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场解析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场解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5卷第5期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9月 V01.25.No.5 Journal of X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Sep.2006 文章编号:1673—159X(2006)05—0079—04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场解析 赵 飞,刘小兵,宋文武,符 杰 (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用FIuent软件对新型的灯泡混流式水轮机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和流场解析,揭示各个过流部件的流动 情况,检验导叶设计理论的合理性。根据流场分析结果,对固定导叶的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灯泡混流式水轮机;CFD;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TK733 .1 文献标识码:A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由于结构简单紧凑,构思新 弯曲的(轴伸式),也可以是直锥形的。 颖、体积小、径向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水力损失 2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道设计 小且转轮效率高,是开发中、低水头水力资源的又一 在贯流式水轮机中,由于取消常规的蜗壳引水, 优良机型…1。目前已对其各个过流部件的流动规 采用球形导流室引水,水流几乎是平直地流过各过 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它们的设计思想和设计 流部件。即水流沿轴向直线流入水轮机,水流无旋 方法,有些还进行了实验验证,但是对其全流道的分 转,进入扭曲的固定导叶后(固定导叶在这里还起支 析和解析还未见研究,本文用Fluent流动分析软件 撑作用)形成转轮进口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环量,经 对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活动导叶调节后,斜向进入转轮,最后经尾水管流 进一步研究它的内部流动情况,对理论分析的结果 出,整个过流通道如图1所示。 作进一步的验证。 1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部件的设计 理论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各过流部件的设计理论为: 1)分布在球形导流室中的固定导叶在水力上承担起 混流式水轮机蜗壳的作用,转轮进口所需要的水流 环量一般由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来共同形成,固定 导叶的设计应是空间扭曲的。2)活动导叶的设计遵 循 R=const及 r=const规律,活动导叶设计 成平板型的,即它虽然是弯曲的但不是空间扭曲的。 图1灯泡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的平面设计(Dl=420 mm) 固定导叶、活动导叶的设计理论与一般贯流式水轮 机的设计理论是不相同的。3)灯泡混流式水轮机转 根据水力设计,把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尾 轮区域的流线分布较一般混流式的要均匀,转轮下 水管分别用Fluent软件的Gambit作图模块进行三维 环区域的轴面流速有所减小,上冠区域的轴面流速 造型建模,采用网格加密技术分别选择合理的参数对 有所提高。下环锥角可以大于13。也不至于产生水 各过流部件进行非结构化网格划分,并对网格好的文 流脱流,这有利于提高其过流能力以及在相同过流 件进行畸变检查,对满足畸变系数小于0.85的文件 能量的情况下,改善其汽蚀性能。4)尾水管可以是 分别设置边界条件,导出为Fluent能识别的mesh文 收稿日期:2006—02—26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编号:01GG034 ̄09) 作者简介:赵飞(1974一),男,四川省成都人,讲师,在职研究生,从事流体机械设计研究、人事管理与职称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0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焦 件。由于转轮结构的复杂性,网格加密、参数等的选 择需要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以便在网格检查时选择 大气压力:101 325 Pa;进口总压:254 800 Pa; 出口总压:101 325 Pa;进口水力直径:0.5 m;出口 水力直径:0.6 m。 3.3无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时的全流道解 析[3-s] 畸变最小的。对分别生成的网格文件用Tgrid模块 连接成一体,以便进行全流场计算、分析。 3 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道解析 对上述应用于70米水头段的灯泡混流式水轮 在无固定导叶、活动导叶、转轮时的全流道的流 机的过流部件,采用标准k一£二次方程计算模型进 行内部流动计算。 水轮机的基本参数为 J:应用水头H=70 m, 比转速 =274.07 rpm,转轮直径Dl=420 rnl-n,结 构形式为轴伸式,过流通道的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 在具体求解时,采用离散算法,先联立求解动量 方程及连续方程。然后,用所求得的值求解模型方 程。收敛精度:所有方程离散最大计算残差均小于 10e一3。 动计算结果,在x=0及Y=0切面上的流线分布如 图2、3所示。 3.1数学模型 3 2 2 2 ■■■■■■ 羹曩羹蠢羹誓纛■■■■■ L 9 6 3 0 』 』』 8 5 23 2 2 2 ■●■■■__■ 图2 x=0切面的流线分布 控制方程 连续方程: 动量方程: =0 m加加加 舢三薹 叭n 叭叭 + + + + 0 0 0 0 钕 1.80e+0l 差+ 差 [ (豢+象卜 ]=0 + a 芏i 1.50e+0l 1.20e+0l 9.00e+00 6.00e+00 3.00e+00 Y lz 其中,r 为雷诺应力。 湍流模型 标准的k—e湍流模型 +( +Gb—pe—YrM ID 百瓦k=鑫 + l\ 十t丝一/Tk O5 k  ( + ID—l\ 十 /)蠹 百 +c,P 0.00e+00 X 图3 Y=0切面的流线分布 由计算结果可知:由于灯泡 昆流式水轮机的流 道平直,其流线分布均匀,如尾水管采用直锥形,其 水流几乎是直线流过水轮机,水流转弯少,水力损失 小,水力效率高。宋文武等人经过实验研究 J,这 种形式的水轮机在实验台上实测的最优工况点效率 已达91.96%,限制工况点效率达90.82%。 3.4加入固定导叶、活动导叶,无转轮时的全流道 DP Dt=& r+ j G3eG6)一G2£10 E2 其中 =pC K- , 1 2 为紊流粘性系数 =0.09,O"k=1.0, 解析 C1 =1.44,Ce =1.92, =在加入固定导叶、活动导叶,无转轮时水流在固 1.3 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共同作用下,在活动导叶的出 口形成了水轮机转轮进口所需要的水流环量,得到 3.2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采用压力进口与压力出口,在计算区 域的进口边界上,水流沿固定导叶径向流入,给定压 力值,并假定速度沿径向方向,水流无旋转。在出口 边界上假定出口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有淹没深度时 应加上淹没压力值)。 了水流的运动规律,其速度分布如图4、5所示,由此 得到水流运动规律为沿活动导叶高度R呈 舯R= const以及 r=const的分布规律,这为灯泡混流 式水轮机转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这种水轮机转轮 的设计按照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设计方法进行,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5期 - __ 赵飞等: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场解析 . - 、一— 蕊 r- ■ ■■■■■I 81 ■■是它并不是混流式转轮。 删 删 埘 删 埘 埘 枷 枷 枷 枷 号胁 № 胁 弘 挑 ! 胁 蚧 O 水流在固定导叶中由于导叶扭曲严重,头部产 生撞击进口,导叶背面产生了脱流区;水流在活动导 叶中没有脱流现象,水流绕流平滑,在活动导叶出口 m 边上的轴面速度V 沿导叶高度R的分布是按 VmR=const的规律分布的,这与前面的理论是完全 、一致的[7l。所以活动导叶的设计应该设计成平板 ~ f\ . 奈 1.35c+Ol I.13c+Ol 9.04e+00 6.79e+00 4.54c+00 2.29e+00 Yr-z 4.64e一02)c 图5 y=0切面的速度分布 3.5加入转轮时的全流道解析 在加入固定导叶、活动导叶以及水轮机转轮时 的全流道的流动计算结果: 1)水流绕流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流动情况, 如图6所示。 I.80c+0l 1.50c+01 1.20c+01 9.00e+Ol 6.00c+00 3.00e+00 0.00c+00 图6水流绕流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的情况 型而不是一般贯流式水轮机的扭曲型导叶。 2)水流在转轮内部的流动情况,如图7b所示, 转轮网格如图7a所示。 图7转轮网格及内部流动情况 这是一个类似于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它的设 计由于前面流动规律,在转轮下环区域的轴面速度 有所降低,而在转轮的上冠区域轴面速度有所增加, 转轮下环处水流脱流减少,故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 转轮下环锥角较一般混流式水轮机的要大一些。通 过转轮后的水流,可以在尾水管中看到其流动情况 还是比较理想的。水流在水轮机尾水管中的流动情 况,如图8所示。由于固定导叶和活动导叶以及转 轮均严格按照水流本身的运动规律进行设计的,水 流在这些部件中的绕流平顺,转轮叶片出流没有水 流的旋转,故进入尾水管的水流情况比较理想。 113.69c+0 I ■3.8%+01 熏 .232c+01囊3攀.50c+01 3.1lc+Ol .95c+01  2.58c+0l 2.72c+01 2.34c+Ol 1.95c+Ol 器I嚣.56c+Ol 1.17c+01 7.83c+00 I ●3.95c+0o 6.7ov一02 图8水流在水轮机尾水管中的流动情况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灯泡混流式水轮机的全流道的数值 解析,得到了各个过流部件的内部流动规律,进一步 验证了活动导叶区域的流动理论V R=const以及 Vmr ̄--const,对这种新型水轮机的转轮开发研究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正 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流动解析,发现了 社,2002. 一些问题,比如固定导叶的设计还存在缺陷,现在采 [2]宋文武.70m水头段贯流混流式水轮机转轮设计研究[J]. 用的方法是保证固定导叶进出口角的一元理论方 四川I工业学院学报,1999.18(1):28—32. 『3]FLUENT Incorporated FLUENT 5 Tutorial Guide Volume. 法,通过计算发现由于空间扭曲较严重,容易产生旋 FLUENT Incorporated.1998. 涡和脱流,使得水流进入活动导叶时易产生撞击,因 [4]FLUENT Incorporated FLUENT 5 User’s Guide Volmue. 此固定导叶的设计应该按照二元理论的方法进行设 FLUENT Incorporatde.1998. 计。 [5]周凌九.水轮机转轮流场计算及性能预测[D].博士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1999.10. [6]宋文武,杜同.高水头贯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流场规律 参考文献 的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1,10(3、4):259.262. :1]陈次昌,宋文武.流体机械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编校:李晓丽) ●lt●I● II●●tl◆ ●i●I●◆Ii● IILI●Ell●●●●●i●●●●● ●◆II●I●◆,◆ ◆ (上接71页) (k=0,1,…, 一1) 即对任意fE H2(aD),有 所以 (e枷一 )厂,TK )=0 当1.=I ̄l=1时,由于e抽 一 是外函数,由文献 TK =[ e ̄ ̄fk]K [4]可知: 因而 {( 枷一 )flfEH (OD)}=H (OD) T=∑ ek ra0  ̄ ̄fk所以, 即T=l ̄fo+∑ 旗 o TK =0,对V ∈D, 因而,T=0 由于以上过程步步可逆,易知对V-厂0,-厂l,… 当0<l l<1时,设 l, 2,… 表示 的 个 l∈H (OD),由上面的式子刻画了其算子方程 不同的 次根,由于对V fEH (OD), U T=AT的解。 (( 。一 1)( 一 2)…( 一 )f,TK )=0 2 结束语 因而存在fl( ),f2( ),…, ( ),使得 上述定理在Bergrnan空间上也成立.此时的U TK =∑ ( ) 即是Bergman算子: (uf)(z)= (z) 记 (z)=(z— 1)…(z— 一1)(z— +1)… 关于Bergman空间的研究可参考文献[5]。 (z— ),则 T ( )=(T ,K )=( ,TK )= ( ) 参考文献 ( — 1)…( — —1)( — +1)…( — ) [1]Sun shunhua.On the ̄tion EquationU 丁U= 1、[J]. 所以, ∈H (OD),( =1,2,…, ) Kexue Tonghao,1984,29(8):288—289. [2]Ban'ia J,Halmos P R,Asympototie Toeplitz Operators[J], 因此,TK =[ o ]K Trans.Amer.Math.soc.1982.273:621—630. 即T=∑ o [3]张朝伦.关于算子方程的解[J].四川师范学院(自然科学 版),1997,18(2):115—120. 由于以上过程步步可逆,易知对V厂l,厂2,…, [4]Douglas R G.Banach Algebra Techniques in Operator Theory ∈H (OD),由上面的式子确定的恰是方程的解。 [MJ.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2. 当 =0时,由于( 抽of,TK )=0,对V fE H [5]Axler S.Bergman Space and Their Operator.Surveys of Some (OD)。 Recent Results in Operation Theory[J].Pitman Research Notes in Mathematics,1998,1(171):1-50. 所以,存在 ( ), ( ),…, ( ),使得 [6]Halmos P R.A Hilbert Space Problem Book[M].New York; TK =∑ ()eik ̄ Springer-Verlay,1974. :0 (编校:李晓丽) 故 ( )=(e脚,TK )=T eikO( )∈H (O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