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繁殖行为
B.社群行为
C.捕食行为
D.先天性行为
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利用霉菌制作泡菜 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B.利用醋酸菌酿醋 D.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
3、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4、要想了解菊花的结构特点,从以下哪本书中查找比较方便( ) A.生物学 B.无脊椎动物
C.动物学
D.植物学
5、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6、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1 / 9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7、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动物的体色常与环境极为相似的原因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D.环境影响的结果
8、将手握成拳,你可以在手背上找到俗称“青筋”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B.管壁较薄、弹性小
C.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9、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10、“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 A.分生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保护组织
11、某生物调查小组对如图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绵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D.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12、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2 / 9
D.①②⑤
13、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B.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人类进化的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14、下列对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简单到复杂
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B.由水生到陆生 D.由低等到高等
15、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能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C.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 D.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18、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 / 9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9、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数量多 D.以上三项都对
20、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草
B.水
C.羊
D.太阳能
21、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面相关述错误的是( )
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D.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22、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是( ) A.青蛙捕食蝗虫 C.山羊吃树叶
B.兔子啃吃松蘑 D.人类吃黑木耳
23、据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已高达36.7%。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宜配戴凹透镜
B.近视眼可能与遗传、环境、营养、学习习惯等因素有关 C.尽量不佩戴眼镜,以防止近视度数增加
D.患近视的人老了以后也可能患老花眼(远视眼) 24、下列对四种无脊椎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4 / 9
A.蚯蚓——身体呈圆柱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水螅——身体呈两侧对称,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 25、牛奶的保鲜可以选用( ) A.巴氏消毒法
B.脱水法
C.烟熏法
D.腌制法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一般为__________,蜗牛的运动方式为__________,鸟类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
3、林奈将生物分为七个不同等级,七个等级中所含生物种类最少的是__________;所含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少的是__________。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5、绿色植物生长需要各种无机盐,其中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能够促进茎秆健壮.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下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花粉从⑤__________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此桃花受精后,__________将发育成果实,__________将发育成种子。(填序号)
2、“重阳登高”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5 / 9
(1)登山者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_____的调节作用。
(2)登山者攀登时呼吸加深、加快,这是位于[]_____内的呼吸中枢调节的结果;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_____等功能。 (3)登山时手臂刮伤,缓慢流血并感到疼痛。请用图中标号和箭头写出痛觉产生的过程:_____。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作用的结果。 (4)登高望远,远处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_____的折射,在[]_____形成视觉。
(5)图中1、2、4、7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 3、如图是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过程代表_____作用。
(2)③过程主要是由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完成的,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_____参加物质循环。
(3)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_____(“促进”或“抑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过去为了保护人畜安全,牧民曾大规模猎杀狼,随后野兔、草原鼠数量大增,与牛、羊争草,加速草场退化。事实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中起到重要作用。
6 / 9
(5)我市某精准扶贫对象割草养羊,自力更生。羊本身并不能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但其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羊消化纤维素,羊则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场所和食物,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看,说明细菌能和动物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果果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 一 段 时 间 后,取 样 检 测 杯 中 的 活 菌 数 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填“真”或“细”)菌,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要在实验中设置_______个变量因素。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D 4、D 5、A 6、A 7、B 8、C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B 18、B 19、D 20、D 21、D 22、C 23、C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游泳 爬行 飞行
8 / 9
2、反射 反射弧 3、种 界 4、生物圈 5、钾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柱头 花瓣 花药 ③ ⑦
2、G小脑 H脑干 排泄和调节体温 5→4→3→2→E 血小板 B晶状体 F视觉中枢 由神经纤维构成
3、呼吸 分解者 促进 生态平衡 共生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乳酸菌 细 灭菌 一 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大约是40℃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