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

来源:意榕旅游网
I 毒 匪 口 2O14年第5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 刘国俊 (河北省故城县吕化小学,河北故城253800) 摘 要: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为重要,更能体现其 优越性。在整合过程中应注意方法和方式。只有完美的教学融合,才能使教学改革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 一课中,老师把在网上找到的关于生物共栖的资料做成了一个 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教学 网页,让同学们在学完课文后到网页上去找除书上介绍以外的 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那 共栖现象。同学们纷纷打开网页进行查找,然后交流。学生在 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如同填鸭一般,学生的思维不能 获取知识的同时兴趣盎然,图文结合的信息,合作交流的方法 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开展 更使学生从网上获得了无穷的知识。 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 三、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方法 不能孤立地学习这门课程,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 1.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 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 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卖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 火柴的小女孩》、《月光曲》、《凡卡》、《猴王出世》、《将 效果。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外,还要指导和 相和》,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优美散文等等。对于 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 的完美融合。 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 一、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 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在 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越来 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 越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 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 联网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学 日渐提高。 生不但可以借助计算机阅读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读物, 2.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 而且可以上网浏览丰富的百科知识,可以与各地的同学进行广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 泛的交流。因此,实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进行语 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 文教改的必然趋势 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 二、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越性 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 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 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 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 3.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 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 语文主要凭借的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 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 注意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 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 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 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 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 境。 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这种多项的艺术 1.有利于创建“快乐”的学习氛围 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教育研究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需要注意的几点 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 1.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什么时候,教 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 学目的是教学首要任务,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新 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 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 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 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开放的视野。 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 2.要注意教师讲解与多媒体演示的关系,新课程的核心理 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念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通过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促进学 2.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 生的智能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 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有 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它独到之处,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 有利于营造创新的氛围,对教师授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 总之,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学内容在 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 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 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 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深入到教 单一的听老师讲解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 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 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上《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以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变革。 i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