

摘要:西方世界把古希腊当作自己文明体系的发源地,这个早期文明的辉煌时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古希腊的多神教长期影响着希腊的文化艺术发展,希腊人用自己的才华,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建筑艺术世界。特别是那些优雅的希腊“柱式”和令人惊心动魄的神庙建筑艺术构成了古希腊绵亘2000多年的艺术史基础。古希腊的艺术之美在这些建筑上得到了最精彩的体现 。本文将对古希腊建筑进行论述。

关键词:古希腊建筑文化历程 古希腊柱式 神庙建筑

古希腊建筑历程

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的岛屿上建立了很多小小的奴隶制城邦国家。它们向外移民,又在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虽然从来没

有统一,但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恩格斯说:“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他们的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 (《马充思恩格斯选集》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之一。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形制,石质梁柱结构构件及其组合的特定的艺术形式,建筑物和建筑群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经验,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二千多年的建筑史。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的艺术形式的完美。正如马克思评论希腊艺术和史诗时说的,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髙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但古希腊建筑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代。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 也简单,结构比较幼稚,发展的速度也很缓慢。它的艺术的完美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在几个世纪的长时期中,在形制和形式大致相同的建筑物上,反复推敲,反复琢磨,终于达到了精细入微的境地。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

荷马时期,氏族社会开始解体,氏族贵族已经成为特殊人物,占有少量的奴隶。可能由于公元前一千纪之初部落大迁徙的缘故,这时期的希腊文化水平低于爱琴文化水平,但在许多方面继承了爱琴文化,包括在建筑方面。长方形的“正室”成了住宅的基本形制。由于跨度不敢做得大一点,所以平面上很狭长,有的加一道横墙划分前后间。氏族领袖的住宅兼作敬神的场所,因此早期的神庙采用了与住宅相同的正室形制。有些神庙在中央纵向加一排柱子,增大宽度,有一些神庙有 前室或前、后室,也添了前廊。神庙的形制基本定了下来。这时的主要建筑材料 还是木头和生土。

古风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起来,新的城市产生。城市和它周围的农业地区一起形成了小小的城邦国家。同时,随着氏族公社的瓦解,许多人出海移民,

在意大利、西西里、地中海西部和黑海沿摩建立厂一批城邦国家。各域邦之间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城邦国家大多是贵族专制的政体,也有少数城邦实行平民共和政体。前者多在农业地区,如伯罗奔尼撒、意大利和西西里,后者多在商业和手工业城邦中,如阿提加(Attica)和小亚细亚地区。

这时期古希腊的宗教定型了,英雄——守护神崇拜从泛神崇拜中凸现出来,产生了一些有全希腊意义的圣地。在这些圣地里,形成了希腊圣地的代表性布局。神庙改用石头建造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形制。同时,“柱式”也基本定型了。

古典时期,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有一些商业手工业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米利都(Miletus)等,自由民的民主制度达到很高的地步。公元前500 ——前449年,实行专制制度的波斯帝国入侵并破坏了实行民主制度的小亚细亚的希腊城市,攻击希腊本土。许多希腊城邦团结起来,奋勇抵抗,终于打敗了侵略者。这是一场保卫自由和民主的斗争,雅典起着领袖的作用。胜利之后,雅典成了全希腊各城邦的盟主,财富和人才纷纷向雅典集中,雅典的经济和文化空前高涨。这时候,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 (Parthenon)庙。柱式也在这些建筑中成就了最完美的代表作品。古希腊文化在欧洲光辉的地位就是这时期奠定的。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431〜前404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以贵族专制政体的斯巴达为首的城邦集团,打败了以自由民民主制的雅典为首的城邦集团。自由民民主制度受到致命的打击。雅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时候它的自由民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分化,社会斗争尖锐。自由民民主制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情况更加恶化,奴隶制进一步发展,自由手工业者大量破产。但是,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统一了全希腊,随后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且大力倡导希腊文化。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后,帝国分裂为一些小国家,但继续保持着希腊文化的强大影响,并继续促进了地中海各地和西亚、北非的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导致了经济和文化的新髙涨。科学、技术也因而繁荣起来。公共生活空前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尤其是世俗的公共建筑,类型增加,功能专化,艺术手段丰富

多了。正是这个被称为“希腊化”的时期,为古罗马文化和建筑的发达准备了前期条件。 古希腊柱式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形制是围廊式。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柱式: 柱式是指一整套古典建筑立面形式生成的原则。基本原理就是以柱径为一个单位,按照一定的比例原则,计算出包括柱础(Base)、柱身(shaft)和柱头(Capital)的整个柱子的尺寸,更进一步计算出包括基座(Stylobate)和山花(Pediment)的建筑各部分尺寸。

古希腊建筑有三大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图一)。

图一

1、希腊多立克柱式

希腊多立克柱式从装饰造型上说,古朴 、庄重 、雄浑,隐喻着男性躯体的比例、强度与美。柱身较为粗短,高度为底部直径的4.5——6倍;柱身从底部向上渐渐加粗,到1/3的高度时转而渐渐收束,这就是典型的“卷杀”的艺术处理手法。这样,从柱身的剪影看去,中部略微向外鼓出,形成像生命肌体似的弹性和饱满,造成了轻快而有力的感觉。在柱身上刻出一根根垂直的凹槽围绕着整个柱身,犹如素描画中的粗线条,在阳光中,产生明快的起伏转折和

光影变幻。柱端顶着一块薄薄的扁圆形垫石,上面刻着几道坚挺的圆箍线,柱颈以卷叶饰镶边。声名显赫的雅典帕提农神庙就属于这个柱式体系。古希腊现存的大多神庙都归属于多立克柱式(如图二)。

图二

2、希腊爱奥尼柱式

希腊爱奥尼柱式(或爱奥尼亚柱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说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希腊爱奥尼柱式其艺术魅力在于它的优美、轻盈、典雅,强调线条感和柔美。柱身显得较为修长,高度是底部直径的8——10倍。浅浅凹刻的垂直棱线仿佛增添了成倍的数量,给人以细密、精致的印象。最显著的特征是柱头两端轻轻卷起的涡旋雕饰,像是某种植物卷叶的抽象变形。爱奥尼柱式盛行于公元前5—4世纪的希腊

古典时期,最初是奉献给狄安娜女神的礼物。建造供奉朱诺、狄安娜女神庙,特别是纤细雅致的维纳斯女神庙,常常通过象征女性般完美的爱奥尼柱式来表达(如图三)。

图三

3、希腊科斯林柱式

希腊科斯林柱式(Corinthian Order)的比列比爱奥尼柱式更为纤细,它从爱奥尼柱式变化而成的,流行于希腊化时期。其艺术风格是纤细、匀称、秀丽。柱身、基座与爱奥尼柱式大致相仿,所不同的是柱头没有卷曲的涡旋雕饰,是用毛莨叶(Acanthus)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轻快地从四

周伸向顶端,托起上面的圆盘,仿佛飘散着野性的气息。相对于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但是在古希腊的应用并不广泛,雅典的宙斯神庙 (Temple of Zeus)采用的是克林斯柱式(如图四)。

图四

古希腊的柱式具有的鲜明性格特征被作为艺术美的形态,体现着希腊崇尚神圣的两性人体美,以及对世间存在着的和谐之美。 古希腊神庙建筑

如果把希腊“柱式”比作骨骼,那么呈现宏伟景象的神庙建筑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华美肌肤。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圣地——雅典卫城(如图五),其风格优

雅和谐,充满朝气,雅典卫城令人惊心动魄的建筑艺术魅力,使其成为高不可

图五

及的艺术范本。帕提农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之巅,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宏伟壮观的柱廊和连续浮雕犹如壮丽的史诗,动人眼目,扣人心弦。神庙采用列柱回廊形制,平面呈长方形,长70米,宽31米,东西两面各有8根列柱,两侧各为17根列柱。 总共有46根刚劲挺拔的多立克式石柱构成连续的列柱回廊,列柱和整面的石墙交替着围合起一层又一层的空间。神庙的主殿分东西两个内殿,被层层的列柱和外廊围护其中,显示出高贵、神圣的气质。朝东的内殿里面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和一尊象征着生命和智慧的象牙雕像;雕像的南、北两侧和西侧各有一列多立克式柱子,三面围成回廊用来烘托雅典娜神像的中心位置和加强内殿的纵向轴线感;回廊柱式是多立克柱式,尺度较小,由上下两层构成叠柱形式,反衬了内部空间的宽阔。帕提侬神庙尺度适宜,风格开朗,各部分比例匀称,雕刻精致,材料除屋顶用木外,全部为白色云石,还用了大量镀金饰件。神庙的柱头、瓦当、 檐部和雕刻,都施以红蓝为主的浓重色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帕提侬神庙是用坚硬的云石建成的,然而整座建筑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沉重。 多立克柱式的坚实、挺拔,用它那富有生命力的曲线,强有力的卷杀形成了有弹性的紧张感觉,仿佛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

帕提农神庙是雅典卫城最华丽的建筑,不仅是因为它绚丽的装饰色彩和镀金的构件,更重要的是建筑与雕刻的完美结合。 三角形山墙上鲜艳明快的浮雕,主题均出自雅典传说的史迹,是千古流传的造型艺术经典。东面山墙上的一组雕刻表现雅典娜诞生的故事,西面山墙上的另一组雕刻围绕着波塞冬与雅典娜争夺雅典保护权的主题。雕刻的整体构图宏伟壮阔,栩栩如生的众多形象错综

交织,

却又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动态的视觉图画,令人赞叹不已。帕提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有“希腊国宝”、“雅典王冠”之称。表现了古代希腊全盛时期的焕发精神,体现了古希腊人民对美的永恒追求,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冠冕和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如图六:帕提农神庙)

图六

古希腊的建筑装饰,是宗教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按不同时期修建起来的风格多样的建筑群体。它有鲜明的特色,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代表了古希腊人民的热情与浪漫,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特点。同时,它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参考文献

[1](西班牙)Parramon Ediciones,S.A.《世界艺术手册》 李多,译.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2](法)罗兰· 马丁《希腊建筑》 张似赞,张军英,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苏)科尔宾司基,等《希腊罗马美术》 严摩罕,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4]《外国建筑史》(第四版),清华大学 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论古希腊柱式风格的结构性组成》,李浩然著.《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6]《古希腊建筑特色略谈》,高飞宇著.《湖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四期

注:(以上文献有部分是电子文档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